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背后隐藏着妈妈的三重进步,请查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用文字记录每一份成长,治愈自己,治愈 育儿 路上的你。 此文来自于: 与俩屁孩共成长。

这个说法背后,一方面是对现实无奈的妥协;另一方面也是妈妈红尘历练后的成长与从容。#爱是个动词# # 育儿 事务所#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说过一句话:“ 一想到为人父母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太可怕了 。”二胎妈妈是对这句话最有力的反击。

从第一次面对大宝吐奶时的不知所措;到给二宝喂完奶后,不假思索的拍嗝;

从第一次半夜爬起来急匆匆带着大宝去看急诊;到二宝发烧,有条不紊,拿出家中常备退烧药,先退烧再观察的从容不迫;

从第一次喂大宝吃辅食时的忐忑不安,天天不重样的菜谱;到随手拿起一个鸡蛋,蛋清自己吃,蛋黄用勺子送进二宝口中的随意;

从第一次送大宝去幼儿园,面对分离,心中的愧疚自责不安;到二宝送进幼儿园,转身离开的洒脱;

从给大宝选择早教、舞蹈、画画培训班的慎重;到给二宝报班时的顿悟:机构名气大不大是其次,重要的是离家要近,步行可到的就是最好的;

是妈妈们对二宝不够重视,不够珍爱吗?当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妈妈们十月怀胎,心头掉下的宝。只是相较于养育大宝时的手忙脚乱和照书硬搬,养育二宝,妈妈们更加胸有成算与驾轻就熟。

前阵子, 育儿 界“尹建莉与李玫瑾之争” ,在二宝妈妈看来,其实真的没有什么太大意义。 育儿 听谁的? 当然是听自己的 。养育大宝时,该踩的坑都踩了;该经历过的手足无措,都经历过了;养育二宝时,妈妈似乎自然而然就知道了该怎么做。 “头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背后其实正是成长的妈妈。

养育大宝时,种种担心,感冒了,发烧了,医生说要吃药,那药就是孩子再抗拒,也坚决给孩子灌下去,结果孩子因为哭闹,反而让嗓子的炎症更加严重。到了下一次,当妈的就知道了,孩子状态还可以,能吃能喝,只要烧退下去了,过几天就自愈了。

大宝摔跤了,脸蛋磕破了,流了好多血,擦了药,医生说不要紧,但就是种种担心,不停地上网查,“孩子脸摔伤了怎么办?会不会留疤?”等到孩子好了,看到光洁如初的脸蛋,终于相信医生说的,孩子皮肤嫩,愈合能力也强。之后,孩子在外跑跳,不再不错眼地跟着、盯着,生怕孩子磕着碰着。

可以说,自打有了娃, 妈妈们的学习力就开始爆表 。信息爆炸时代,妈妈们获得 育儿 科学知识的途径是多样的,而这些信息的过量加载,其实也造就了新手妈妈们的焦虑与紧张。

作为与孩子联系最为紧密,接触时间也最多的妈妈,对于孩子不同时期的需求,只要细心感知,其实都是可以感应到的。妈妈们缺的,只是实践与对自己感受的自信。

妈妈圈里,焦虑、紧张、问东问西的从来不是二宝妈妈。与大宝的日常生活就像是一份密卷,养育二宝的过程,对于妈妈们就像是在重做已经知道答案的试卷,对地继续作答,错的改正后再填。 每个二宝妈妈手中都拿着“金牌 育儿 师”的牌照

当时怀着二宝,觉得特别不可思议,心想,这样的妈妈心得有多大?直到老二落地,经历了老大、老二同台唱戏的鸡飞狗跳;经历了哄完老二,陪玩老大的心力交瘁,才明白,原来不是哪个妈妈心大,而是根本顾不过来啊……

妈妈是超人,这绝不是简单的溢美之词。 有了娃,特别是有了二宝,从前的娇滴滴的小姐姐不复存在,每个妈妈都像女汉子。

有妈妈说,怀着二宝时,大宝正好面临幼儿园入园的关键时期。去了两天,闹了情绪,怎么样都不愿意走进幼儿园的大门,怀孕4个月的我,只能蹲下,抱起哭泣的孩子,一边安抚,一边往教室走。而怀大宝时,蹲下捡支笔,我都是能避免就避免。

每个妈妈都像老妈子。 二胎妈妈更是活得像个陀螺,基本没有留给自己的时间。这边二宝嗷嗷叫着,要妈妈陪,那边大宝喊着,妈妈过来帮忙;周六周日,堪比星球大战,大宝要去培训,小宝只能跟着。兴趣班外,别的妈妈都是围着老师问来问去的,二宝妈妈只想闭目养神,最最希望的是,也有个二宝妈妈带着小宝在外面等着,这样两只小宝凑成了双,妈妈们终于可以喘口气。

365天,全年无休可以说是二宝妈妈们最最最真实的写照。曾经有妈妈说,“ 我见过自己人性中最恶毒的样子,都与孩子有关。 ”很少有妈妈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没有经历过濒临崩溃的时刻。

一个二宝妈妈说,白天在家照看孩子,一小时一小闹,半天一大闹,心力憔悴;晚上二宝因为断奶整夜整夜地哭,爸爸又出差在外,自己抱着孩子走得精疲力竭,这时大宝也被吵醒,闹着太吵太吵,要睡觉,当时的自己真的是要发疯,忍不住冲着孩子嚷嚷,甚至有把小宝扔床上不管的冲动。

照顾两宝,是对妈妈精力和耐力最大的考验。也因此, 育儿 越是粗糙,家中越是和谐 ,这也才有了“老三奶嘴掉地上,直接塞嘴里”的戏谑。

育儿 中,妈妈们也确实不必时时刻刻绷着脑中的那根弦,适当地放松些,只在原则性问题上较较真,何尝不是对孩子的放手,对自己的放过?

