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学成绩不好,家长需要特别重视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3

孩子小学成绩的分水岭

一般学界的共识是三年级,因为一二年级的成绩外人无法分辨是超前苦读而来的,还是理解掌握得来的。

到了三年级,孩子发现不再是“闭着眼睛都会答”的题目,家长也逐渐发现不再是“闭着眼睛都会教”的题目。

因为学习内容增加,学习难度增加,考试题产生了更多的变化。最关键的一点是对孩子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语文为例:这个阶段要求孩子适应下面的变化

1.理解趋势由易到难。

2.理解方式要从形象思维转变为抽象思维。

三年级开始出现了阅读理解的题目。而阅读理解这项能力靠天赋吗?

多少孩子还搞不明白阅读理解。而阅读理解在语文这门学科中占据着半壁江山,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大到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小到分析一句话,一个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大量的阅读的基础之上。而阅读这个基础需要从小打牢。

一二年级的成绩重不重要

既然三年级是一个分水岭,那么一二年级的成绩到底重不重要呢?

说重要,也重要。因为他是一个指征。敏感的家长可以捕捉到孩子的“不足”。

说不重要,也不重要。因为一二年级水分比较大。

不要因为成绩的落后而失去信心。尤其是不要因为成绩的暂时落后,而产生的消极,被动的不良循环。

小学阶段要养成什么习惯

正确的做法,正确成绩暂时落后的不足,及时纠正错误的习惯,养成良好习惯。

1.要独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尤其是不要过分依赖家长,做一道题问一道题。

2.懂方法——学习有效的预习,带着问题去听老师讲课。

3.不马虎——养成错题及时订正的习惯,一步一步踏实的学习。

4.勤阅读——掌握有效的阅读方式,尤其是鼓励亲子阅读。家长和孩子共同探讨文章的观点和好词好句。

以上习惯都是需要家长孩子共同的努力,单单依靠孩子是不行的。除非你家庭资源丰厚,处在社会的金字塔塔尖,可以不必特别重视。

所谓重视不是重视成绩,而是重视成绩背后孩子的现实状况。父母有针对性的及时指导,及时提醒。及时纠正。

第2个回答  2022-05-23
孩子小学成绩重要,小学生成绩好是自我价值评价和认知的一部分,有利于建立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从这一点上看,小学生成绩好非常重要。而且小学成绩好,为读中学大学打好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从小学入学开始,1~2年级在家长的监督下,就要养成良好的认真学习的习惯,学习态度,3年级以上就要有自主完成学校和家庭作业的能力,3~6年小学基础成绩良好,到初中至高中,孩子也有自信心,上进心。有人说:只有高中成绩才重要,因为面临着高考,需要努力的时候到了。如果此时不努力,那么就无法考入好的大学。所以很多人才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高中,而忽略了其他学习的重要阶段。比如小学阶段,很多人并没有认真对待小学阶段的学习首先: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成绩的好坏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逐渐积累的。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而我们学习的基础就是在小学阶段。如果小学的基础没有打好,很多人在初中就会跟不上,高中更谈不上去冲刺高考了。这就是小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基础的重要性在文科知识上体现的更加明显,比如语文,如果一个小学生就读了很多课外书,就练习了书法,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如鱼得水。如果小学期间总是玩耍,那么在初高中的时候就会很被动。很多基础知识不知道,只能从头再学。虽然通过努力可以赶上,但是需要付出太多,而且很累,所以一切都从小学开始吧!

其次:习惯决定未来

很多孩子是在父母的逼迫下学习的,虽然成绩也会优秀,但是不能长久的优秀。有一些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从小就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在以后的学习中不需要父母的督促,自己可以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孩子才会长久的优秀。

很多孩子每天都会按时预习、复习、积累、爆发,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学习习惯,所以才会在学习上如鱼得水。这样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学习赢家,而不是每天蹲在补习班里。这样的孩子才是真正的赢在了起跑线上!

最后:成绩好是综合都好,而不是某一科

成绩好的学生一般不是单科成绩好,而是所有科目都不错。这些学生有着共同的特征就是心态好。他们不仅成绩不错,而且心理也十分健康,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对自己也有着强烈的信心。学习态度也是积极向上。这一切都是成绩好的前提,所以这些孩子在未来才会走得更远!

