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胸片有辐射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04
一、哪些影像学检查有辐射?

对于人们最担心的辐射问题,在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项目中,超声检查、核磁共振没有辐射,对人体无害;X线、CT、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由于电离效应,会产生一定的辐射,超过一定的剂量,会对人体造成危害。CT的辐射量大于X线。

二、辐射无处不在

有些市民一听到有辐射,就感到恐慌。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事实:辐射无处不在。

地球上存在天然的本底辐射,比如来自外层空间的宇宙射线,站在阳光下,都不可避免受到辐射;乘坐飞机也会受到少量宇宙辐射;坐地铁行李过安检,国外的透视安检,用的都是X射线呐……

三、放射性检查的辐射有多大?

短期大剂量或长期小剂量接受辐射,累积效应可能导致细胞突变,与恶性肿瘤发病率正相关,这已成共识。所以,不以剂量为前提谈辐射危害都是在耍流氓!

那么,多少剂量的辐射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人体每年接受的辐射量不要超过5mSv(毫希伏)。

大家在单位例行体检时一般会拍X光胸片,它的辐射量大约是0.1mSv;而做一次低剂量CT胸片是1mSv。

其实,大多数市民一年中也就是在体检的时候才会接触放射性检查,不必过于担忧。影像科的医务人员可是长年累月在这种环境中工作,他们受到的辐射岂不是更大?

在北大深圳医院医学影像科,每天进行400-500例X线检查、约200例CT检查;DSA手术量每年达到约1500例。

试想,如果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哪还有人愿意从事放射检查医务工作呢?

首先,医疗机构必须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并办理相应诊疗科目登记后,方可从事许可范围内的放射诊疗工作。

其次,卫生部门要求放射诊疗医务人员工作时须佩戴辐射剂量仪,监测室内的辐射量,每个月回收检测,如果发现剂量超标会进行相应处理,情况严重者会责令该医疗机构停业整顿。

再次,检查室的玻璃及墙体都是隔离辐射的,室内的辐射量是微乎其微的。

四、如何减少放射性检查对人体的影响?

明白放射性检查没那么可怕之后,再来谈谈如何减少这类检查对人体的影响。医生在为患者进行放射性检查时,会遵循以下原则:

1.当患者的表面症状不足以确诊疾病,或者需进一步确定疾病的程度时,医生确实需要借助X光和CT等来明确诊断,才会开出检查单。而且每一项检查都有严格的适应症,会让患者做对应的检查。

2.尽量选择辐射小的检查项目:能用低剂量技术的就不用高剂量技术;能用X线解决的就不用CT;每年必要的体检尽量不做常规CT,而做低剂量CT筛查。

随着影像检查设备的更新换代,低辐射剂量技术的应用,患者所受的辐射也就越来越小。

3.避免多次重复检查。

4.做放射性检查时规范操作,对非检查部位、重要部位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如做胸部X线检查,腹部、甲状腺等部位会用铅衣等防护设备予以保护。

5.对于特殊人群予以特殊关注。

备孕女性、怀孕3个月内的女性,以及儿童等特殊群体,应少接触或根本不接触放射检查。怀孕3个月之后,如果病情确实需要通过放射性检查来诊断,在做好必要的防护之后,建议该检查的还是得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五、放射性检查利大于弊

放射性检查对人类健康带来的益处远远大于坏处。全身各系统疾病几乎无一不结合放射学检查而得以诊断,甚至有些疾病的放射学检查是唯一确诊手段。按照不同的检查项目各举几个例子吧:

1.X线:出车祸受外伤,检查有无骨折,拍X片是最直观了然的。

2.CT:低剂量CT是筛查早期肺癌的最佳检查手段。痛风是深圳的城市病,发病率是其他城市三倍,通过双能量CT就能非常清楚地显示有无尿酸盐沉淀。腹部CT增强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肝脏占位病变,如早期肝癌。

3.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检查脑动脉瘤、劲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脑动脉瘤如果做开颅手术很复杂,而且创伤很大,而借助DSA可以用微创的方式解除病痛。

我们需要做的是,理性看待放射检查,利用其带来的好处,尽量避免造成不利效应。
第2个回答  2020-11-04
拍胸片是有辐射的。

拍胸片的辐射不是很大的。胸片检查只有曝光的一瞬是有辐射的,而且这种辐射的剂量是比较小的,对宝宝来讲是安全的,没有影响的。不曝光时是没有辐射的。所以对于拍胸片检查来讲是不用担心的。

胸片的检查原理是通过X射线来进行扫描的。胸片的检查相对于胸部CT,射线量比较低,但是也是有辐射的。孕期或者是备孕期间的患者,尽量不要做这种含有射线类的检查,应选择其他的检查方法,胎儿对射线是比较敏感的,如果孕期接触了射线,会容易引起胎儿的畸形。拍胸片的时候,医生会对其他不检查的部位做好防护,带上铅眼镜、铅围裙等,可以减少患者接受的射线量。通过胸片检查,如果怀疑有问题,可以进一步做个胸部CT来明确一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