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民在温饱问题解决方面的变化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0-12
改革开放30年了,可以说,这30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最快的时期,也是我国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条件变化最大的时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恰如一夜春风,吹开了千树红蕾、万村新绿。30年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发生变化有多大我说不好,但仅从我们身边日常的衣、食、住、行的变化,就能体会和领略到改革开放大潮的滚滚涛声。衣———改革开放前,人们的衣着虽比解放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长期实行布料定量供应,人们衣着的款式仍很单调,多数以棉布为主。每人拥有的衣服为数也不多,一套服装要穿好多年,兄姐长大了,留给弟妹穿,舍不得丢弃。记得我五年级毕业时,不知那个时候怎么毕业时间是冬天。要照全班合影,老师让我们回家穿新衣服,我本来就只有那身唯一的且补着几块补丁的衣裳,可天真的我还是到家中吵着让母亲找新衣裳。母亲翻箱倒柜半天也没找出一件可供我穿的新衣服来,最后母亲只好用当兵的大哥寄回的那顶垫些纸我才能戴住的军帽把我哄到了学校。时间一过三十年,每当我看到当年五年级毕业时的照片,就会记起那顶军帽,更不会忘记那段艰难的岁月。如今,每个家庭不分男女老少,每人都有好多套衣服,春夏秋冬齐备,而且不断更新品种,更新款式。服装的品种越来越多,档次越来越高,一进服装市场,男女老少各种成品服装,品种繁多,款式各异,任由选购,价格便宜,比到裁缝店订制还合算。很多家用的缝衣机成了家庭陈列品。如今在人群中你若见到有人穿补丁衣服,那是小青年们为了好看而特意制作的。过去的女人忙着补补丁,现在的女人忙着比新衣。现如今是旧衣服(确切地说是过时的衣服)越积越多,看那衣柜里叠满的旧衣服,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真为旧衣愁啊!食———“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之前,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相当一部分人仍处在半饥半饱的状态,机关干部、城镇居民实行口粮和其他副食品(包括大米、猪肉、鱼、油、糖、豆等)凭证定量供应,煤炭、火柴、肥皂、草纸等也要凭证购买。那时,经常出现买物排长龙的现象。同时,由于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忽视多种经营,强调劳力归田,不准农民外出经商,限制农民超量饲养“猪牛羊”,造成农村长期以来处在百业凋零、集体经济薄弱、农民生活贫困的状态。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连年获得丰收。粮食的充裕带动了多种经营的全面发展,农村呈现一派“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喜人景象。市场繁荣,物产丰富,品种齐全,除了鱼肉蛋菜之外,还有鲜活、熟食、丸类、腌制品和各种小食、水果、烟茶酒以及鱼胶、鱼翅、燕窝等高档食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大大满足了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需要。只要手里有钱,什么东西都可买得到,人们可根据各自的需要,自由选购。长期困扰农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了。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人们对饮食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不仅要吃得饱,还要吃得好、吃得巧。不少家庭为了图方便,省时间,逢年过节、做生日、办喜事,全家人上酒楼品尝美味佳肴。家里来了客人,电话一拨,饭菜送上门,方便又省事。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逐步改变,“流动饭店”、“宴席大篷车”、“厨师上门”等各类形式的流动餐饮服务应运而生,为农民提供包括桌椅、餐具、买菜、加工、卫生在内的“一条龙”服务,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实惠和方便。今昔对比,正如我们山丹一位文坛老前辈诗中所说:“过去是一年里吃不上几回席,现如今是一年里没有几天不吃席。”住———改革开放前后对比,人们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前,农村人家几乎都是用土块修建的四梁八柱房子。改革开放后的这些年农村欧式建筑,两层小洋楼拨地而起。室内的装修及家具、电器,由低级到高级,客厅的陈设由木制的沙发换成高级红木或真皮沙发。电视机从黑白到彩色,由小到大,由电子式的到液晶、等离子式的,一家拥有二三个电视机的家庭为数不少。人们所谓的“三大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逐步升级。70年代是自行车、缝衣机、收音机,80年代是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90年代是摩托车、电脑、空调器。不少家庭还有电饭锅、消毒柜、音响、录像机、微波炉等等。各家各户普遍安装了电话,手机的普遍使用就更不用提了。一些家庭还购置了小汽车。行———改革开放使交通建设空前大发展。改革前家乡的路况很差,路面狭窄,都是泥土路,崎岖不平,遇上雨天,车辆行驶十分困难,摇来摆去如跳“摇摆舞”。如今,交通运输网络,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汽车可直通各乡村。路面普遍进行拓宽硬化。车辆种类繁多,有豪华大巴、中巴、大中小型客车、的士、公共汽车、摩托三轮车等。人们外出探亲、出差办事或旅游,既方便又快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享受大自然风光,欣赏祖国锦绣河山,成为人们追求的新时尚。衣食住行的巨大变化,尤其是那些亲身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经济困难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在人生道路上饱尝了酸甜苦辣的中老年人感受更为深刻,他们高度赞扬改革开放的强国富民政策,从心底里发出共同的心声:“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