俗话说:好心态好未来,很多同学心态好,所以开始的时候可能成绩稍微差一些,但是在心态稳定的前提下成绩稳定增长。有一些孩子则是因为心态不好,成绩稍微差一点就挨骂,所以最后就放弃了学习。所以在学习的道路上,心态是至关重要的!
第3个回答  2022-05-23
孩子上小学成绩不好,家长是需要特别重视,要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让你们懂得学习的重要性,经常性向他们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他们答不上来,说我们也不懂,明天你去帮问问老师,回来告诉我们,这样可增强他们记忆,小孩对学习产生兴趣那就好了。
第4个回答  2022-05-23
需要特别重视,现在对于小孩子的教育培养的很早了,小学时成绩不好会影响之后的初中环境,一个好的学校里面的学习环境是很重要的,所以对于成绩需要重视,可以对孩子上上心,报班上辅导课让孩子的成绩保持在优秀但也不能以成绩说一切对于孩子的身心教育也很重要
第5个回答  2022-05-23
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说我的看法:

关于孩子学习成绩这件事儿,分数只是一个结果,

终将有一天孩子再也不用像学校里一样参加考试,但是这个过程中所炼就的优秀品质,将会受用终生;

比起那个考试分数,专注,信心,创造力和稳定的心,才是真正的本事。

我们每个人都很爱自己的孩子,并且以爱的名义为孩子做了很多:

从孩子一出生就给他足够的食物,拥抱和玩具,

我们为他提供了以我们所能最好的教育,我们希望他们能够成功快乐。

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原来在这个冷暖温饱之外,还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心世界,一个广袤无垠的世界,

而我们对此知之甚少,尤其是当孩子背上小书包,当那个叫做成绩的微妙的东西出现的时候。

我们再也无法仅仅满足于孩子只是健康快乐,孩子你将来要在社会上生存,没有好的成绩怎么能考上好的大学,考不上好的大学怎么会有好的工作,而工作是你生活的一切支撑。

于是,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桥段:

孩子就是拖拖拉拉,半小时的作业量他需要花三个小时才能完成,

妈妈急得上蹿下跳:"为什么你就不能快一点完成作业,为什么你就是不听我的?"

孩子也发出呐喊:"为什么,我的作业总是没完没了,为什么我写完老师布置的,你还要给我额外布置一堆,我就不要写!"

班里60个同学,有考满分的,有考八十多分的唯独我的孩子考了59分,

妈妈的内心顿时奔溃:"我一天天的辛苦赚钱,给你买这买那,你对得起我们吗,你让我太寒心了!"

孩子愧疚的心也溢于言表:"对不起妈妈,是我不好,是我不争气,是我该死,我是个笨蛋。"……

我们总是陷入这种无明的焦虑和恐惧里,不能自拔,我们一遍遍的向孩子索要"孩子你要听我的,孩子你要符合我的期望,孩子你只能好不能坏"。

孩子在我们的情绪里浮浮沉沉,曾经明亮的眼睛变得混然失色,内心有时彷徨,有时忧伤,有时愤怒,有时压抑……

昔日母慈子孝的温情画面再也看不见了,代之以木然,隔阂与对抗,殊不知,孩子就这样跟我们渐行渐远,对学习更是深恶痛绝。

除了学习成绩,生命还有一个远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课题,那就是我们与自己的关系,而这个我们与自己的关系起先是我们的母子关系:

妈妈是我看自己的眼睛,妈妈怎么看我,我就会怎么看我自己,

妈妈觉得我很好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很好;

妈妈看我时皱着眉头,我就觉得自己哪里有问题。

妈妈接纳我的地方我也接纳我自己,妈妈嫌弃鄙夷我的地方我也巴不得赶紧"杀死"它。

你想要一个怎样的孩子呢?一个自我接纳度很高,人格圆满的孩子,才是一个内心有力量,敢独自走向世界的孩子。

那么通过学习这件事,我们怎么样帮助我们的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关系?

如歌中所唱"如果我能看得见,生命会完全不同,可能我想要的,我所爱的,全都不一样……" ,对,去"看见"吧:

当我们看见那个没有考好的孩子时,是否可以试着看见他"好的,不容易"的部分,给与嘉奖,让他在学习这件事上保持信心和热情呢?

"孩子,这道题是很需要细心的能力的,恭喜你,你答对了,妈妈看到了你细心的品质"

"孩子,这道题你没有答上来,不要紧,答不上来,不是你笨,而是说明你需要在这个知识点上下功夫。"

"孩子,你这次没考好不代表下次也考不好,你下次考不好,不代表你永远考不好,你永远考不好,不代表你这个孩子就不好,你很好"

……

永远不要忘了,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动摇孩子"我很好,我很棒,我是被爱的"的圆满天性,这是一个人全部的安全感来源。

当我们这样去"看见"孩子的时候,孩子在学习面前是轻松的愉快的,他在学习这件事上是有成就感和把控感的,

于是,学习再也不是很沉重的存在,而是体现快乐和自我价值的渠道,他会在学习上迸发出更大的潜力。

同样是那个孩子,却因我们看他的角度不同而变得不同,他通过学习这件事,建立了很好的自我评价系统,他跟自我的关系是接纳的和谐的,不会因为分数的高低而变得浮躁或贬低自己。

我们期望孩子成绩好,最终希望他在社会上有所成就,而还有什么比一颗自信健康和谐的心,更有价值和意义的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