二宝的养育,看似没有大宝那么精细,但是过来人都知道,妈妈放手更多的二宝,有时反而比二宝更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亲子 旅游 ,一直被认为是增进亲子感情的最好方式。但是看似美好的亲子 旅游 ,最后真的就能以大家都开心来做总结词吗?很多妈妈抱怨:亲子游,亲子游,孩子是开心了,假期似乎更累了。

是啊,带娃去玩,又有几个家长能做到尽情地领略沿途风景,尽享放松之乐趣?坐在车上,孩子无聊,妈妈要负责讲故事;到了景点,没有儿童设施,妈妈要负责制造乐趣,有儿童设施,妈妈要陪着挨个玩遍。

有俩宝,这下好了,熬过两岁,孩子有了基本自理能力,坐在车上,大宝、二宝可以自成一台戏,到了景点,俩人一起,采采花、捡捡树枝、爬爬石头,追逐打闹、自得其乐。

当妈的只需要做好后勤工作,关键时刻提醒下安全事项,也拥有了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看看天,拍拍照,发发朋友圈,幸福似乎就是这么简单。

疫情期间,一张哥哥把妹妹放在书桌上当吉祥物的照片火遍了全网。二宝出生后,大宝似乎就多了一件玩具。

允许大宝把二宝当成玩具,是所有明智妈妈不约而同的选择。扎头发,化妆,戴帽子,摆姿势,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被大宝折腾得千奇百怪的二宝,但是二宝还很开心,咧着嘴笑得比谁都大声。这就是大宝二宝之间的迷之情谊,越折腾,感情越深厚。

心理学里提到, 儿童成长中有一个“最重要他人” ,这个“最重要他人”会成为儿童不自觉模仿的对象。有时忍住不怀疑,二宝眼中的“最重要他人”在某个时期是否就是大宝呢?

不同于大宝的独自成长,二宝的成长之路因为有了大宝,如同解锁了开挂人生。

牙牙学语期间,“妈妈,姐姐打我了。”“妈妈,姐姐用手打我了。”“妈妈,姐姐用手打我的头了。”“妈妈,姐姐用手打我的头了,你快批评她。”在与姐姐的斗智斗勇中,二宝的表达一次比一次清晰,要求一次比一次明确。

幼儿园期间,妈妈辅导一年级的姐姐背诵课文,小宝被迫在旁跟着念,不知不觉间,字认了不少,课文也会背了不少。比起“文盲”状态进小学的姐姐,小宝似乎高出了不少等级。

在游乐场,遇到大型的游乐设备,二宝不敢玩,到了幼儿园却可以很理直气壮地和班上同学吹嘘,“我姐姐可厉害了,她什么都敢玩。”

有大宝参与的 育儿 过程,妈妈获得了很多的喘息之机,两个孩子之间的感情,也在相互的陪伴与较量中,日益浓厚。充满爱心的大宝,往往是二宝得以照猪养的精髓所在。

面对大宝,二宝永远是纵然虐我千百遍,我却待你初心依旧。大宝欺负了二宝,二宝哇哇大哭,妈妈让大宝道歉,大宝勉勉强强扔出两个字,“抱歉”,二宝立刻笑逐颜开。

在一些场景下,妈妈只需要照顾好两个宝宝的小肚皮,他们就可以在一起自嗨很久。而这时,其实,大宝也是被放养的对象。

看着两个孩子有爱而有趣地互动,以及由此而来的宝贵的一两个小时的免受打扰的时刻,谁说这不是为人母者,最幸福的时刻?

养育第一个孩子,妈妈们没有经验,面对一个突然而来的小生命,往往充满畏惧与无措,从怀孕吃什么到出生后怎么喂养、性格如何塑造,往往都是小心翼翼,看着书本,摸着石头战战兢兢一路走过来。劳心劳力,渐渐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样子。

而到了老二,正所谓“一回生二回熟”,养育老大中现成的经验教训,实践到老二身上,妈妈们自然少了很多手足无措。

同时,因为囿于各种条条框框,而在 育儿 中精神紧绷、焦虑的妈妈也在不断尝试中,逐渐觉悟:

怀孕不能吃辣的?想吃,少吃点也没事。

要做胎教,忘记了,哦算了,偶尔听听音乐也不错。

摔伤了,抱起来拍拍,没事没事,哪个小孩不是磕着碰着长大。

当紧绷的弦不再那么紧张,妈妈们会发现生活似乎豁然开朗了。

有了“玩具”的大宝,不再每天只要独自呆着就喊无聊;

有大宝可以追随与崇拜的二宝,只要管好他吃喝拉撒,每天就像天使一样可爱;

而因为养育中的化繁为简而腾出私人空间的自己,脱离焦虑,逐步变得从容淡定与游刃有余。

照书养?照猪养?其实根本上只是一个 育儿 态度的转变与初心的回归。相信只要有爱,无论如何去养,孩子都会 健康 快乐地成长。

让自己的心理充满营养,我们才能真正有力量带领孩子在阳光下快乐地奔跑。“头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何尝不是二胎妈妈的一次自我觉醒。

瑞士小朋友的秘密世界原来在这里,学会爱,从孩子的自然教育开始

中国文化碰撞美国文化:农村爷爷在美帝带娃,擦出了哪些火花?

大脚孙女行走在俄罗斯,却时常怀念小脚姥姥给我的力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