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前社保和工资迎来新变化,有哪些变化值得关注?

2023年底前,社保、最低工资将迎来新变化。

第1个回答  2023-11-01

社保经办领域首部行政法规将实施
社会保险经办领域首部行政法规《社会保险经办条例》已经公布,将于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
社会保险经办事关人民群众能否便捷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6亿人、2.4亿人、3.0亿人。
社保经办服务是社会保险体系的“最后一公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险经办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证明材料偏多、转移接续不畅、经办时限不明确、基金跑冒滴漏等,需要从法律制度上对社会保险经办加以细化和完善。
新规实施后,社保经办将迎来一系列新变化,利好参保人员。

资料图:民众办理社保业务。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精简证明材料
《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和个人办理社会保险事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求其提供身份证件以外的其他证明材料的,应当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依据。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任翟燕立指出,这项规定为从源头上解决无谓证明材料问题,提供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规范办理时限
《条例》优化了用人单位和个人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社会保险待遇申领、核定和支付等业务的流程。
例如,《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在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时,同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个人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用人单位和个人申请变更、注销社会保险登记的,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申请领取基本养老金的,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
——减少办事环节
《条例》对社会保险登记、核验待遇享受资格等方面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作出了规定。
例如,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将用人单位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的信息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共享,公安、民政、卫生健康、司法行政等部门应当将个人的出生、死亡以及户口登记、迁移、注销等信息与社保经办机构共享。
社保经办机构应当通过信息比对、自助认证等方式核验社会保险待遇资格等。这些规定以信息共享的方式减少了办事环节,通过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人社部数据显示,近年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充分运用全民参保、联网监测等内部数据资源,积极与公安、民政、卫生健康、医保、交通、出入境管理、金融等部门开展业务协作,逐步实现信息共享、开展信息比对,初步实现了无形认证。全国利用数据比对和自助手段完成认证的比例总体已经超过了70%。

资料图。市民使用电子社保卡办理业务。 陈鑫 摄
多地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除了社保经办迎来利好之外,最低工资也迎来利好。
其中,天津从2023年11月1日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月最低工资标准由2180元调整为2320元。非全日制用工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由22.6元调整为24.4元。
广西也自2023年11月1日起调整全区最低工资标准,本次调整之后,一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1990元,二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1840元,三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1690元。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在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标准包括月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小时工资标准两种形式。
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会带动其他一些待遇提高。其中,失业保险金、医疗期内的病假工资、试用期的工资以及单位停工、停业等情况下职工的基本生活费,会随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而提高。

