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道教的文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0

日本人一般在出生30至100天内,都会被父母带领参拜神社,在3、5、7岁的11月15日所谓七五三节要参拜神社,升学、结婚要到神社祈求神佑。但平时求签、祈求交通安全等到佛寺,葬礼也要佛教和尚主持。每个神社门前有一个叫做“鸟居”的日本牌坊,正殿门楣上挂一铃铛,悬一粗绳,参拜者先要拉动粗绳,再大声鼓掌以惊动神灵,然后双手合一默默祈祷。一般不用下跪,但进入殿内须脱鞋。因日本大学升学竞争相当激烈,每年高考时,都有大批学生到神社祈祷。神社不设立灵牌。具有重要任务的神社,一般称为神宫。比较重要的神道教神社有:伊势神宫
明治神宫
日光东照宫
出云大社
严岛神社
靖国神社 到日本旅游的人一定会参观神社,并对这大大小小的神社留下深刻的印象。神社与神宫是神道教徒祭祀之处,至于何时起源已无法考据。最初的神社形式是在树木茂盛之地建一小屋,中央种一常绿树,信徒们相信神灵居在其中,遂开始敬拜,称为“神篱”,以后就渐渐发展成今日的各种神社了。
依所祭拜的亡灵种类,神社被区分成六大类:
(1)祭祀古代诸神祇的神社;
(2)祭祀历代诸天皇亡灵的神社,又称神宫,如祭拜明治天皇的明治神宫;
(3)祭祀有功勋皇亲的神社;
(4)祭祀国家功臣的神社;
(5)祭祀诸氏族祖先的神社;
(6)祭祀国郡乡土功劳者的神社,如祭拜明治维新一百多年来阵亡将士之灵的靖国神社。
总计日本现有神社已超过八万座,其中每年参拜人数最多的有:镰仓八幡宫(六百万人);伊势皇天大宫(四百八十二万人);东京明治神宫(六百二十五万人)与靖国神社(三百万人)。
神社通常有一个具传统风格的入口,称为鸟居,从鸟居沿正道而行,可到达净盆处,参拜者可在此洗手漱口。神社本殿供有神体(Shintai,又称御灵代),不过只是一些象征物,如神镜、木偶、丛云剑等。 神道教徒不像基督徒有每周的固定礼拜,信徒可在每月一日和十五日或是祭日至神社参拜,也可按照个人需要随时到神社膜拜,虔诚的神道教徒则每日早晨前往神社敬拜。新生儿出生后30~100天内需参拜保护神,3、5、7岁的儿童则于11月15日七五三节参拜神社,感谢神祇保佑之恩,并祈祝儿童能健康成长。日本人多同时信奉神﹑佛两教,婚礼多从神道教习俗,而丧殡则多从佛教葬仪。传统日宅兼有神道神龛与佛教祀位,神道神龛多是供奉保护神与天照大神,佛教祀位则是敬拜祖先亡灵。
神道教的重要祭典有(1)新年祭;(2)神尝祭;(3)新尝祭;(4)月次祭。新年祭又称春祭,每年二月四日举行,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为主;神尝祭与新尝祭于每年新谷成熟时举行,每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由天皇亲自向神明供献新谷;月次祭则于每年的六月与十二月的十一日举行。
祭祀主要内容有三部份:行禊祓﹑奏神乐﹑向神祈祷。禊祓乃指在某一时期内要洁净身心与各种饮食器皿,是为斋戒;神乐又称神游,是一种祭神的宗教音乐;祈祷则和一般宗教祈祷相似,祈求国泰民安与个人蒙福。神道教特别注重战争胜利的祈求,因此每逢战事,便有大批的神道教徒为了战胜至神社膜拜祈求。
严格说来,神道教并没有经典可寻,若要列出具代表性的经典,《古事记》与《日本书纪》两部古书可勉强称为神道教经典。
《古事记》计有上﹑中﹑下三卷,全书收纳开天辟地以来至公元628年推古天皇的各种神话﹑传说﹑歌谣与历史,是以天皇为中心的一贯思想,于公元712年由太安万侣奉元明天皇之命撰成。十八世纪时本居宣长著《古事记传》为《古事记》作批注,成为研究日该国学与古代宗教﹑历史的重要书籍。
