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顾炎武字宁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7

1. 顾炎武,字宁人,

顾炎武字宁人,昆山人。

他看到明末变故很多,所以讲求经世致用的学问。南明的鲁王授他为兵部司务,事情没有成功,他的母亲便绝食而死,死前告诫顾炎武不要到异姓的清朝做事。

炎武认为自己怀有为世所用的策略,不得一展自己的志愿,因此在所到的地方就稍稍地试一下。他在山东的长白山下开垦农田,在山西的雁门北面放牧,积累了千两白银。

顾炎武走遍了边关要塞,四次到明孝陵拜谒,六次拜谒明思陵,才在陕西的华阴住下来。他认为“华阴控扼潼关和渭河的路口,即使足不出户,也能听到天下的事。

一旦有警报,就能进山把守险要的地方,不过只有十里路那样的距离;如果有志于四方,那么一出潼关的关门,也有居高临下其势不可阻挡的便利”。因此在这里定居。

他曾经和友人谈论学问:读书人如果不首先说是非荣辱,就是没有根基的人;不是好古多闻,就是空洞的学问。没有根基的人去讲空洞的学问,我看他每天声称从事圣人的事业,而离开圣人的言行更远了。”

康熙十七年,朝廷诏举博学鸿儒科,又修纂《明史》,大臣们争相举荐他,他誓死不从。

2. 《“顾炎武,字宁人,原名绛,昆山人”阅读答案》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7分)顾炎武,字宁人,原名绛,昆山人。

明诸生。生而双瞳,中白边黑。

读书目十行下。见明季多故,讲求经世之学。

明南都亡,奉嗣母王氏避兵常熟。昆山令杨永言起义师,炎武及归庄从之。

鲁王授为兵部司务,事不克,幸而得脱,母遂不食卒,诚炎武弗事二姓。唐王以兵部职方郎召,母丧未赴,遂去家不返。

炎武自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所至辄小试之。垦田于山东长白山下,畜牧于山西雁门之北,五台之东,累致千金。

遍历关塞,四谒孝陵,六谒思陵,始卜居陕之华阴。 谓:“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清议,实他邦所少;而华阴绾毂关河之口,虽足不出户,亦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

一旦有警,入山守险,不过十里之遥;若有志四方,则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便。”乃定居焉。

生平精力绝人,自少至老,无一刻离书。 所至之地,以二骡二马载书,过边塞亭障,呼老兵卒询曲折,有与平日所闻不合,即发书对勘;或平原大野,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

炎武之学,大抵主于叙华就实。凡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曹兵农之属,莫不穷原究委,考正得失,撰《天下郡国利病书》百二十卷;别有《肇域志》一编,则考索之余,合图经而成者。

精韵学,撰《音论》三卷,又广交贤豪长者,虚怀商榷,不自满假。(节选自《清史稿·顾炎武传》)17。

写出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见明香多故 故:(2)奉嗣母王氏避兵常熟 兵:(3)炎武自负用世之略 负:(4)事不克 克:18。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幸而得脱 不知何时止而不盈B。

有与平日所闻不合 无所不快C。 唐王以兵部职方郎台 且硕茂早实以蕃D。

所至之地 今之众人1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1)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请议,实他邦所少。

(2)又广交贤豪长者,虚怀商榷,不自满假。20。

文中表现顾炎武有“复明”之为的句子是“”(2分)21。 文中所写的顾炎武是一个□□□□、□□□□的奇人。

(4分)参考答案:17。 4分。

每小题1分。(1)变故 (2)战乱 (3)怀有 (4)成功18。

2分;D19。 5分(1)秦地之人仰慕经学,看重有才德而隐居的人,对时政采用公正的舆论,实在是其他地方所少有的。

(3分)(2)他又广交受人尊敬的贤能豪杰,虚心地与他们商讨,从来不满足,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2分)20。

2分。昆山令杨永言起义师,炎武及归庄从之。

21。 4分。

胸怀大志(2分) 勤于治学(2分)。

3. <

顾炎武(1613年—1682年)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本名继坤,改名绛,字忠清;南都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俑,汉族,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明季诸生,青年时发愤为经世致用之学,并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曾十谒明陵,晚岁卒于曲沃。

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

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4. 顾炎武精勤 文言文翻译

原文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就据鞍默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后,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翻译

