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明白这十大原理,你就是合格的经济学本科毕业生(之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第一篇文章请见:弄明白这十大原理,你就是合格的经济学本科毕业生(之一)

“贸易”指的是买卖或交易行为的总称,通常指以货币为媒介的一切交换活动或行为。

我国最早的国际贸易,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欧亚多国通过“丝绸之路”与我国进行了广泛的通商,促进了商业与文化的发展以及民族融合。

目前,国际贸易是国与国之间建立经济联系的最主要方式,每天创造着数以亿计的财富吞吐量。但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国与国之间不对等的贸易关系、日趋激烈的竞争关系,也引发了包括“贸易摩擦”在内的一系列消极问题。

认清这些问题的第一步,首先要明确“贸易”是如何有效展开的。曼昆的十大经济原理中,有三条与贸易有关,我们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

解释比较优势前,先了解一下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提出了“绝对成本优势”的概念。曼昆在授课时,最喜欢用经典的“英国和葡萄牙生产羊毛和葡萄酒”的例子,来阐述绝对优势。

假设,同样用200人的劳动力,英国可以生产200单位羊毛,或者180单位酒;葡萄牙这可以生产160单位羊毛,200单位酒。也就是说,英国在生产羊毛这件事上,英国拥有绝对成本优势,而葡萄牙在酿酒这件事上,拥有绝对成本优势。

斯密认为,一个国家应该与比自己拥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进行贸易。

19世纪伟大的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则进一步完善了比较优势在贸易中的应用,并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

所谓比较优势理论,就是指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 李嘉图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完全生产且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不生产且进口比较劣势的产品。

还是上面英、葡两国的例子。假设葡萄牙的劳动效率提升了,200人可以生产240单位羊毛。这样一来,葡萄牙在羊毛、酿酒两件事上都有绝对成本优势,按照斯密的理论观点,两国不会发生贸易行为。但李嘉图认为,它们应该发生贸易。

这是因为,英国虽然处于绝对成本劣势, 但依据“两劣相比取其轻”的原则 ,英国在酿酒这件事上拥有比较优势,而葡萄牙在羊毛上有比较优势。虽然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上都处于劣势,但如果专注于生产那些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并通过出口贸易,依然可以改善本国的福利状况。

如今,这种比较优势理论依然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作用。比如,东南亚的小国盛产大米,而远在欧洲的某大国能制造独一无二的精密仪器,经过贸易,前者向后者出口大米,并进口后者的精密仪器,其结果是双方共赢。

圣经旧约《但以理书》记载:有一天,巴比伦王伯沙撒在宫中设宴,期间,忽见一只手凭空出现,在墙上写下三个神秘的词:“弥尼”、“提克勒”、“毗勒斯”。众人不解其意。

这时,先知但以理说:“因你伯沙撒冒渎天神,神放出一只手写下这些字,意思分别是:你的国位已告结束,你在天平里的分量无足轻重,你的国度即将分裂。”

有感于这段圣经,亚当·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每个人都在力图追求个人的满足,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但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 社会 利益,并且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 社会 利益时更大。

这只看不见的手,实际上就是人们自觉按照市场机制的作用,自发调节自我行为并实现消费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的过程。

1787年,亚当·斯密与英国首相皮特见面时,皮特对斯密如此恭敬,原因就是在于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被当时各界名流奉为经典。即使到现在,斯密的观点仍然是现代经济学的中心。

市场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机制,使得人们相互进行交易,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价格和利益的激励引导着它们各自的选择,这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市场调节。市场调节就好比一只无形的手,而价格就是“无形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

当然,尽管市场调节对于经济活动十分重要,但市场也绝非万灵。“市场失灵”的情况屡见不鲜,这正说明市场调节本身并不能有效配置资源。

曼昆在书中向学生提出问题: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阻止造纸企业污染环境吗?

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引出接下来的第七条原理:政府干预。

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写了一篇名为《挖坑》的经济学寓言。

乌托邦国的 社会 经济正处于完全瘫痪的境地,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人们束手无策。这个时候,政府决定兴建公共工程,雇佣200人挖了很大的坑。

雇人挖坑就需要发大量的铁锹,于是,生产铁锹的企业开工了。生产铁锹需要钢铁原料,于是生产钢铁的企业也开工了。挖坑之后工人得到了工资,食品消费行业也发展起来了。

通过挖坑,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消费。等大坑挖好,政府再雇200人把坑填平,这就又需要一堆铁锹、钢铁……如此周而复始,萧条的市场终于一点点复苏了。经济恢复后,政府通过税收,偿还了挖坑时发行的债券,一切又恢复如常。

在凯恩斯之前的西方经济学界,人们普遍接受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学派的观点,即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政府只扮演极其简单的角色,被动执行一些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如保护私人财产不被侵犯,从不直接插手经济运行。

然而,随着经济体系的日趋庞大与复杂,难免会出现一些运转不正常的现象,当这种不正常现象被扩大化,就会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1929~1933年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就是自由经济主义弊端爆发的结果。

这时,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政府干预主义者浮出水面。他认为,政府必须站在大众的利益和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高度出面协调,要充当一只“看得见的手”。

曼昆将其概括为一句话:政府必须平衡以及调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这就是政府干预理论。

下一期,我们将介绍曼昆十大经济原理的最后三个,并回答“一国的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这个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