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的笛膜怎么贴视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5
问题一:初学笛子笛膜怎么贴才合适?? 笛膜粘贴的好坏,直接影响笛子的音色、音量。在粘贴之前先将笛膜裁成小块,然后把他卷起,用大拇指轻轻捻揉,使它柔软。然后在笛子的膜孔周围涂些清水,再用“白芨”(中药店有售)抹擦,待产生了胶质以后把笛膜轻轻贴上去。先贴左手一边的笛膜,贴好后,用左手大拇指指肚按住,再用右手大拇指指肚笛膜平整地贴好(要有一些皱纹)。最后,最重要的一步是,用两手的大拇指轻轻按住膜孔两边的笛膜,顺着膜纹的方向同时向笛身两侧抹一下。以使笛膜粘的平伏,并要抹出一些皱纹,皱纹越均匀越好(皱纹的方向应与笛膜本身的纹路一致,并且与笛身呈垂直交叉)。另外笛膜松紧要合适,过紧笛膜不能很好的震动,音色呆滞难听,过松会使笛音不准、不纯,甚至发不出音来。贴好笛膜后是吹一下,以低音不发沙,高音不发刺即为合适。

问题二:笛子上用的笛膜怎么弄? 贴笛膜前,首先要将剖开的笛膜拉出皱纹,方法是两手大拇指与食指分别拉住笛膜两端,均匀施力,同时用嘴向笛膜呼出热气。这样就不用担心笛膜被拉坏(其实笛膜非常结实,我试过的)而且皱纹还很容易出现。(注意:笛膜皱纹的方向与原有纹理方向垂直)。将笛膜贴到竹笛上时,友人推荐用大蒜汁或去药店买一块阿胶。不过大蒜味道难闻,多数人还是为了方便,直接用口水吧!其实用什么并不重要,只是麻烦一些而已。口水涂在笛管上,很快就干了,而且笛膜一旦沾上,不易调整。这就需要细心。(如果嫌恶心,可以用刷子沾水,但我没试过)注意笛膜在膜孔中的部分也就是共振发音的部分不能沾水,否则影响音色(这里也需要注意方向:笛膜原有纹理与竹笛纹理平行)。
温度和湿度时刻都在影响笛膜,进而影响音质。所以当笛膜贴好以后,下次再吹就不响了。这是因为竹子与笛膜材质不同,收缩比率也不同。于是就会发现隔一段时间后,音色有异。一般情况下,外界温度较低,需要醒膜,方法是向笛膜呼出热气,再吹冷气,如此反复几次即可。但这种方法时效较短。也可以堵住全部六个音孔,向吹孔吹气,但需要较长时间

问题三:竹笛的笛膜怎样才能贴好,让声音清脆? 抛开吹奏者水平和笛膜质量不谈~~~~~
要想笛音清脆~~~~~
笛膜的贴法很重要~~~~~
其中笛膜褶皱和松紧度尤其相关~~~~~
笛膜要贴好~~~~~
主要标准有:
1、笛膜紧贴笛体~~~~~不能有漏气现象~~~~~~
2、笛膜上有三到六条与笛子垂直的皱~~~~~
3、笛膜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具体操作时可以在贴紧笛膜后~~~朝笛膜哈几口气~~~然后用手指微微按一下笛孔部的笛膜(注意力道~~这一步很容易悲剧)~~~~~
如果在竹笛学习过程中有疑问~~~~可以到百度贴吧中的竹笛吧或笛子吧寻求帮助~~~~~~

问题四:笛子的笛膜要怎么贴才好 可以用大蒜液来贴,(这个方法很保守,不要外传。具体方法:切开大蒜涂到笛子的 笛膜孔上 然后双手把笛膜放平贴上 要紧。。你看你。。。连个悬赏分也不给。。。这抚我亏大了。。唉。。