顾炎武(字亭林)先生从小到老手都没放下过书(形容极爱看书,学习勤奋) 出门就带一两匹瘦弱的马,马驮着书跟随自己.有时候到了边塞的岗亭和堡垒(障、城、亭、燧,都是古代驻军防戍的军事建筑如堡垒,边塞岗亭),就找老兵到路边的小酒店一起畅饮.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如果发现与自己以往了解的情况不相符合,他就翻书详细地订正,一定要毫无疑问才停止。坐在马上空闲的时候,就跨着马鞍默默背诵四书五经等经典和对它们的注释文.(对经典的解释叫"注"或"疏". )即使遇到亲朋好友也不打招呼(默颂经典太投入,没有注意到其他事),有的时候因此(太专心的辄据鞍默)跌落山谷,也不后悔.认真仔细到这个程度,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没有人能与他相比!

中心

这段文字主要表现了顾炎武勤奋、严谨、专注的特点,并写了顾炎武读书,考察的内容。

5. 顾炎武手不释书文言文翻译

《顾炎武手不释书》,又称为《顾炎武手不释卷》,选自清代文学家全祖望的《亭林先生神道表》。

原文是: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

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育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译文是: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随身用二马三骡装书。

到了险要的关口,就叫来身边退役的老兵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走向街市中的客店打开书核对校正。他有时自己走在平原旷野时,不值得留心,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及注释注解与阐发。

偶尔有忘记的,就立即前往小镇店铺反复复习。

6. 顾炎武

顾炎武,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5月28日)生于江苏昆山东南的一个叫千墩的江南小镇(即现千灯镇)(昆山的花浦村)。

顾炎武初名绛,学名继绅,字忠清,号宁人,自称圭年,或自署蒋山?颉? 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为敬仰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门生王炎午的忠贞品格,他更名炎武。 顺治七年,为避害曾化名蒋山?颉R蚣蚁缬幸煌ち趾嗜顺仆ち窒壬? 亭林先生3岁曾患痘症,右目为眇;7岁就塾,一目十行。

19岁娶太仓王氏;至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1月9日,去世于曲沃,享年70岁)。一生受母教影响最大,10岁前即被授以小学,并及明代政纪诸书,举凡经史、典制、郡邑、掌故、金石、天文、舆地、仪象、兵农等,无所不通,故有“清代经学之开山祖”的美称。

亭林先生是我国明清之际学术思想界,治学严谨,忠贞耿介,励节高蹈,堪为各级教师示范者。 一、未婚守节断指和药的嗣母 顾氏的先世住在吴郡,现在的江苏吴县一带,是江东四大姓之一,五代时迁居滁州。

南宋时有名顾庆的,从滁州迁居海门姚刘沙,今崇明县。 庆的次子伯善又从姚刘沙迁居昆山县,于是顾氏就定居在昆山县的花浦村。

从伯善传十一世到顾济,乃亭林先生的高祖;曾祖章志字子行,号观海,嘉靖癸丑的进士,做过南京兵部侍郎。本生祖绍芳,字实甫,号学海,是万历丁丑年的进士,做过左春坊左赞善。

嗣祖绍芾,字德甫,是章志的次子,为太学生。 本生父同应,字仲从,官荫生。

嗣父同吉,早亡。嗣母王氏,乃太仆寺少卿王宇的孙女,太学生王述的女儿。

本来王述的女儿乃昆山儒生顾同吉的未婚妻,但至十八岁时,顾同吉尚未结婚,即行病卒。这时王氏方十七岁,在征得伊父母同意之后,即前往顾府吊祭。

奠毕,即坚决不再返娘家,并谓闻之礼:信,妇德也。 曩已请期,妾身为顾氏人矣,去此安往?即行决定与其太姑及姑相依为命,终生不嫁,从一而终。

如此未婚即守节的妇德,在我国历史上尚属少见。 王氏到顾府后,平日不出大门,数年不回娘家。

白天纺绩,夜晚看书,每至深夜方才休息,对于史记、通鉴、明朝政纪诸书等,尤感兴趣。 有一次,其姑生病,昼夜服侍,极为辛劳。

姑怜其终日辛劳,实于心不忍,特予慰问并牵其手,王氏不愿露指;其姑再三追问,方知伊为姑病曾断一小指而和药煮之,遂不胜惊奇与感佩。于是断指和药以示孝心的感人实事,不胫而走,在我国历史上平添一番佳话。

崇祯九年,王氏年五十一岁,御史王一鹗奏旌其门曰“贞孝”,相传迄今。 当清兵南下,先生曾纠合同志起义抗清,不幸失败。

他的母亲对他说:“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瞑目于地下!”于是绝食十五天而亡,堪称忠贞烈性的奇女子。

