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敖人物轶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7-02

在长春网聚的场合以及为孙敖老师扫墓的路上,柏瑞桐老师分享了几件关于孙敖老师感人至深的生活片段,以此寄托对已故者的怀念。尽管孙敖老师出身于一个在“极左”时期受到质疑的家庭,他的父亲是牛街的大玉器商,叔叔曾是国民党高级官员,但在那个动荡年代,他家为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但孙敖老师本人在文革期间遭受了不公正的批判和迫害。然而,他始终对共产党充满热爱,将入党视为毕生追求。改革开放后,尽管有许多民主党派以各种条件吸引他,但他坚持初心,最终在八十年代中期实现了入党的梦想。



孙敖老师的女儿告诉我,她的父亲是被工作“累死”的。他的日程表显示,晚年孙敖老师几乎每天工作二十多个小时,无论是配音、教学还是指导后辈,他都全力以赴。尽管年轻时曾是篮球队的主力,但繁重的工作让他身体严重受损,疾病缠身。尽管身体状况不佳,孙敖老师依然坚守原则,要求演员在进棚前背熟台词,这使得他的病情雪上加霜。最后,在脑充血导致昏迷被送医时,柏瑞桐老师在医生提出可能的后果时,坚决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宁愿孙敖老师保持尊严离开,也不愿他成为植物人。



在那个扫墓的路上,柏瑞桐老师平静而坚定地讲述了这个故事,身边还有其他几位目击者。这让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场景,感觉到孙敖老师即使在昏迷中,也会同意他妻子的决定,不会以不完美的形象告别。柏瑞桐老师以这样的方式,延续了孙敖老师的精神遗产。





扩展资料

孙敖 1932年生于北京。长春电影制片厂一级配音、演员。1951年到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学习,1956年调到长影厂当演员。为400多部外国片、200多部国产片配音。其中《永恒的爱情》《蝴蝶梦》《两个人的车站》均获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