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外交机构完善,为何说是失败的外交?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28

从朱元璋建立大明,到崇祯吊死煤山,明朝共计享国276年。这276年正好合了中国历史封建王朝寿数难过300年的灭亡诅咒。

在这不到300年的时间里,明朝走出了封建王朝最为稳健的步伐,几番衰落却依旧不倒。从建国伊始到永乐盛世,从仁宣之治到土木堡之变,从弘治中兴到张居正改革,再到走向灭亡,明朝的波折经历,堪为历朝历代之最。


民族关系来看,明朝上接蒙元,下续满清。上下两朝都是少数民族朝代,为封建朝代仅有,而从建国以来就与少数民族的交锋,更是注定明朝的边境必然不会太平,所以,才有了大规模地修筑长城。

治理手段来看,明朝的特务机关设置到了疯狂的程度,信任宦官到了疯狂的程度,文人结党到了疯狂的程度,凡此种种畸形的病态结构,全都出现在明朝,让人不得不对明朝产生一丝兴趣。

从外交看明朝历史

带着这一丝对于明朝的兴趣,我们将重点放到明朝的外交上,看一看明朝是如何与周边国家进行交往的?

首先我们应当明确外交这一概念,既然说是外交,那就是对外交往,必然是国与国之间的,而明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自然不能够算作外交。

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大致可以将明朝的外交锁定在与日本、朝鲜、琉球等国的交往上,特殊的,还包括下西洋时与中东及非洲国家的交往以及颇有争议的与交趾(即今天越南)的交往。


从刚刚我们的简单叙述中,可以看到,明朝的对外交往在交往国家的数量以及地域的广阔上可以称得上是前无古人。

郑和七下西洋,最远曾经到达过非洲的东海岸,跟随郑和来华朝贡的各国使节不计其数,在明朝的史料上,我们查到的国家共计60多个,这一数字刷新了中国人的天下观。

在大明建国之初,朱元璋对于外交就定下了一个总基调,即和平友好相处。

在朱元璋写给后世子孙的祖训中明确提出:"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在洪武大帝的眼中,东洋西洋的蛮夷小国离大明都太远,取地还是取民对于大明的意义都不是很大,只是空耗国力。

况且,依靠实力穷兵黩武,这绝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好兆头,一味征伐,到头来得到的恐怕不是国家的繁盛,而是如隋炀帝一般的国破家亡。


"国虽大,好战必亡",朱元璋的想法十分具有前瞻性,而他所提出的"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的主张,一直体现在大明的外交政策之中。

而纵观明朝的历史,我们会显著地发现,外交成为了明朝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在明朝的史料中,外交占据了十分重要的篇幅,而在与各国的关系中,明政府也处处展现积极的姿态,想要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而在民间,众多文人也开始对外国的事物展现了极大的兴趣,众多记述国外风土人情的书籍开始走入了大众视野。这表明,我国已经开始有了从以前的"华夷有别"转变的趋势。

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外交的新形式、新变化,明朝在外交机构上,也做出了很多创新性的改革。


大明完善的外交机构

众所周知,明朝废除了封建社会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这给了明朝很大的制度创新的余地,关于外交机构的设立也是如此。

建国之初,朱元璋规定所有的外事活动,统一交由礼部执掌。而在具体的对外使节的到京安排上,还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机构

    主客司

这之中,最重要的机构是主客司,顾名思义,管理客人的,是一个负责对外交往的机构。

在明史中,关于主客司的职责有着如下的记述:"主客,分掌诸蕃朝贡接待给赐之事。"也就是说主客司是负责外国使节到明朝的接待事宜的。

而这之中,还会涉及到一些其他的机构负责一些具体的事务,比如精膳司要负责外国使节吃饱饭的问题,仪制司要负责外国使节的礼仪沟通问题。

    四夷馆

与外国人交往,语言沟通肯定是很重要的问题,因此要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因此四夷馆也就应运而生了。


永乐五年,正式设立,除了负责与外国使节沟通之外,也要负责翻译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中国历朝历代,虽然和外界的交往一直都有,但是从来没有一个朝代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翻译外语,这能够充分展现,明朝与外国交往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地位有多关键。

    会同馆

另外,关于外交使节的住宿,明朝也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会同馆

历朝历代,各国使节来华都是自己找地方住宿,从来没有政府统一负责的。明朝创造性的建设,其实已经是将外交当作展现国家形象的一种手段。

也许,按照现代人的观点,这不过是一个政府招待所的设立,但是在古代来说,会同馆将外国使节统一地安排到了一起,提供专门的住宿、食宿,这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强大实力。