二、“归奇顾怪”传为美谈 明末,归庄与顾亭林,两人都有很高的才名,而且耿介绝俗,世人有“归奇顾怪”的说法。 亭林先生有双瞳子,右目微眇,其貌不扬,状甚丑,然才气不凡,生性耿介。

先生自幼读书极为辛勤,然亦与众不同。例如先生每年常于春夏温经,届时即邀声音宏大者四人,分坐左右,置注疏本于前,先生居中,亦置经本于前,请一人诵读;遇有字句不清时,即详加辨问,读过二十页再换另一人,四人轮流,周而复始。

读完十三经,再温三史或南北史。平日不喝酒,偶遇友人饮宴终日,常感不快,并谓“可惜一日虚度矣”。

此外,也常喜欢在马上诵读诸经注疏,有时且因而不慎坠落坑谷。先生入清不仕,四处遨游,随居而安。

一生中五谒明孝陵——南京明太祖墓,六谒明思陵——直隶昌平明怀宗墓,可见其故国情深,国族观念极深,决非一般人所能轻易认识与了解者。 他尤其对人人应当知耻一事,分析更为深刻,曾谓:“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者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 *** 也,故士大夫之 *** ,是谓国耻。” 归庄字玄恭,乃明代大文学家归震川的曾孙。

平素为人豪迈尚气节,但有怪名,人皆奇之。 例如他曾写一联于其草堂:“两口寄安乐之窝,妻太聪明夫太怪;四邻接幽冥之宅,人何寥落鬼何多!”并常自称“归妹”,“归乎来”,或“普明头陀”等名。

他与亭林先生皆为昆山人,常有交往,声气相投,友谊甚深。从以上简略的事实来看,严格说来,相传的“归奇顾怪”,实乃由于伟大的思想家或学者的特立独行之实际生活,引起了一般人的敬仰,成为美谈,更可激励后世青年的尊敬与怀念。

三、重视科学研究讲求实学 亭林先生的学问,博大精深,学有专长,后世尤多称述其音韵考据学最具权威。由于亭林先生的治学精神谨严,取材务求真实,立论力求公正,故在学术研究上能有莫大成就。

例如全祖望曾谓:“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

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鞅中默诵诸经注疏。

偶有遗忘,则于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如此认真求实的精神,与治学严谨的态度,和当前所谓“言必有物”的科学研究(Scientific research)极为相近。

亭林先生在亲身调查研究,使。

7. 《顾炎武,宇宁人,原名绛

顾炎武,字宁人,原名绛,昆山人。明诸生。生而双瞳,中白边黑。读书目十行下。见明季多故,讲求经世之学。明南都亡,奉嗣母王氏避兵常熟。昆山令杨永言起义师,炎武及归庄从之。鲁王授为兵部司务,事不克,幸而得脱,母遂不食卒,诫炎武弗事二姓。唐王以兵部职方郎召,母丧未赴,遂去家不返。炎武自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所至辄小试之。垦田於山东长白山下,畜牧於山西雁门之北、五台之东,累致千金。遍历关塞,四谒孝陵,六谒思陵,始卜居陕之华阴。谓“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清议,实他邦所少;而华阴绾毂关河之口,虽足不出户,亦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险,不过十里之遥;若有志四方,则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便”。乃定居焉。

生平精力绝人,自少至老,无一刻离书。所至之地,以二骡二马载书,过边塞亭障,呼老兵卒询曲折,有与平日所闻不合,即发书对勘;或平原大野,则於鞍上默诵诸经注疏。

炎武之学,大抵主于敛华就实。凡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之属,莫不穷原究委,考正得失,撰天下郡国利病书百二十卷;别有肇域志一编,则考索之馀,合图经而成者。精韵学,撰音论三卷,又广交贤豪长者,虚怀商榷,不自满假。

(《清史稿•顾炎武传》)

【思考感悟】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读书目十行下。见明季多故,讲求经世之学(季节)

B.炎武自负用世之略,不得一遂(抱负)

C.而华阴绾毂关河之口(潼关、黄河)

D.炎武之学,大抵主于敛华就实(收敛)

2.顾炎武走遍北方交通要道、战略关口的主要目的是( )

A.写有关地理学方面的著作。

B.写有关军事学方面的著作。

C..生性喜欢漫游,猎奇。

D.图谋光复大明。

3.顾炎武刻苦研究经世致用之学的目的是( )

