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拔年度优秀员工?应该偏重“德”还是“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10-23
一、我们为什么要评先
一般我们会这样写:鼓舞员工士气,塑造良好团队精神;树立榜样,兑现有效激励承诺,形成先进示范效应;树立公司正确、鲜明的激励导向,正确指引员工新的一年思想与行为发展方向。
再回到要“德”还是要“能”的问题上。业务部门怎么评优?德和能哪个更重要?相信99%的人都认为,业绩第一无疑是最合适的评优人选。为什么不偏重德?因为业务人员的存在价值就是通过业绩来体现的。我们需要通过评选,选出榜样,对员工正确引导,从而涌现更多业绩优秀的员工。
职能部门如何评优?德和能哪个更重要?这可能会让人犹豫不决,为什么?因为职能部门的“能”不好衡量,部门之间存在协作,这时候只能是“能”不够,“德”来凑,因此,职能部门的评先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分歧。
二、我们到底如何评先
评先,首先要有标准,才能去评,否则,直接指定就可以了。谈到标准,一般不外乎以下几种类型,最常用的如下:
1、评先限制条件
如受记过及记过以上处分未撤销的;受降级或降职处分未撤销的;病、事假时间年累计超过15天(含)的;迟到、早退次数全年累计10次(含)以上的;全年度出勤时间不满10个月(含)以上的; 有旷工记录的;因本人失误或失职,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工作中遭被服务对象投诉至总经理或董事会者被确认事实的;经查实,有诋毁公司声誉与形象的行为并已经给公司造成负面影响的;总监级(含)以上员工不参与评选;在年度绩效考评中成绩为乙(含)以下的员工,不得参与年终评先活动;其它限制不能参与评选的条件。
这些限制条件其实也是一种导向,为了有评优的资格,你一定不要犯以上这些错误啊。
2、评先的范围和比例
如各类奖项获得者总人数不得超过年度参与绩效考核总人数的10%;有的会更细化,把具体名额给到各个部门,确保评先的稀缺性。
3、评先的流程设置
如某单位这样评先流程:各部门提报参选员工;对提报名单进行资格审核;委员会组织评优,如投票或打分;评优过程中重要问题的解决;评优结果的批准执行;评优申诉的受理与复议。
4、评先类型的设置
为了更多的激励,更有效的覆盖,一般会对评先的类型进行设计,如以下几种:“优秀团队”奖;“ 优秀管理者”奖;“优秀员工”奖;“薪火相传”奖;“励志提升”奖;“消防先进个人”奖;“家园守护者”;“服务之星”;“金算盘”奖。
这么多的评优类型,每个奖项都有各自的评先标准,每个奖项标准其实都是一种引导,同时又对不同岗位有所兼顾,不至于厚此薄彼,适得其反。
5、评先的原则
这个是必不可少的,少了这个,评先会出现各种漏洞和意外,让人顾此失彼,因此,原则不可少。
常见的原则有:以年度工作成果为导向;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硬性指标一票否决原则;不得兼得原则;禁止“论资排辈”或“轮流坐庄”原则;最终评判原则;接受全员监督原则。有了这些原则保驾护航,评优才可以进行的更顺畅。
三、为什么评先越来越复杂
最大的问题在于,很多单位评先无标准,善于突袭,导致评先流于形式或激化矛盾;企业文化导向不明,员工之间存在不良竞争和攀比,想尽办法钻评先的各种空子,如果当选,自然引发众怒;一言堂现象严重,与领导走得近的未必是最优秀的,在流程监督不力的情况下,两者之间容易划等号,导致不满。
四、评先的注意事项
评先一般会放在年底,要对员工的工作进行客观评价,是否有数据支持是关键;加上认为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将员工近期的表现等同于全年的表现,造成偏颇。
如何规避呢?我们的做法是采取积分制的形式,把评先工作贯穿于整个年度中,这样其实也是把激励贯穿到日常工作中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