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杨的历史人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诞生于危难之际的垂杨县  垂杨县是1940年3月,在抗日战争最危难时期,由南宫县东部垂杨、段头、乔村、郝屯四区而设置的一个行政区,1944年7月撤销建制,仅存四年零四个月。因其县史短暂,故知之者甚少。  为了留住那段红色的记忆,2006年4、5月间我们组织了一次文物普查,和文保所兴岭同志在垂杨村经多方求证,找到了中共垂杨县委、县政府初建时的机关旧址。该旧址在现镇政府西南,仅存抱厦北屋3间。据房主李聚红介绍,此院建于民国初年,为该村外科医生李云的宅院,群运时归垂杨村,1980年大队处置房产时,由他购得。由于其特殊的历史价值,2008年11月该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历史上的1940年,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此时在正面和敌后战场腹背受敌的日军,已将注意力放在了打击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特别是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上,冀南又首当其冲。在“治安强化”、“铁壁合围”、“清剿扫荡”、“蓖梳”、“囚笼”以及“三光”政策的摧残下,不少地域沦为了游击区或敌占区。面对新的斗争形势,冀南区党委、行署按照加强领导、便于指挥、活动方便的原则,从1940年开始陆续对县级行政区划作了相应调整,垂杨县即在此背景下设立的。之后又陆续设立了宁南县(宁晋县南部地带)、企之县(威县、邱县交界地带)、广曲县(广宗、平乡、曲周、邱县交界地带)、清江县(原临冠邱特委辖区)、宏毅县(清江、临清、企之三县交界地带)等。  垂杨县设立之初隶属冀南四地委、专署领导,1942年6月划归六地委、专署领导。第一任县委书记是高志学,继任为陈星野、李析哲(张文松)、常中方、张光生、李培新共计6位。县长4位分别为何克、刘乃茵(刘鸣九)、吴大羽、张春久。  垂杨县尽管建县时间短暂,工作环境艰苦,但在对日斗争中却发挥了巨大作用。  大破王高路,振奋了民心。王高路是清河王官庄至南宫大高村的一条公路,是日军为达分割“蚕食”和更好地辖制冀南抗日根据地的目的,于1941年初修筑的。全长30余公里,除在沿路修筑大小据点近20处外,还在公路两侧挖了封锁沟,将垂杨县分成了东西两片,严重限制了广大军民的抗日活动。为铲除这条“毒蛇”(宋任穷语),垂杨县委按照冀南区党委的指示,动员全县地方武装和数万名党员群众,配合新七旅、新四旅,在陈再道、宋任穷亲自指挥下,于1941年8月30日晚发起了对王高路的破袭战。在全面开花的同时,他们把重点放在垂杨县的中心据点——马固庄据点上。31日当扫清马固庄据点外围碉堡后,遂用野炮炸开据点,全歼了守敌。至9月3日,先后攻克该县尧村、双炉、董家庙、郭庄、范家寨、扈家庄、甘狼冢等据点、碉堡16处,击溃伪高德林部三个团兵力,毙伤敌500余人,俘450余人。之后参战的民兵和群众在部队掩护下,挥锨抡镐,经过三天三夜鏖战,铲平了沿线各个据点,捣毁了大部分路基,彻底摧毁了敌人苦心经营半年之久的公路封锁线,大大提振了广大军民的抗日信心。  冲破合围,安定了民心。从1942年起日寇对根据地的扫荡不断升级,为达到彻底摧毁的目的,他们还制定了由日本华北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茨亲自指挥实施的“铁壁合围”计划。4月28日夜秘密集结,29日凌晨统一行动,很快形成几个合围圈。被围困在合围圈中的垂杨县领导机关,虽然冲出了包围,但却因彼此失去联系,加之与四地委、专署联络中断,而丧失了集中开展工作的能力。为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冀南区党委、行署果断决定,将垂杨县划归六地委、六专署领导,随即派地委副书记、宣传部长王东宁和在专署工作的吴大羽到该县开展工作,由吴大羽任县长。他们首先找到县委书记张光生,然后再分头动员县委、县政府工作人员和村干部出来工作,重新建立起了各级组织,安定了民心,对敌斗争也随即开展了起来。  抗击自然灾害,凝聚了民心。自1942年“4·29”铁壁大合围之后,垂杨不但白色恐怖严重,而且自然灾害频生。是年冬季下过一场小雪后,直到1943年7月16日竟滴雨未落,造成夏粮大面积绝收,史称“碌碡不翻身”。正当人们在死亡线上挣扎之际,瘟疫又开始肆虐,灾情严重的十八吴村、郝屯、马固庄、段头、徐马寨一带,一天就死十几甚至几十人。出现了“无村不带孝,处处闻哭声”的悲残局面。好容易熬到7、8月间下了透雨,抢种上的晚秋作物快要收获时,大批蝗虫又铺天盖地而来,所到之处庄稼吃成了光秆。面对百年不遇的灾荒,中共垂杨县委、县政府按照“咬紧牙关,积蓄力量,战胜灾荒,坚持对敌斗争”的方针,通过采取借粮、外地贩粮、武装运粮、降低征粮标准、开展社会互济以及生产自救等措施,大大缓解降低了灾荒造成的损失,凝聚了民心。  开展敌伪斗争,争取了民心。敌伪斗争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但却发挥着正面战场无法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在游击区、接敌区实行“两面政策”,建立“两面政权”。所谓“两面政权”实际上是表面通日,暗中抗日的一面政权,正如刘少奇同志指出的那样,“这种两面政策,实际上就是使用合法形式在同敌人进行斗争”。这样就使不少村庄虽然形式上被敌人占领了,但我党的抗日政令仍可畅通;另一方面开展记“黑红点”活动。即为伪军伪组织建立“生死薄”,干好事记红点,干坏事记黑点,对黑点多的,到时候就用喊话或写信的方式给予警告。“八路军真是怪,黑点红点记好坏,记红点没有事,记黑点要脑袋”即是当时垂杨一带非常流行的一首歌谣。通过广泛有力的政治攻势,加之镇压汉奸运动,使日趋恶化的抗日斗争形势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除垂杨据点外,乔村、南白塔、段头、董家庙等这些中层据点,为我党坚守抗日阵地,积蓄了力量、创造了条件。  1944年7月,垂杨县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夜,因光荣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而撤销建制。一区划规枣南县,二区划归清河县,三区划为清江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