A.想对中国两千年学术思想作个大总结。

B.在政治上无法有所作为,只好致力于学术研究方面。

C.总结明朝衰亡的经验教训,想要对国家民族有所作为。

D.有感于时代变化,时移事易,想要在学术上有所创新。

4.顾炎武坚决不在清朝做官的原因是( )

A.顾炎武与清朝有家仇国恨。

B.顾炎武对政治不感兴趣,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

C.因为清廷没有诚聘并重用顾炎武。

D.因为清朝属于异族统治,顾炎武民族意识强烈,并且他继母告诫他不要侍奉二姓。

【参考答案】

1.A(应为“晚期”)

2.D(由原文第一段结尾处可知。)

3.C(由原文第一段内容可知。)

4.D(原文第一段中间“母遂不食卒,诫炎武弗事二姓”及顾炎武的所作所为可得知。)

【参考译文】

顾炎武,字宁人,原名顾绛,昆山人。是明朝生员。他天生双瞳,中间白而周边黑,读书时一目十行。他看到明朝末年多有变故,便研究经世治国的学问。

8. 文言文顾炎武苦读解释 文言文顾炎武苦读解释

顾炎武手不释卷 凡先生之游⑴,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

所至厄塞⑵,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⑶;或与平日所闻不合⑷,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⑸。或径行平原大野⑹,无足留意⑺,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⑻;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⑼。

(选自《亭林先生神道表》) 〔注释〕 ⑴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外出旅行。先生,指顾炎武。

⑵厄塞:险要的地方。 ⑶曲折:详细情况。

⑷或:有的。 ⑸即:靠近,引申为走向。

坊肆:街市中的客店。对勘:核对校正。

⑹径行:直接行走。 ⑺无足:没有值得。

⑻诸经注疏: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 ⑼熟:仔细认真。

〔解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许多人对顾炎武的最初认识,恐怕就源于这句充满爱国 *** 的名言。

这位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对待读书做学问老老实实,认认真真。

《顾炎武手不释卷》一文,用非常精简的语言,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好学不倦的顾炎武。凡顾炎武所到之处,书始终伴随左右,“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坐在马背上背诵经黄,“偶有遗忘”,还要找书认真复习。

可贵的是顾炎武并不是读死书,一旦发现与平日所闻不合,还要打开书进行核对校正。正是有这一精神,顾炎武根据实地考察,完成一部集文献资料与实地历史考察相结合的著作——《天下郡书》。

译文: 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随身用二匹马三头骡子装书。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向退休的差役询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对着书进行核对校正。

有时直接走过平原旷野,没有值得什么留意的,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然有忘记的,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看书仔细认真的查看。

9. 顾炎武《与人书》翻译

顾炎武《与人书》的译文

[原文]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1〕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2〕,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3〕,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4〕。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5〕,虽子羔、原宪之贤〔6〕,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7〕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注释】

〔1〕 “独学”“则孤陋”两句:语出《礼记·学记》:“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陋(lòu漏):见闻狭窄。〔2〕 资:费用。〔3〕 古人与稽:语出《礼记·儒行》:“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稽(ji鸡),考证。〔4〕 庶几:差不多。〔5〕 面墙:比喻人不学习,就像面向墙壁而一无所见。语出《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今末世贵戚食禄之家,温衣美饭,乘坚驱良,而面墙术学,不识臧否,斯故祸败所从来也。”〔6〕 子羔:姓高,名柴,字子羔,孔子的弟子。《论语·先进》云:“柴也愚。”朱熹《集注》:“愚者,知不足而厚有馀。”又云:“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朱熹《集注》:“言子羔质美而未学,遽使治民,适以害之。”原宪:又名原思,字子思,孔子的弟子。《论语·雍也》:“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7〕 “十室”等三句:语出《论语·公冶长》。

[译文]

一个人读书做学问,如果不日日进取,就必定会一天天退步。 [如果]孤独地学,没有朋友, 见解就会狭隘,难有作为。长时间住在一个地方,就会习惯那里的世俗而不知觉醒。[如果]不幸处于穷困和偏僻的地方,没有坐马车的费用,仍要广泛的猎取学问并详细考究,[这样]可以与古人会合[一样],以知道学问的正确与否,差不多得到[学问]的十分之六七,如果又不岀门去,又不去读书,则是象一个面墙的人一样[对学问一无所见],即使是象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最终对国家是没有帮助的。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凭孔子这样的对圣人,仍须努力地学习,这不是对今人是一种勉励吗?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