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研: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

2021考生已经开始进入备考阶段了,基础知识点是最先入手的知识,考生要分清主次,不能盲目学习,无效学习是无用功。今天青藤小编总结了教育学考研中关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个回答  2020-09-25

1.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


①知识:指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理论等的回忆。知识是这个领域中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它所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



②领会:指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可以借助转换、解释、推断三种形式来表明对知识材料的领会。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③应用: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它包括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运用的能力以知识和领会为基础,是较高水平的理解。


④分析:指把复杂的知识整体材料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的能力。它包括部分的鉴别,分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认识其中的组织原理。分析代表了比运用更高的智力水平。


⑤综合:指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它包括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拟定一项操作计划或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它所强调的是创造能力,形成新的模式或结构的能力。


⑥评价:指对材料(如论文、小说、诗歌、研究报告等)作价值判断能力。它包括按材料内在标准(如组织)或外在的标准(如与目的的联系)进行价值判断。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2.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


①接受或注意:指学习者愿意注意某特定的现象或刺激。例如静听讲解、参加班级活动、意识到某问题的重要性等。学习结果包括从意识某事物存在的简单注意到选择性注意,是低级的价值内化水平。


②反应:指学习者主动参与,积极反应,表示较高的兴趣。例如,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提出意见和建议,参加小组讨论,遵守校纪校规等。学习的结果包括默认、愿意反应和满意的反应。这类目标与教师通常所说的“兴趣”类似,强调对特定活动的选择与满足。


③形成价值观念:学生将特殊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对所学内容在信念和态度上表示正面肯定。


④组织价值观念:将许多不同的价值标准组合在一起,消除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开始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


⑤价值体系个性化:个体通过学习,经由前四个阶段的内化之后,所学得的知识观念已成为自己统一的价值观念,并融入性格结构之中。


3.动作技能领域的目标分类


①知觉:学生通过感官,对动作、物体、性质或关系等的意识能力,以及进行心理、躯体和情绪等的预先调节能力。


②模仿:学生按提示要求做出动作或再现示范动作的能力,但学生的模仿性行为经常是缺乏控制的。


③操作:学生按提示要求做出动作的能力,但不是模仿性的观察。


④准确:学生的练习能力或全面完成复杂作业的能力。


⑤连贯:学生按规定顺序和协调要求,去调整行为、动作等的能力。


⑥习惯化:学生自动或自觉地做出动作的能力,经常性的、自然而稳定的动作就是习惯化动作,学生能够下意识的、有效率的将各部分协调一致地完成操作。


以上就是教育学考研中关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的知识点的相关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