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哪七个名人是美国人最关注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26

欧美人接触三国文化的时间相对较晚,具体时间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初期。这其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最早接触三国文化的人,并不是欧美的官方人员或学者,而是一位具有特殊身份和职业的神职人员——传教士。这是欧美国家与亚洲国家在传播三国文化上的本质区别。我在前面的多篇文章中介绍过,我国周边邻国引入三国文化的初衷,都带有特定的政治目的,是借用儒家思想来维护利益的一种手段。从欧美国家最初引入三国文化的人群来看,就是一种纯粹的东西方文化交流。

欧美国家第一个接触到三国文化的人,是一位英国的传教士罗伯忒马礼逊。此人在中国及欧美国家的知名度非常高,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汉英字典——《华英字典》,就是马礼逊来到中国后,从1808年开始,比照清嘉庆年间的《艺文备览》、《五车韵府》两部古籍,历时十五年的时间,独自一人逐字逐句翻译编撰而成的。《三国演义》最早就出现在马礼逊编撰的《华英字典》当中,这也被视作为欧美人首次接触三国文化的时间。

欧美人翻译的第一篇《三国演义》著作,也是三国文化最初在欧美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由于东西方文化及语言的巨大差异,欧美人最初在翻译时,只是从原著中挑选个别人物及精彩故事进行节译,然后通过报刊、杂志等连载的形式,在世界各地的欧美人中间进行传播。然而,第一篇《三国演义》译文的作者,他的身份非常特殊,既不是官员、学者,也不是负责文化传播的神职人员,而是一位酷爱中国古典文学的英国技术工人——汤姆斯。

汤姆斯是十九世纪初,被设立在中国澳门的东印度公司聘请的一位负责印刷的英籍技工,他在工作时接触到了马礼逊的几部著作,包括《华英字典》及个人传记类的《中国一览》、《新教在华传教前十年回顾》等。在马礼逊的这些著作中频频提到了中国古典文学《三国演义》,这使得汤姆斯对该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汤姆斯在工作之余,依照原著翻译了系列文章《著名丞相董卓之死》,并于1820年开始,在《亚洲杂志》中进行连载发布。这是三国故事在欧美人群中传播的,最早的《三国演义》译文。

直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德国学者弗朗茨库恩依托原著翻译的《三国演义》德译本出现之后,欧美国家才算有了一个比较正式的译本。该部译著也只能算是节译本,因为作者译著到诸葛亮出山就结束了。该书发行后,在欧美民众中间反响平平,主要原因是德文表现力有限,书中只进行了相关故事的描述,在人物形象、性格、心理及情节等方面不够吸引人。不过,该书发行之后却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时,欧美许多学术评论组织,对该译本在翻译、传播中国古典文学的过程中起到的推动性作用,给予了中肯的评价。

在欧美评价最高、影响最大的《三国演义》译本,是在上世纪七十年初,由美国学者莫斯罗伯茨译著的《三国:中国的壮丽戏剧》。该书在翻译的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作者初期翻译的时候,只节选了原著全本的四分之一。该书发布之后,立即在当地的民众及相关学者中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带动了以三国文化为背景的研究文学的发展。随着该书在美国的热销,以及三国文化的悄然兴起,罗伯茨在上世纪末又进行了一次整理、改版,终于译著了欧美地区的第一部全译本《三国演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