问题五:贴好笛膜的方法,窍门 笛膜,贴在笛子左端第二孔上p吹笛时振动发声的薄膜,这种薄膜取自竹子或芦苇的茎中,平时为保持膜的新鲜,可以放入冰箱冷藏。 笛子不同于萧的一个原因除持拿不同外,就是笛子笛膜才能发声,而萧则不用膜。这种薄膜取自竹子或芦苇的茎中。竹膜较便宜,但易破,而且声音也没有苇膜清脆,所以选用苇膜较好。选购时应选用米白色、较透明的膜(如图),泛青或泛黄是过嫩、过老的表现。 制作 1、采集时间   ――每年的农历“小满”前4~5天,早了笛膜太嫩,韧性差;晚了笛膜过老,音色次。当然,如不讲究,前后几天采集也不是不可以。 2、采集对象   ――最好是不见阳光的芦苇,粗细适宜(以直径展开后比笛膜孔宽1~2倍为好)太细虽嫩但不容易提取,太粗易取但显老、厚;截取每根芦苇的中上部分带回家处理,记住:不要把芦苇外部的包叶去掉,借以保护里面的水分,不然,拿到家就干枯了,笛膜也就无法采取了。 3、采集工具   美工刀一把,细竹签或粗毛衣针一根,长度以超过一节芦苇的长度就可以了 ,注意必须有一头磨圆润(我就是用粗毛衣针,一头用一点橡皮膏药封头) 4、采集方法   第一步,取出采回的芦苇,按芦苇节断开(美工刀压切芦苇节一圈,用手即可掰断)。 第二步,用美工刀切削芦苇一端成为空心管状;再切削芦苇的另一端――注意这里是关键所在:顺着芦苇端头的外围斜着切削,以露出芦苇里的内膜而且不破损为成功,要是破了就继续围着向下斜削,要四周挨着进行,直至出现管状的笛膜约0.8公分左右,(其实,采集笛膜就是这点比较难)。 第三步,取膜;将留出的0.8笛膜用手轻轻捻成封头,注意要严实,不透气;再用粗毛衣针或竹签对准封头慢慢往芦苇筒里通进去,直至笛膜从芦苇的另一端露出来1公分左右,这时候停止向里通进。先用手轻轻抓住露出的笛膜,再轻轻地试着是否可以将竹签或毛衣针抽出来,能够一次抽出来最好,如果笛膜较嫩,水分多,沾住竹签使之抽不出来,可以用嘴在竹签上口向芦苇筒里吹气,那样就可以很方便的将之抽出了。   第四步:去除膜衣;这时候取出的笛膜是湿湿的,且为筒子状态(就象市场卖的筒状笛膜原形)注意,切不可一下子就把笛膜都拖出来,要留1公分左右在芦苇筒里不要拖出来,这时用嘴含住空心的一端向里面吹气(我都是边拖膜子边吹气边用刀刮膜衣)这样筒状的笛膜就成为一个圆柱体,你尽管用美工刀四面修刮,去除膜衣。修刮完毕,最后用手捻封筒状笛膜的另一端,并将之脱出芦苇。注意,这时得到的笛膜还是呈含气体的筒子状态的。 第五步、整理与保存;采集的管状笛膜很怕风,切忌放在通风处被风吹。应该及时防进密封的器皿中(小盒子也可以)待一段时间(约个把小时或更短)再拿出来整理。也就是用小剪刀或细刀片将笛膜由筒状整理成片状,这里不再赘述。   第六步、保存;将整理好的笛膜整齐地夹在有色彩的书籍中备用,注意一定要有色彩的书,一般的书会大大缩短笛膜保存的时间哦! 贴膜与调膜   中国笛子开孔贴膜,使之脆亮的音色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种笛子,这是中国笛子独特的结构方式。笛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笛子的音色、音量的问题,对于吹笛子的人来说,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   要认真说调整笛膜,那我不得不先说一下膜孔的问题。我知道的制笛师们对膜孔的重视程度和认识程度差别很大。有些人可能就是不关心,也许是他们徒弟的做工让我产生了误解,总之,无法得出让人放心的结论来(买笛子要多留神了)。笛子的膜孔多大多小才合适,并非一定,跟所用的笛膜有密切关系。举大家比较熟悉的制笛师的作品吧:樊笛知老师做的笛子膜孔非常小,由于他使用非常嫩的笛膜,所以笛......>>

