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碰到的致病因素有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4-14

生活中,人们常因机械物理因素亦即外因而造成伤害,如车祸和工伤事故等。由上述事故导致的损伤表现是多方面的,如骨折、断指、撕裂、脱臼以及震荡伤等。所以,“安全第一”要牢记心头。

夏天可能会中暑。5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能烫伤皮肤,温度更高的沸水、金属溶液和火焰则可使皮肤烧成重伤。若是低温,那既可以招致肌肉痛、风湿痛、关节炎等病变,还可以造成冻伤。因此,要视不同的季节和环境,注意降温和保暖。

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对眼睛和皮肤是有害的,严重时能引起视力锐减和皮肤癌症。大量的放射线照射能杀死组织细胞,甚至导致放射病。可见,不适当的光照和射线会造成机体的损伤,要注意防范。尤其不要用裸眼看太阳,观察日食时,也得有正确的护眼措施。

触电的人可被击伤,甚至击死,平时不可不注意防范。

强烈或经常的震动能引起神经和血管的变异。不断的或过强的噪声刺激会损害神经系统,使血压增高。噪声达85分贝时,可以导致听力下降;噪声超过120分贝时,即可引起永久性耳聋。噪声还能造成人的生理功能紊乱,引起失眠、头昏、消化不良、溃疡等一系列疾病。我们应想方设法减低工作场所、街道和家庭的噪声,使大家生活在更加宁静的环境里。

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极大。营养不良、食物过于精细或好用高脂肪、高热量食物,都会导致这样那样的疾病,不可不加注意。

心理健康与机体健康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心理不健康的人,会带来种种精神、神经及其他系统的病变,所以一定要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努力培养乐观、向上、美好的心态。

当今,污染问题是使各国都感头痛的大事情。污染的结果,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伤害我们的身体。美国在几年前曾经对239个城市和地区进行普查,发现每年约有64000人死于因空气污染造成的心脏病和肺部疾病。

在我们周围,污染源很多。其中主要有工业的废水、废气、废渣和化学农药。近些年来,交通工具造成的污染也日渐严重。

由上述原因引起的病变,人们统称为化学性致病因素。当然,污染之外,更有直接受到化学物品伤害的。

这类伤害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果皮肤接触了强酸、强碱,会引起灼伤或坏死;经常接触酸雾、酸雨,可引起急慢性炎症;有机磷农药、铅、四氯化碳、氰化物等,能引起中毒;吸入粉尘会引起矽肺、煤肺等尘肺疾病;某些化学物品能引起癌症,等等。

家庭污染现在也相当突出。煤气、煎炒的油烟能侵入呼吸道。杀虫剂、室内各种化学装饰材料,某些家具、地毯及建材,都能产生损伤健康的有害废气。

当然,我们的生产已经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化学物品,我们日常生活也需要化学物品。无论是衣、食、住、行,哪一样少得了它呢?实际上,我们就生活在化学世界里。因此,想完全避开它是不可能的。

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一般都要蓄积到一定的数量或达到一定的浓度后才能使人致病。遗憾的是,我国目前的环境污染情况还比较严重,对公众也有危害。政府的资料表明,环境污染使得每年新增数百万病人,并造成数十万人的过早死亡。不过,我国正从各方面加强对污染的治理工作,只要大家积极行动起来,注意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就一定会大大减少甚至消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1988年初,上海及周围地区有几十万人得了甲型肝炎病,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在经济上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是体积极小的微生物,一般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放大1万倍或几万倍才能看到。

1996年,日本发生了严重的O—157食物中毒事件,不过1个月,就有9000多人受害,多人死亡,以后又有几次暴发流行。此事震惊日本全国,震惊各国政府。

O—157菌是大肠杆菌的一种,也属微生物。大肠杆菌是健康人肠道中数量最多的正常菌群,这是通常有益而无害的细菌,但有部分大肠杆菌可以致病,O—157即是其中之一。

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相当密切。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有益或无害,少数微生物则可使我们生病。

能伤害我们健康的病原微生物有细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氏体、真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当然,人体也完全不是“弱不禁风”的。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有多种自我防御手段,使病原微生物无法逞凶作恶。只有自身抵抗力降低或病原微生物数量过大时,人才会得病。

除了微生物外,寄生虫也是讨厌的生物致病因素。

某些低等动物丧失了在外界环境中自主生活的能力,它们必须暂时或永久地在动物身上居住和取食,人们称之为寄生虫。

危害人体的寄生虫有两大类,即蠕虫和原虫。

蠕虫包括线虫类,如蛔虫、蛲虫、钩虫、丝虫;吸虫类,如肝吸虫、姜片虫、血吸虫;绦虫类,如猪肉绦虫、牛肉绦虫和短小绦虫。

原虫以疟原虫、痢疾阿米巴原虫、杜氏利什曼虫和阴道滴虫最常见。

寄生虫侵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及发病程度,也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预防上述生物致病的最好方法就是搞好环境卫生,注重个人卫生,并从各方面增强自身的抗病本领。

详情
    官方电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