中国近代是从哪年算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9-02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的新中国成立,期间的这段中国历史称作中国近代史。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8-22
按照历史教科书的划分,《世界近代史》是从1640年开始,因为这一年,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定了近代的民主制度。从此,欧洲、北美、南美相继发生革命或独立战争,摧毁了旧的封建制度,形成了浩浩荡荡的民主潮流。
中国的历史仿佛是个例外,与世界大潮流格格不入。尽管中国处于遥远的东方,表面上是世外桃源,与世隔绝,其实也是随着世界的大旋律在舞动。
只要翻开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对比一下大事年表的时间,你就会发现:早期东西方的历史演变过程非常相似,时间也大致吻合。
一般的变化过程是,最初先产生一个文明的地区或中心,并向外扩张,而最后的结果却是被周围比较落后的国家所灭亡。
大约在公元前2100年至1600年,中国产生了第一个国家-夏朝;同一时期,地中海的克里特岛也进入中期米诺斯文化时代。同样,公元前1600年,中国的商汤灭夏桀,建立商朝;而希腊人的一支阿卡亚人从北方进入希腊半岛,随后占领克里特岛,建立了迈锡尼国家。大约公元前11世纪,中国西北的周武王挥师东进,讨伐商纣,灭了商朝,并通过分封建立了庞大、松散的西周;公元前12世纪,来自西北方的操希腊语的多利亚人入侵南希腊和爱琴海诸岛,取代了迈锡尼国家。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即荷马时代,是希腊社会由原始氏族公社发展为阶级社会时期,正好与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相吻合。其后,中国进入了诸侯分立状态,古希腊于公元前8至6世纪形成了城邦制度。这一时期东西方都处在城邦或诸侯分立的状态下,且当时中国的分封方式和古希腊的移民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如在封地筑城,后来又相互争霸。另外,在思想上,中国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也和古希腊极为相似。至公元前226年,中国的秦朝统一了全国;在西方,马其顿帝国于公元前325年统一了希腊及东地中海沿岸地区。但不久,中国的秦王朝即被推翻,西方的马其顿帝国也于公元前301年分裂。公元前206年,统一的西汉王朝建立,罗马共和国也于公元前149年到146年征服希腊,再次统一了地中海沿岸地区。世界上呈现两极文明并立的局面。不知道为何古代中国人称罗马为“大秦”,两者的相似之处甚多,天下一统,相同的货币和度量衡,共同的文字,奇异的道路系统等等。为了防御蛮族的入侵,秦始皇将长城连接起来,绵延万里;而罗马人则到后来修筑了多瑙河与莱茵河之间的长城,和在不列颠境内的长城。到了公元9年,王莽称帝,西汉灭亡,天下大乱,经过一番征战,刘秀统一了天下,建立了东汉王朝;在西方,公元前27年1月23日,是罗马开始元首政治的一天,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共和国消亡了;公元14年,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建立。公元134年至280年,是东汉灭亡、群雄逐鹿和三国鼎立时期;公元200年至280年,是罗马经济政治危机、三十暴君争立和起义频繁时期。公元280年,西晋王朝统一了中国,暂时稳定了社会;公元284年,戴克里先实行军政改革,使罗马帝国获得了暂时稳定。公元304年,西晋爆发了“八王之乱”,而罗马在公元305年重演了群雄角逐的老戏。公元4到5世纪,“五胡乱中华”,西晋灭亡,东晋王朝在江南成立;公元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罗马,410年8月,西哥特人攻陷罗马城,476年西罗马帝国正式宣告终结。此后,东方形成了东晋与北魏等蛮族国家的南北对峙,西方形成了东罗马与法兰克等蛮族国家的东西对峙形势,世界进入了中古历史时期。可以说,公元四至五世纪,是一个世界民族大洗牌的时期,不论是东方的中国、印度还是西方的欧洲,在游牧文化向农耕文明转化的进程中,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中古时期似乎有“返祖”现象,即由商业文明社会退回到游牧文化的社会。世界上所有的游牧民族都先后加入了这场游戏,整个历史变得错综复杂。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统一了中国,大约与此同时,西方的法兰克王国和东罗马帝国也在重新统一欧洲,查理曼帝国曾经被认为是罗马帝国的复活,并出现了加洛林文化复兴。但是,到了公元10、11世纪,东方的大唐帝国崩溃,群雄割据混战,北方的契丹和西北方的党项族趁机入侵中原;西方的查理曼帝国先是一分为三,后在穆斯林、马札尔人和维京人的夹击下土崩瓦解,西欧再次成为屠宰场。此后,东方的中国出现了宋金的南北对峙,西方则呈现了拜占庭帝国与西欧、穆斯林等国的东西对峙。公元十二世纪,成吉思汗的“蒙古旋风”横扫欧亚大陆,东西方同时被一个巨大的帝国所笼罩。尽管在蒙古人的远征过程中,大量毁灭的现象不可避免地发生,但是蒙古人的侵略却起到了使原来相互隔绝的欧亚大陆紧密地融合为一体的作用,商业贸易、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更为频繁,东方的古老文化和东罗马帝国仅存的古典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入中东的穆斯林,再传入西欧,促进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到了十五世纪,资本主义的萌芽几乎是同时发生。首先表现在大航海的时代来临,1405至1433年,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到达非洲东岸,率先拉开了大航海的序幕。葡萄牙人则于1415年至1487年抵达非洲的好望角,并于1498年绕过好望角抵印度。其次,十七世纪的欧洲,先后爆发了尼德兰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国则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主义思想家,如黄宗羲、顾炎武、唐甄等。愦憾的是,东方的资本主义嫩芽没有经受住风雪严霜摧残,不幸过早地凋零,从此,东西方分道扬镳。
既然东方与西方遵循了相同的历史旋律,历史阶段的起始时间应该相同,为何中国的近代史偏偏要比西方晚200年?这样划分又有什么意义?