《日本书纪》共计三十卷,是日本最古老的官撰正史,以汉文写成,记载神话时代至持统天皇(公元697年)的事迹,公元720年由舍人亲王与太安万侣等人完成。根据1981年在日本的宗教调查﹐当时日本的宗教人口为二亿多﹐是全人口的二倍以上。大部份的成人持有两﹑三种不同的信仰﹐此为日本宗教的特征。因为江户时代的檀家制度﹐强制性地使佛教成为家庭的宗教﹐明治时代国家神道的氏子制度﹐使神道教进入家庭﹐因而佛教及神道教便成为一般日本家庭的宗教信仰。
纵观一般日本人的一生﹐在他们的生活中﹐亦参与许多的神道教及佛教的庆典活动﹐混合着神道教及佛教的色彩﹐从男孩出生后第32天﹐女孩第33天﹐就会被带往神社参拜出生地的守护神﹐男童在三岁和五岁﹐女童在三岁和七岁时﹐也会被带往神社参拜﹑祝贺及祈愿孩童的成长。每年新年时大多会到神社参拜。成年后近90%的婚礼是采用神道教仪式的﹐但许多年轻人则喜好基督教的结婚仪式(在旅馆有专供婚礼用的礼堂或教堂)。到最后一生的尽头则是佛教丧礼。但如果你问他们什么是神道教及佛教时﹐大多数的人却答不出来。
神道教的神观和基督教的神观完全不同。神道教是多神教,日本人认为有八百万神(虚指,表示很多),自然界的山川、森林、太阳、火、雷、动物(如狐、蛇)、祖先的灵等都成为他们祭祀崇拜的对象﹐因此有山神、水神、海神、田神、地神、雷神、太阳神(如天照大神)等等。
到神社参拜者,通常会先到神社的小水池处洗手,表示洁净后再去参拜。而传统的神道教结婚礼在进入神殿前有手水仪式,是用水洗手和口以表示洁净的仪式。
在神道教中把大地也当做神,因次在地上盖房子时有“地镇祭”仪式:神道教的神宫以祝词来慰抚地神使其不发怒。即使科学先端的原子炉起工式时也举行了地镇祭仪式,这背后反映出他们的惧怕及对安全的期望。
江户时代中期开始,订定每年十一月十五日为祝贺男孩三岁及五岁,女孩三岁及七岁的成长节日简称七五三节(起因于早年孩童的夭折率高,存活不易)。这些孩童们被带往神社参拜,一方面感谢,另一方面祈愿孩童能继续平安的长大。 神道教
①造化三神。《古事记》中记载天地形成后最早出现的天之御中主神、高皇产灵神、神皇产灵神,此三神创造万物,并谓天御中主神,是天地初分时天上最高的元始神,与皇祖神天照大神受到特别尊崇。
②伊奘诺尊(亦作伊邪那歧命)。日本神道教所说神世(神代)七代中最后一对配偶神中之男神,与女神伊奘册尊(亦作伊邪那美命)一起称为日该国土的生成神。谓此二神受天神之命造成大八洲(日该国土)、山川草木以及主宰万物的各种神灵,其中包括天照大神、月读命、素盏鸣尊等神。
③国常立尊。天地开辟后最初出现的神,即神世七代的第一代神。《日本书纪》第1卷载称:“天地开辟生成之初,于时天地之中生一物,状如苇芽,便化为神,号国常立尊。”
④大国主命。也作大国主神、国造大神,又名苇原丑男、八千戈神、大已贵命。为国土经营神。据《古事记》载,大国主神奉天神之命,与出云国的少彦名命共同经营国土,开垦田亩,兴修水利,开拓山林,发展畜牧,除灾医病。后把国土让给天孙琼琼杵命,而专司“幽界”之事。
⑤天照大神。亦称天照大御神、天照大日孁贵、大日孁贵,伊势神宫称之为天照坐皇大御神;是太阳女神,日本天皇尊奉为祖先神。《日本书纪》称伊奘诺尊和伊奘册尊生出大八洲及山川草木后,“共议曰:吾已生大八洲国及山川草木,何不生天下之主欤?于是共生日神,号大日孁贵”。后派天孙琼琼杵尊下治“苇原中国”(日本),于是,天照大神后裔世世代代作为天皇统治日本。
⑥琼琼杵命。亦作天津彦彦火琼琼杵尊,神道教谓其为天照大神之孙(天孙或皇孙),奉天照大神之命降世统治日本。《日本书纪》载,天照大神与高皇产灵神议,派琼琼杵命君临苇原中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