问题六:笛膜怎么贴,笛子怎么吹。 从封堵住的一头数,第一吹孔,第二即膜孔,而后分别为六个指控,这些是基本孔,有的后面还有横列的俩孔,一般不用或挂装饰品(如流苏)。
吹孔是吹气的,膜孔贴膜,通常笛膜纹理顺着笛子的纵向贴,可用蒜汁作为黏合剂。指孔控制音,全部封(即筒音)为“5”音,开最下孔“6”,依次往上分别为7、1、2、3,注意的是4音最上孔开一半(不常用)。上孔开的同时下孔同时均为开放,就是说例如1时开下三孔。初学者要求先吹出5,就是全部手指均堵住时的筒音。
至于F调、C调是为基调,跟其他乐器一样。

问题七:笛子为什么要贴笛膜? 中国笛子的突出特点是贴上笛膜,使发音更加清脆、明亮,所以笛膜对笛子的音色、音量、灵敏度都有很大的影响,要吹好笛子首先就要贴好笛膜。
笛膜有芦苇膜、竹子膜、肠衣膜等等,其中竹膜太脆,吹时易破,肠衣膜伸缩性太大,吹时共鸣小。芦苇膜最好,不易破且伸缩性适中。芦苇膜是粘附在芦苇杆中的一层薄膜,较嫩的苇膜质薄、光亮有透明感,并有一定的伸缩力,笛子贴上后,发音明亮结实。太厚和大薄的膜都不适用,过厚发音沉闷,太薄则发音松散、发沙、易破裂。贴笛膜是一件非常细致的工作,笛膜好但粘贴不好,同样不能发出最好的音色来。正确的方法是:将笛膜剪成比膜孔大的方形小块,用白芨(中药)、树胶、桃胶或大蒜头沾水,在膜孔四周抹擦,待产生胶质之后就将笛膜用双手拇、食两指捏住,轻轻向两边拉一拉,使之出现又密又整齐的皱纹(和苇膜本身的纹路相垂直),使其与笛身垂直,整齐地贴在膜孔上,使笛膜本身的纹路和竹笛的纹路一致,再用两手大拇指按住膜孔两侧的笛膜,向两边轻轻抹一下,使笛膜松紧适度,吹奏时低音圆润、高音明亮即可。贴膜时要注意手指和膜孔内侧四周的清洁,不可把笛膜弄脏、弄湿,使笛膜变质,影响吹奏和音色。
笛膜质薄娇嫩,很容易受气温、湿度变化的影响而变松或变紧,需要经常细致地进行调整。笛膜松了可用一种民间称之为“醒膜法”的方法,将笛子靠近嘴边,向笛膜呵热气,然后再远离笛膜吹冷气或将笛膜靠在脸上、或放在腋下,使其受热将水气蒸发,如此多次反复进行,笛膜逐渐变紧。“醒膜法”比较费时,要急速调好还得用另一种方法:将笛膜粘贴处浸湿,如膜松就向两侧抹紧,如膜紧则在膜上轻轻按一下使其变松,这种方法快速省时。
冬天笛膜易上水,是由于口中吹出的热气在笛管内遇冷变成气水,浸上笛膜的缘故,这时可将膜孔风干,在内壁涂上一层蜡或凡士林,便可阻止气水浸湿笛膜。单支笛子不装笛盒时要用稍硬的纸卷在笛膜上,缠上橡筋,用以保护笛膜,防止笛膜老化和破裂。

问题八:笛子买来可以直接吹吗?一定要贴笛膜吗? 可以直接吹的
只是没有笛膜 就吹不出悦耳的音阶了

问题九:f调笛子笛膜怎么贴 在第二个孔即铜接口上边那个孔贴笛膜先用食指和大拇指轻搓笛膜或卷起后展开,叫醒膜,使笛膜变得更加柔韧
粘的时候用在偿孔周围涂点大蒜汁或果汁先将笛膜的一端按在笛膜孔边,再一边拉着一边将另一端按在笛膜孔另一端,这样的话力道不会太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