第2个回答  2023-11-01
10月31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近期又有一批新规即将施行。其中,与公众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保、最低工资利好消息,引发了不少关注度。
具体来看,此前已经公布的社会保险领域首部行政法规《社会保险经办条例》将于12月1日起执行。与此同时,天津和广西两地将从11月1日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天津的月最低工标准由2180元上调至2320元,广西的则是一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1990元,二类地区上调至1840元,三类地区上调至1690元。
社保经办迈上新台阶
9月1日,国务院公布《社会保险经办条例》,并表示该条例将于2023年12月1日起正式执行。据悉,条例共七章,包括总则、社会保险登记和关系转移、社会保险待遇核定和支付、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和管理、社会保险经办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
据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6亿人、2.4亿人、3亿人,基金累计结余8万亿元。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13.77亿人,覆盖97.4%人口,8.51亿人领用电子社保卡。
日前,在人社部2023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任翟燕立表示,《社会保险经办条例》的颁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社保经办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和精细化迈上新台阶。
翟燕立指出,便民利民是《社会保险经办条例》的一大亮点,与其相关的规定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精简证明材料,即用人单位和个人办理社会保险事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求提供身份证件以外的其他证明材料的,应当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依据。这项规定为从源头上解决无谓证明材料问题,提供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二是,规范办理时限。《条例》优化了用人单位和个人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社会保险待遇申领、核定和支付等业务的流程。例如,《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在登记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时,同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个人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用人单位和个人申请变更、注销社会保险登记的,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申请领取基本养老金的,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
三是,减少了办事环节。《条例》对社会保险登记、核验待遇享受资格等方面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作出了规定。例如,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将用人单位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的信息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共享,公安、民政、卫生健康、司法行政等部门应当将个人的出生、死亡以及户口登记、迁移、注销等信息与社保经办机构共享。社保经办机构应当通过信息比对、自助认证等方式核验社会保险待遇资格等。这些规定以信息共享的方式减少了办事环节,通过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四是,提升办事体验。《条例》对社保经办服务的覆盖范围、服务渠道、服务方式都作出了规定。例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政府网站、移动终端、自助终端、经办窗口等线上线下渠道提供服务,依托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跨部门、跨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便利。这些规定都将积极促进社保经办服务机构创新服务方式,提高经办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用人单位和个人的办事体验。
数据显示,近年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充分运用全民参保、联网监测等内部数据资源,积极与公安、民政、卫生健康、医保、交通、出入境管理、金融等部门开展业务协作,逐步实现信息共享、开展信息比对,初步实现了无形认证。全国利用数据比对和自助手段完成认证的比例总体已经超过了70%。
16省份最低工资超2000元
除了社保经办便民利民外,多地也开始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
据悉,天津和广西两地即将于11月1日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天津全市月最低工资标准由2180元调整为2320元。非全日制用工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由22.6元调整为24.4元;广西全区一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1990元,二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1840元,三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1690元。
实际上,从今年年初开始,河北、山西、贵州、青海、安徽、陕西、上海等地就先后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其中,安徽3月1日起执行最低工资新标准,新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共有四档,分别为:2060元、1930元、1870元、1780元。这也是安徽第一档月最低工资首次超过2000元。
此外,从2023年9月1日起,北京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320元调整到2420元,增加100元;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25.3元每小时调整到26.4元每小时;非全日制从业人员法定节假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59元每小时调整到62元每小时。
根据百度百科,最低工资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雇主或用人单位支付的最低金额的劳动报酬,一般不包括加班工资、特殊工作环境、特殊条件下的津贴,也不包括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和各种非货币的收入。最低工资制度也是政府调节经济活动、保障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高级数据分析师袁帅表示,确定最低工资标准一般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当地城镇居民生活费用支出、职工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失业率、经济发展水平等。
袁帅指出,“最低工资的调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薪酬信号。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劳动者权益保障,对于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也是有正向帮助的,在推进共同富裕背景下,需要‘提低调高扩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是‘提低’的重要方面,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也是扩大内需、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现实需要,只有劳动者基本的生活有所保障,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社会经济建设中,才有可能保障和推进发展。
第3个回答  2023-11-01
年底前,社保和工资领域的变化值得关注。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重点变化:

社保经办服务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保险经办条例的公布,标志着社保经办的法治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这将使得社保经办服务更加便捷、高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社保服务。
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是每年年底前的重要举措之一。这将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社保缴费基数调整:社保缴费基数的调整也是年底前的重要工作之一。缴费基数的调整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和个人的社保缴纳金额,进而影响到社保待遇。
社保基金监管加强:为了保障社保基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监管部门将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监管力度。这将有助于保障社保基金的透明度和合规性,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和稳定。
养老金待遇调整:每年年底前,国家会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等因素对养老金待遇进行调整。这将直接影响到广大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和生活质量。

