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3-01

早期的电脑CPU温度检测传感器(一般是感温二极管),安装在CPU插座底下的主板上。因为检测的温度误差较大,进行了改进,现在的温度检测传感器,都是安装在CPU芯片内部的,检测精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ducer/sensor)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

详情
第2个回答  2024-03-13
传感器是一种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输出的装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根据不同的传感器类型而有所不同,但是大多数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感知物理量:传感器的第一步是感知测量对象的物理量。例如,温度传感器感知温度,压力传感器感知压力,光传感器感知光强度等等。
2. 转换物理量:传感器将感知到的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这通常通过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的变化来实现。例如,温度传感器可以将温度转化为电阻值,压力传感器可以将压力转化为电压值等等。
3. 放大信号: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通常非常微弱,需要通过放大电路来增加信号强度以便于处理和传输。
4. 处理信号: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需要进一步处理以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例如,温度传感器的输出可以通过计算转换为摄氏度或华氏度,压力传感器的输出可以通过校准来提高精度等等。
5. 输出信号:传感器最终将处理后的电信号输出到控制系统、数据采集器或其他设备中,供后续处理和应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