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教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10-28
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等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渐渐活了起来。然而,教师自己就可以发现,某些所谓的“新课堂”仍明显带有师生刻意的表演,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在本质上仍沿用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堂教学出现了不伦不类的现象。因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有效性的教学包括了三种含义:有效果、有效率、有效能。有效果:指预期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结果吻合程度的评价,它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结果考察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来衡量;有效率:指教学效果与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在时间、精力的投入的对比;有效能: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与能力的实现。
根据以上含义,不难理解,所谓有效课堂教学,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重要指标。
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二、“有效教学”的特征
1.教学目标明确
评价一个课堂教学是否有效,需要明确在教学实施前,教师和学生预期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否则所谓的评价就没有意义。所以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有效的前提。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
规范的教学目标要符合以下的三个基本要求:①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要求:学生是行为主体,知识与技能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②过程与方法的要求:是指对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实践等各个方面能够举一反三,把知识与能力相互结合的培养;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探究及其带来的情感、合作和分析、价值观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2.学生积极参与
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内容,并使学生掌握的过程,是一个双向的活动。并不是教师将教学内容“奉送”给学生,学生就接受的关系。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是一个“单向传递”的过程。“单向传递”看起来非常省力而且有很大的容量。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表明:单向接受的知识是不牢固的知识,不能转入长时记忆和有效内化。知识只有在与他人合作过程中,主动加工那些对个人有意义的信息,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注重学生的发展
有效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有效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每位学生都是教师关注的对象,课堂教学要为每一个学生的终生学习与发展、实现幸福人生奠定基础。课堂教学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知识的获得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得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和应用实践创新的能力。另外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相应的发展潜能,创造条件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所以教师必须以开放的观念来组织课堂教学。新课标规定的课程目标是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的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材内容,应把学生的个人经验、生活实践看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理念。
三、有效教学的途径
1.激趣导学,让学生“想动”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丰富多彩、奇秒生动的物理学,对纯真好奇的初中学生来说,充满着吸引力和刺激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物理知识中蕴含的情感和美感,以物理知识的“奇”与“秒”,去点燃学生纯真好奇的火花,使之产生新感觉,引起新兴趣,产生新欲望。例如在学习“用铅笔芯改变灯泡亮度的”的实验时,利用一段长约15cmHB的铅笔芯连成串联电路,调节铅笔芯连在电路里的长度,使得小灯泡刚亮暗有所变化,这是为什么呢?瞬间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2.联系生活,让学生“愿动”
将学生悉知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能迅速进入思维发展的“最近区”,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物理知识的形成源于自然,源于生活,初中学生已有十多年的生活经验,这种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学生的直接经验,是学生自我拥有的聪明才智。学生挑选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不懂的、不清楚的东西的过程,就是获得知识。
例如:在讲授《汽化和液化》时,以“如何晾衣服才能尽快干?”作为切入点,勾起了学生的回忆,马上就热烈的讨论开了。因为人人都有体验,所以人人都有话可说,让学生知道知识从哪里来;课后思考题的设计,则让学生知道知识用到哪里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物理,因此物理教学应当从身边、从教室、从与每个学生相关联的事情讲起,真正体现物理新课程的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精设活动,让学生“爱动”
课堂中真正的学习者是学生,我们不该剥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开动脑筋正确解决出问题,会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在设计活动时,应关注到大多数学生,体现公平性。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活动,尽可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例如:解决电路故障类似医生给病人看病,而医生需要在全面了解病情的基础上才能对症下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在电路中设置一些故障,看清故障电路中用电器的工作特点,并借助电流表和电压表,弄清故障电路中的仪表示数。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很顺利地掌握了故障电路的“病症”,就能“对症下药”,在最短时间内正确分析、解决电路的故障。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多给学生创造情境,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学生一些活动实践的余地,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获得最佳效果,实现学生在物理学上的全面、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