如果说是因为1840年中国与英国接触,发生了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话,那么,早在明朝末年,英国人、荷兰人和葡萄牙人就与中国发生接触,英国与中国的第一次贸易竟然是英军炮轰虎门。
1644年,作为异族的满人入关,建立了大清王朝,中国的汉族人已经作了一回亡国奴。后来,满族人逐渐为汉文明所同化。也就是说,当西方的英国发生民主革命的时候,东方原本强大的明帝国却因为腐朽不堪,被满族的铁骑和农民大起义的洪流所吞没。因此,中国的近代史应该从1644年算起,才比较合理,才算是与国际接轨。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应该符合循环规律,也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现。马克思说过,历史存在着惊人的相似!这是对循环规律的精辟描述。早在北宋时代,著名学者欧阳修就发现,中国有两个明显的相似过程,即秦汉至两晋南北朝的演化与隋唐至两宋(那时还没有南宋)的过程极其相似。
在中国历史上,汉朝和唐朝是封建社会的两个鼎盛时期,恰如两个波峰,两个朝代自然有许多相似之处。更令人惊奇的是,它们的前朝秦和隋也非常相似。人们习惯上也把秦与汉、隋与唐分别连接起来,称之为秦汉和隋唐。这一现象也被外国学者麦克.哈特发现了,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上,秦始皇和隋文帝作为中国的政治领袖榜上有名。
秦朝兼并六国,首次统一了中国,开始了中央集权制的统治。但由于采取暴政统治,修建万里长城的宏大工程,激起农民大起义,仅历二世竟亡。之后,汉高祖刘邦统一了天下,并仿效秦朝实行中央集权统治。隋朝则结束了南北朝的划江分治,再次统一了民族大融合之后的中国。同样,也是由于人民不堪重负,大运河工程规模巨大,掀起大起义的浪潮,将其推翻,也仅历二世即亡。此后,唐高祖李渊和其子李世民统一了天下,并继承了隋朝的体制,推行均田制和府兵制。另外,前朝在二世继位的方式上也有些相似,如太子被废,由次子代替,前者仁慈,后者残暴。而后朝初期都出现了妇女主政(吕后专权和武则天称帝)的现象。在对外关系上,汉朝与匈奴、乌孙等民族保持着和亲关系,如著名的“昭君出塞”;唐朝则与吐蕃保持和亲,如文成公主入藏。
汉朝继承秦制,实行郡县制,对人民则体养生息,删去了苛刻的秦律条文。对外,起初面临匈奴的威胁,后来随着国力强盛,汉武帝发兵打败了匈奴,并将疆土扩大到西城,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加强了与西方的交流。在当时世界上,只有古罗马才能与其相比。唐朝则保留隋朝制度,实行“租庸调制”,保证了农民有充分的土地耕作,经济逐渐恢复,“府兵制”适应这一经济状态,兵农合一保证了国家足够的兵源。这一切,为国家的富强和对外扩张打下了基础。建国之初,唐朝一度受到突厥的威胁。后来国内巩固,唐即对其予以攻击,先灭了东突厥,后又消灭了西突厥,并且不断扩张。向西势力到达中亚,向北到西伯利亚,当时只有阿拉伯帝国能与其相比。唐朝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是当时世界上的文明重心:社会高度开放,华夷混杂,各国商贾纷纷来华,贸易繁荣。
在第二代皇位的继承上,汉唐极其相似。刘邦以太子刘盈仁弱,欲以“类我”的赵王刘如意代之,却遭到朝中大臣一致反对而作罢。李世民废掉太子和魏王以后,以李治身体孱弱,欲立李恪。李世民曾经对太上皇李渊称,李恪“果决类我”。然而,以长孙无忌为首的朝廷大臣却一致反对,李世民没有办法,只好立李治为太子。
汉武帝实行严刑峻法,重用酷吏张汤、赵禹、周阳由等人,打击豪强和商人阶层;武则天奖励告密,重用周兴和来俊臣等酷吏,诛杀李唐宗室和元勋大臣。这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典型的酷吏政治时期。
隋唐是对秦汉的复兴,不仅是因为二者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相似,而且也体现在文学上。唐朝中期,由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力反空虚颓靡的六朝骈词俪句,复兴先秦两汉散文,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使中国的散文发展出现了健康的转折。同样,欧洲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以复兴古希腊的科学与人文主义传统为旗帜,不仅为整个资产阶级登堂入室奠定了基础,而且成为近代革命的先声。可见,优秀的文化产生于强盛的时代,即使暂时被庸俗势利的沉滓所淹没,也必然随着另一个时代的强大而复兴。
以上是中国处在波峰-统一强盛时的情况,在它处在波谷-分裂衰弱时也是相似的。
