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谈“棍棒底下出孝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现在学校和家庭、社会都不允许体罚和变相体罚孩子,认为这是对孩子人性的摧残,这是对的,应该支持,这就对俗语“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教育方式全盘否定。

棍棒底下出孝子,在现代教育理论和人性理论下分析,是不对的,不可取的,可是既然有这么一句话,并且是人人皆知的一句话,说明他在以往家庭教育中所占的分量,任何一句流通量大的话,都是在生活中经久总结出来的,所以说“棍棒底下出孝子”是被人们认可的,一直沿用的教育方式。在以前,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具有局限性,孝顺听话是基础,然后才是成就功名,立业扬万。孝子就是孝顺父母长辈的孩子,这是根本,不孝父母何以孝天下,连自己父母都过不去,我与你怎能深交?连父母都不孝,何以托付重任?“孝子”必须,这并不是说要“愚忠”,尊敬并非完全听话,毕竟父母没有十全十美的,“孝子”要走“孝道”。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对错取决于你对它的认识,我是这样认为的,棍棒并不是单纯的打,是严格要求的意思,打不是本意,谁不爱自己的孩子,虎毒也不食子!恨铁不成钢时,有时出手重点,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毕竟孩子流的是眼中泪,而父母流的是心中血啊!另类的变态是个别现象,什么时候都有个别现象,我们不能一概而论。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底层父母教育孩子的无奈之举,并非无能之举。多数父母对教育孩子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也不懂那么多的理论,只知道孩子长大有出息,怎么样教育就有出息了,他们也不知道,只知道把孩子管严,让他们听话,别做出格的事,犯了错误,就得受到惩罚,孩子也就跟着形成这样的思维模式,孩子长大了对自己的孩子也就沿用这样的思维模式。在这样的教育下,养老送终,妻贤子孝,感觉一切顺理成章。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重点不是棍棒而是孝子,我们只抓住“棍棒”不放,却忽略了“孝子”,“孝子”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在古代,官至一品也不忘守孝三年,历朝历代这个假都是会批准的,可现在往往得算算这三年守孝要损失多少了!活时不去相伴,死后岂能相守!教育方式只是手段,目的才是根本,棍棒如果真能出“孝子”,该“棍棒”时不妨“棍棒”一下,最起码在无奈之下先守住了这道德的红线。

有一个农村老爷爷说他现在是“孝子贤孙”,怎么个孝子贤孙呢?孝子,儿子孝顺,贤孙,儿孙贤达聪慧吗?不是,孝子,他在孝顺儿子,贤孙,在孙子跟前要贤惠!这也是无奈,是教育的无奈?是生活的无奈?是社会的无奈?他总感觉左右都不对,三代人的思想要达成一致,是很难的,同在屋檐下,各有主见,他老人家只有退场,只因为他思想陈旧,没见过世面,不能与时俱进罢了!是的,一代比一代进步了,见多识广了,驰骋社会游刃有余,自认为都是社会的厉害角色,可往往没有守住道德的红线!

现在的父母是“俯首甘为孺子牛”,做起了垫脚石,只要孩子踩着舒服,踩到老也是心甘情愿的。可这脚底下毕竟是软的,总有一天父母不在,一脚踩空,摔一个人仰马翻,头破血流,“妈呀,您可把我害惨了!”

放下棒子,重回三方会谈,能坐在桌子旁的,那是少数,这谈得有水平,谈得好的,皆大欢喜,谈不好的,反目成仇的比比皆是,孝子变仇人,这时妥协的往往是父母,恨自己没有学到三方会谈的本事,但受伤的还是孩子!

例子很多,现在的传媒秒传,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教育失败,孩子逆反,割腕的,跳楼的,弑母的,心理扭曲变形的……,这些怎么来的,是惯出来的!如果当初尝尝棒子的味道,也许心理会变得更强大。

孩子的成长需要爱,需要阳光,需要快乐,但是得把握度,过多的爱将成为溺爱,过多的阳光会让他忘记雨露,过多的快乐会让他得意忘形。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适当吹吹风,淋淋雨,身体健康,心理也健康。

现在的社会很复杂,心理引导固然重要,但敬畏心还是要有的,没有惩罚,只会滋生错误的蔓延,直到引火烧身。人人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人人在吸,“写着少儿不宜”或“青少年不宜入内”,偏偏吸引了他们的眼球,因为这里只在说教,没有敬畏。“妈妈,道理我都懂,就是在诱惑面前我站不稳脚!”敬畏可以让他们度过危险期。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是常用之法,但在无奈之时,也许最有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