总之,年底前社保和工资领域的变化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我们关注和重视。具体的变化内容和实施细节还需要根据相关政策法规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第4个回答  2023-11-01
年底前,中国的社保和工资制度将迎来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将直接影响到个人的社保和工资待遇。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新变化:1. 社保费率下调:中国政府决定从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将企业和个人的社保费率进行逐步下调。具体来说,养老保险费率下调0.5个百分点,失业保险费率下调1个百分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费率不变。这意味着个人的社保缴费负担将减轻,同时也会影响到个人的社保待遇。2. 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根据国家规定,各地应当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最低工资标准。根据最新的调整,部分省市将于年底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具体调整幅度和标准将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市场情况来决定。3. 取消养老金“退休即领”政策:目前,中国的养老金制度规定,劳动者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选择一次性领取养老金。然而,在一些地方政府试行的政策中,将取消这一“退休即领”政策,个人可以选择继续缴费并推迟领取养老金,以获得更高的养老金待遇。4. 实施统一的个税法:中国政府已经于2021年9月1日起实施了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个人工资收入的计税方法发生了变化。根据新的税法,个人所得税计算的税率和税档将有所调整,部分人群的税负可能会减轻,但有些人的税负也可能会增加。5. 加强劳动合同保障:为了加强劳动者的权益保护,中国政府开展了一系列劳动合同改革。年底前,各地将进一步加强对劳动合同的监管和执行,确保员工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同时,一些新的劳动合同模板也将发布,以提高签订劳动合同的规范性和透明度。这些新变化将直接影响到个人的社保和工资待遇,对于劳动者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事项。劳动者应及时了解相关政策变化,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规划。同时,企业也应关注这些变化,确保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履行义务,并及时与员工沟通相关变化。通过共同的努力,可以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护,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第5个回答  2023-11-01
谢邀。
社保和工资的变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年底前这些政策又将迎来一波新的变化。作为一名社保和薪酬方面的专业人士,我将从十五个方面详细解析这些变化,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些变化。
一、社保缴费基数调整
随着社会平均工资的逐年增长,社保缴费基数也将相应调整。这意味着企业和个人的社保缴费额将会增加,但同时也会提高养老金等社保待遇的水平。
二、社保缴费方式改变
以往我们习惯于线下到社保局或者银行缴纳社保费用,现在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推行线上缴费方式,如微信、支付宝等。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方便快捷,省去了线下排队等待的时间。
三、社保转移接续更便捷
随着全国社会保险统筹工作的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将更加便捷。不仅手续简化,而且可以网上办理,不再需要来回奔波于不同城市之间。这项政策对于频繁更换工作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四、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
根据物价上涨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每年都会对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进行调整。这将使退休人员的生活得到更好的保障。
五、医保报销比例提高
随着医保基金的积累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医保报销比例逐年提高。这对于广大参保人员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尤其是对于患有重病的人来说更能从中受益。
六、生育保险合并实施
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是近期社保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合并实施后,生育保险的保障水平将得到提升,同时也会更加方便生育妇女在生育期间得到必要的医疗保障。
七、工伤保险覆盖范围扩大
为了更好地保障广大劳动者的权益,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也在逐步扩大。未来,更多的人将能够享受到工伤保险的保障,在工作中受到伤害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八、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的调整
随着社会平均工资的逐年增长,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基数也将相应调整。这意味着企业和个人的住房公积金缴存额将会增加,但同时也会为购房者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九、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
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与人们的收入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价的上涨,最低工资标准也在逐步提高。这不仅能够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需求,也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
十、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与人们的实际收入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也在逐步提高。这不仅能够减轻广大纳税人的负担,也有利于促进消费和推动经济发展。
十一、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建立
为了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政府正在推动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这一制度将鼓励企业和个人在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缴纳额外的费用,以获得更高的养老金待遇。这将成为未来社保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十二、跨地区就医结算更方便
随着医疗保险的普及和跨地区流动人口的增加,跨地区就医结算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政府正在推动建立全国范围内的跨地区就医结算体系。这将使人们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就医更加方便快捷。
十三、社会保险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推行为了进一步扩大社保覆盖面和促进社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正在推行社会保险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这一计划将鼓励更多的人参加社会保险,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保障水平和社会稳定性。
十四、社保基金投资运营收益提高为了确保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和长期可持续发展,政府正在积极推动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工作。通过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和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收益正在逐步提高。这将为未来的社保保障提供更加坚实的资金支持。
十五、智慧社保建设加快步伐为了提高社保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政府正在加快智慧社保建设的步伐。通过建立全国性的社保信息平台和推行电子社保卡等方式,智慧社保将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和安全的社保服务体验。 以上。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