东汉灭亡后,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混战,经过一番激烈争战,后来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这种局面也不长久,终于由三国归晋。西晋王朝政治腐朽,对外不能抵御异族入侵,最后被“五胡”所灭。逃到江南的人拥戴晋室皇族司马睿建立了东晋王朝,它与北方蛮族建立的国家(主要是北魏)长期对峙,这就是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唐朝灭亡前,就出现了“藩镇割据”;唐灭亡后,出现“王代十国”。经过一番恶战,终由北宋统一了全国。北宋王朝也和西晋一样,对外软弱无能,先是受辽国威胁,割地纳币;后与西夏交锋,也是输绢奉银,处于下风,结果被金国所灭。康王赵构逃到江南建立了南宋,与北方的金国长期对峙。因此,西晋和北宋相似,东晋则与南宋相似。
面对北方蛮族的蹂躏践踏,东晋王朝只有祖狄坚持北伐,率少数兵力屡战屡胜,最后因受朝廷的各种掣肘忧愤而死。南宋时,岳飞也以一旅孤军大破金兵,却因坚决反对议和而被害。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写道:“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将宋孝宗和宋文帝相类比,预言了北伐因准备仓促,将以失败告终。
直到“元灭金,绝宋室”,元朝再次统一了中国。但是,元朝和秦朝、隋朝一样,统治残暴,这个短命的王朝被红巾军大起义推翻。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与人民休养生息,扶持工商业;在政治上剪除元功勋臣,封诸皇子为藩王,建立三司“分权”制度等等,和汉朝十分相似(刘邦曾除掉了异姓王韩信、彭越、英布等人,并大封同姓王;汉武帝设立察举制,加强了对各郡县的控制)。唐朝虽然在建国初期没有大杀功臣,却在武则天执政时期,元老重臣及宗室贵族也遭到血腥屠杀。明朝后期,宦官势力猖獗,清流被害,导致农民大起义,又和东汉、晚唐非常相似。在兵制上,唐初实行府兵制,战时朝廷命将率以出征,战事完毕,将归于朝,兵散于府;明朝实行卫所制,遇有战事,皇帝命将充总兵官,统率卫所官兵出征。战事结束,主帅还印,兵归卫所,和唐朝非常相似。
就农民起义而言,凡是因暴政统治引发的全国性起义,都最终推翻了旧政权,被史家和后朝视为正义的行动,如陈胜吴广起义、隋末农民起义和红巾军大起义。而一个兴盛长寿的王朝,到了腐朽末落时期,也出现了规模浩大的农民大起义,如张角领导的黄巾军,黄巢领导的起义军,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彻底动摇了旧的统治,却在官方的史书占被称为贼。
到此,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社会已经在一条相似的轨道重复了两个轮回。
到了近代,清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南北对峙时期,可谓南北朝现世。外有帝国主义的入侵,内有天灾人祸,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至一九二九年,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表面上统一了中国。但是,历史注定了它和秦、隋、元朝一样,是一个短命王朝。尽管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于一九四五年获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随之而来的是三年内战,蒋介石败退台湾,中共取得了全国政权,应该是汉、唐和明朝再世。
张良、萧何、韩信号称汉初三杰,受到刘邦的首肯。明朝和汉朝一样,也是民间皇帝,布衣将相,刘伯温、李善长和徐达同样被誉为三杰。同样,中共也是起于社会底层,布衣皇帝将相,其中的三杰是谁呢?周恩来作为政府总理,无疑是萧何;彭德怀战功第一,韩信是也。张良呢?既有谋略又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则非朱德莫属。
既然和汉朝、明朝相似,这此开国元勋们自然无法避免悲惨的命运,反“右”和文革,便是屠戮功臣的传统俗套的又一次表演。
和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相比,清王朝都找不到与其相似的对象。说它属于异族入侵,和元朝相似吧,却并不短命;说它像西晋或北宋,初期却很强盛;说它属于南北朝时期吧,却是一个强大统一的天朝大国。总之,清朝就像一个天外来客,打乱了中国原来的历史进程。
鉴于上述原因,中国的近代史应该从清朝入关算起。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