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九型人格性格心理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文 / Jia小壳

在一次又一次地拖延之下,终于把很久之前就打算要好好了解的九型人格再细细品味了一番。

看到很多前辈说过,输出是对自己的学习是否有效的最好论证。所以,通过将每一类型人格根据自身理解以每篇两三千字左右的文章呈现,写得好不好另论,最起码对这一块知识的掌握还是能起到一定效用的吧。

从第一号完美型,到第九号平和型,可以说每一个类型都有它自己所独特的标记。虽然在前面的文章中,对各类型性格的描述篇幅主要侧重在不健康状态上,但需要强调一点的是,性格之间并没有好坏之分,比如我们不能单纯就认定活跃型性格要好于浪漫型人格,只能说各有千秋,有人喜欢活跃型,也会有人更青睐于浪漫型。

虽然现在能大概说出每一类型人格的典型特征,但其实真的全部看完之后,也许你会和我有同样的疑惑,为什么我觉得有好几种类型的性格特征自己都符合呢?比如,我觉得自己是追求完美的,所以是符合一号完美型人格的描述,然后对于五号思考型的特征我也具备,做事很严谨,经常是思考大于行动,另外有时又觉得自己与九号和平型的描述也非常相像,为人随和的外表下,骨子里又有些淡漠……于是,就开始了纠结,那么我到底是属于哪一号性格呢?

这样看来,要真的确定自己到底是属于哪一类型,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所以在大致了解各类型人格特征的基础上,对于我们可能会产生的一些疑惑,我想再探讨一番,希望在问题中能进一步认清自我,努力做一个明明白白、坦坦荡荡、知心知底的自己。

〈01〉心理测试,真的准确吗?

关键词搜索“心理测试”,网上会出现很多,五花八门、各种各样,至于到底是否准确,我觉得还是要看对自己的认识有多深刻吧。

如果多找几个人,在同一时间,做同一份测试,我相信很多人最终得出的分数应该是相差无几的。当然并不是说大家性格相同,只是在心理测试的一些问题和选项中,包含一种普遍的共性存在。

通过一份问卷,虽然不能完全了解你这个人,但从一些你回答的选项中,可以大概判断出你是偏外向开朗,还是内向文静;是稳重保守型,还是大胆创新、剑走偏锋……所有的答案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对与错,只是从一个人的选择中我们可以预估出对方的思想观、处世观等等。

记得我入职的第一家公司,在上班的第一天,公司HR就给了一份问答试卷,和人格心理测试类差不多,几十道选择题。在我做好后,HR当场统计了分数,并花15分钟的时间为我讲述了具体每一个分数范围下所拥有的不同性格特征,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帮助员工更清晰的认清自身优势与劣势,以便进一步做好职业规划。然后根据她所说的情况,我再将自己对号入座,发现确实是那么回事。

通过随机调查,我们也会发现,现在很多大公司,尤其是管理层,或多或少都有重视安排关于九型人格心理学的学习培训。随着90后,甚至00后开始陆陆续续成为公司的新生力量,面对这样一群个性鲜明的群体,传统固定的管理模式很难与这些年轻人的价值观相适应。

也因此,除了工作内容的安排外,作为上司,更需要及时关注到员工心理状况,这样才能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性格特征,努力让他们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价值。

所以,对于心理测试,我个人认为,不能说它不准确,或者没有意义。

如果有人是完全排斥或否定,那也只能说,对于每一个问题与答案设置的背后原理,即使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但在经验阅历的日渐丰富下,是有不同程度的了解的。于是对于一些心理测试题,究竟所选出来的答案,是自己真实内心下的第一反应,还是各种考量后的“有意选之”,那就不得而知了。

心理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明晰为什么会选择这项答案以及各个问题背后所体现的不同为人处世观等等。而不是选个答案后找到对应的解释,然后直接将自己对号入座,从而影响替代自己原有的思维观念。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这也算是心理测试的一个盲点,不确实被测试者是否真实作答。所以,当我们测验结束后,还需要根据自己的人格类型,再仔细查阅相关内容,这样才会更进一步加深自我认知。

带有专业性的心理测试能够给我们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但还是要记住,关键是要有自己主动性客观性的思考与反思,在对自己加深了解的基础上,不断取长补短,做的更好。

〈02〉天使与魔鬼的双重性格,你承认自己也有吗?