根据史料的记载,明朝的会同馆规模达到四百七十余间,分为南北两区,规模颇大,南区负责东洋诸国,即朝鲜。日本、琉球等。北区负责西域诸国。


    鸿胪寺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机构也极为重要,那就是鸿胪寺

这是一个很拗口的名字,从字面上,也难以分辨它是用来干什么的,我们先来具体地解释一下。

"鸿"为通假字,通洪水的洪,也是大的意思。

"胪"字稍微难理解一些,是指传达,在这里,我们将它引申为声音的意思。

说白了,鸿胪的意思就是大嗓门。大嗓门用来干什么呢?自然是张罗事情的,负责婚丧嫁娶各项事宜的。

在官方层面上,就可以将其理解为国家大型礼仪外交活动的筹备者。

明太祖洪武三十年,鸿胪寺这一机构正式设立,将其职责规定为"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也就是我们前边所提到的礼仪活动的筹备工作。


    行人司

说了这么多,都是别的国家向大明派使节,那大明有没有派人出使国外呢?

当然有!

有去必有回,大明不仅经常向国外派遣外交使节,还设置负责这项工作的机构,名为行人司

行人司里的行人,其实就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讲的驻外使节,但是,他的职责要比今天的驻外使节更多一些。为什么呢?

因为大明的地位不一般,大明可是东亚地区的霸主,周围的所有国家都是要以我为宗的,所以大明使节不仅要负责递送国书等正常的外交项目,适当的时候,还要对所派驻国家的内政进行一定的裁决。

比如,某某国家出现了内乱,反叛者和国王相持不下,胶着之时,这个时候,大明使节就可以居中调停,出来说一句话,表示自己支持谁,那谁的背后就有大明朝撑腰,自然也就赢了。市舶司

上述就是明朝所设立中央负责外交的机构,除此之外,还有负责民间与国外贸易的机构,即市舶司。


大名鼎鼎的郑和在下西洋之时,担任的官职就是大明市舶司正使。

在南宋,对外的贸易就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此设置了市舶司,元明两代都进行了继承,在永乐年间,由于朱棣的推动,对外贸易极大发展。

但可惜的是,到嘉靖年间,由于倭寇的猖獗,明朝不得已之下,实行海禁政策,关停了几乎所有的对外贸易口岸,虽然此举遏制了倭寇,但对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影响极大。

略显单薄,可简单道尽的大明外交

如果从大明具体的外交关系入手,我们能够明显地发现,大明的外交还是略显单薄,与今日国与国之间复杂的外交相比,明朝的外交其实很简单。我们大致可以用几个简单的事情概括清楚。

郑和下西洋,交趾管辖问题,倭寇之乱,万历援朝战争。

如此简单的几个事例却可以将大明朝近300年的外交说完,客观说明,尽管大明有外交,但是这种外交还是很浅薄的。

郑和下西洋虽然扩展了明朝的外交视野,但是仅仅只是扩展,并未深入了解,所建立起来的外交关系十分浅薄,由于相距遥远,一旦中途出现一点波折,外交关系即被打断。

而明朝所采取的朝贡贸易的路子明显让大明的财政吃不消了,所以,朱棣驾崩后,除明宣宗对于下西洋进行了一个收尾以外,此事便再无人问津,成为了被永久封印的外交壮举。

对于交趾,即今天的越南,则明显反映出,明朝统治者自朱棣以后均缺乏雄图伟略的特点,外交上也已陷入了保守的境地。

自秦朝灭南越以来,越南纳入中国版图,唐宋时期,越南地区几番易手,归属权未定。

明朝初年,朱棣将交趾地区收回,设立交趾省,本已将交趾主权确定,但其后继之君缺乏远谋,认为交趾贫远,得之无益,撤回了交趾的管辖机构,使交趾得而复失,不禁让人深感遗憾。

与日本的争斗可以说是明朝外交的最大事件。无论是倭寇之乱还是万历援朝战争,都发生在明朝的中后期,虽然都取得了胜利,但对大明的国力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客观上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结语:

大明的外交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从外交机构的设立来看,大明几乎已经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但从具体的外交事件来看,却又让人感觉特别简单。这其实充分说明了,封建时代的外交是有多么地畸形。即便国力强大如大明,几件外交大事似乎都算不得圆满,可想而知,数百年后的大清,在末代国力衰微的情况下,想取得外交的胜利又有多么的困难。


参考资料:《明朝对外交流》《明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