很难否认,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其实都住着两个不同的自己,一个代表积极正义的天使,一个代表消极负面的魔鬼。而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喜欢自己天使的一面,而不愿意面对魔鬼的一面。

比如,大家听到一些赞扬肯定的话语,肯定都会很开心,而对于一些批评失望的话,也肯定会有所难过,这个是在情理之中。

也有人可能会说,你看,XX家庭条件那么好,爱情、事业也一直都是顺风顺水,至少到目前为止,也没看到Ta遇到什么困境,这样的人应该是生活在幸福天使的光彩下,不会有,也很难有魔鬼出现的理由吧。

的确,在生活中,会看到有的人好像生来便被光环笼罩,呈现出来的一直都是天使面孔,从没有见到过对方魔鬼黑暗的一面。但没见过就一定代表不存在吗?

最近在刷黄磊、海清主演的电视剧《小欢喜》,说实话,如果时间倒退回自己的高中,我觉得自己会非常羡慕乔英子,虽然爸妈离婚,可双方的爱丝毫没有减少,从小就懂事漂亮、成绩优秀,生活无忧,只需要在妈妈的辅导安排下好好学习,其他一切不用操心,这些对很多偏远农村山区上学困难的小孩来说是多么奢侈的一个条件。

表面上看来,英子身上的很多优点都让人赞赏不已,可难道她的内心一直就是天使状态吗?当然不是,在妈妈过度爱的笼罩下,她整夜失眠,对生活失去了激情,甚至想要通过跳河来远离这种没有自由的“禁锢”。就像她自己说的,非常想去南大,当然是因为对天文的极其热爱,可另一部分原因也是希望能够去到一个没有爸妈保护的城市,远离他们,尝试自己独立自由的生活。

相信英子是爱她妈妈的,但有时内心的魔鬼也会让她对妈妈出现怨恨心理。所以说,即使再优秀的人,也会有魔鬼的一面,只是有的人会很好的控制,通过约束自己的言行,提升自己的素质修养,来战胜魔鬼的一面,让它没有向外界呈现的机会。

对于我们魔鬼丑陋的一面,我们都要明白,逃避不代表它就不存在,当达到了一个临界点,终究会难以控制爆发出来。

正确的做法是要认识到它的存在,正视自己,并学会接受。其实承认自己魔鬼的一面,真的没关系,毕竟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过不好的一面,但有魔鬼的一面并不代表自己就是魔鬼。换个角度想,人就是因为有不好,才会不断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积极正能量的过程。

〈03〉了解过九型人格之后,你会就此给别人贴标签吗?

碰到过这样一种情况,一位好友在听过我这个非心理专业出身的菜鸟对九型人格的大概描述后,就会下意识的将身边的亲朋好友挨个对号入座,然后从此对于那些亲朋好友的印象很多时候就会固定在自己所认为的认知中,只要一提到对方,首先便会想到Ta是属于九型人格中的几号类型,所以Ta是这样的性格特征啊……

换位思考下,如果对方仅凭你的某个行为表现,再加上自己自以为正确的理论就擅自把你归类某一种性格,然后经常对你妄加评议“你就是这样的……”表现出的那种比你本人还要了解你自己的姿态,你会高兴吗?心里会舒服吗?

把前面每一种性格类型都看过之后,你会发现:很多人,包括自己,可能都不只有一种性格特征,也许好几种类型的特征自己也都符合。这个很正常,毕竟人有多面性,天使与魔鬼共存也不奇怪,更何况,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环境的变化……性格特征也会随之有所变化,所以,每个人的思维认知也不是固定的。

九型人格,是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他人的一个很好的工具,但要记住,它不是说通过最表层的行为来判断他人。

“你不认识我,就请不要随意评论我。”这句话送给你,也送给我。

在认识他人之前,先认识自己,通过九型人格,让我们深入自己的内心,尝试接纳不同方面的自己,在客观认识自己的基础上,不断通过外在言行来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这样,才能让九型人格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

对于九型人格心理学的知识,如果有机会,可以多去了解看看,毕竟多学一点东西,总归没有坏处。

Ending~

九型人格了解一下:

九型人格性格心理学——5号思考型,一起来了解思想家们的世界

九型人格性格心理学——3号成就型,你是个渴望成功的人吗?

谈谈九型人格性格心理学——1号完美型,哪几点你中招了?

关于九型人格性格心理学——2号助人型,说的是你吗?

九型人格性格心理学——4号艺术型,你是否也有这种浪漫细胞?

九型人格性格心理学—6号忠诚型,难道我们都中招了吗?

九型人格性格心理学—7号活跃型,自由肆意的乐天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