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夏官营 西安往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父亲十七岁当兵,从第二十七步兵学校毕业后先是留校执教,后去陆军190师568团任参谋。1961年部队整编,190师师部和568团机关并入新组建的空军工程学院,父亲身上的的军装由陆军的一身黄变为上绿下蓝的空军制服。历经长春航校的一年培训后,父亲成为了西安空军工程学院的一名教员。跟随父亲,我们家从齐齐哈尔到了大连,又从大连来到西安。

      空军工程学院位于西安市东郊,坐落在白鹿原脚下。走入学院正门看到的是主楼十号楼,十号楼是学院办公楼。十号楼以东布置的是教学区和学员宿舍,西侧是住宅区。住宅区顺着坡地梯次排列,最高处的一排小楼里住着院领导,文革初期的院长是空军少将薛少卿。我们家住沟下92号楼,与张克俭叔叔和高兴叔叔两家做邻居。同楼的同学有张爱华、金明胜、孙小光等。92号楼后有棵细高的香椿树,香椿树的树冠几乎高过了三楼屋顶。站在二楼,就可以看到围墙外边的大片农田,我在这片农田里认识了冬小麦、莴笋还有蒜苗,知道了蒜苔和大蒜都是由蒜苗而来。

      建设小学位于学院的西部,我在这所子弟学校读了四年书,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校长朱德惠是一个很严厉的老太太,班主任老师胡桂玉后来也去了夏官营,当年教我们音乐课的于云芝老师现居大连。那些年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原本每日半天的课也时不时的被各种所谓革命活动所取代。那几年,我跳过忠字舞,吃过忆苦饭,东李村采桑,油坊街赶集,上山捡地皮菜,下灞河抓板鱼,纺织城粮站压饸饹,还在服务社买过三十斤重的大西瓜。作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参加了学校防空洞的挖掘。

      当年的小学同窗,除了至今一直有联系的刘凯明、郭宛君同学外,我还记得车壮之、刘忠诚、马占军、章敏、姜振邦等几位同学的名字。车壮之同学的弟弟叫车榜之,我一直纳闷他爸爸为什么给他俩起这么奇怪的名字。刘忠诚教会我怎么养蚕,后来他随其复员的父亲回到了山东济南老家,记得是历城县城关公社。马占军喜欢恶作剧,他时常把泡桐树上粗粗的大绿虫子抓在手里去吓唬女生。姜振邦和章敏是我们二班的正副班长,姜班长写得一手正楷好字。

      我那时在班里顶多算个听话的学生,啥职务都没有。一次班干部们去长安县参观地主庄园去了,胡桂玉老师让我帮忙收过作业本,俺还乐得屁颠屁颠的,呵呵,稚嫩啊。对建设小学的其他同学的记忆,直至五十年后被班长姜振邦拉入严娟娟同学建立的发小圈,才慢慢的回想起一串似曾熟悉的名字:刘海滨、孟凡勤、崔力、张伯华、张坤兰、董普玲和邻居张爱华。

      文革初期,兰州军区空军机关和陆军21军,陕西省军区一起执行陕西地区的“三支两军”任务,父亲也被抽调至支左工作队,在兰空政治部武靖副主任的领导下参与西安晚报的复刊工作。1968年5月,陕西省革委会成立,兰州军区空军杨焕民司令员兼任革委会副主任。西安晚报复刊后,父亲被借调至兰州军区空军宣传部新闻科,当时的科长是张杰叔叔。

      那段时间,我们家依旧住在西安空军工程学院。记得一个周日的上午,董国忠、潘涛、王宝生叔叔来俺家串门,他们都是和父亲一同从大连190师调来西安的战友。母亲拿出了父亲的来信给大家看,信中的部分内容,我至今记忆犹新。信中说那个地方“山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大姑娘百年不洗澡”,接着又说,“山上不长草属实,风吹石头跑,略有夸张,大姑娘百年不洗澡,我没有调查,也不好去调查”,引来大家一阵哄笑。我更感兴趣的是信中说到的防空洞:“一条深深的防空洞从后勤部通到司令部通到政治部,再直通指挥所,整个指挥所就在白虎山下”,给我一种强烈的神秘感。我忙问大人,那是什么地方。潘涛叔叔告诉我,那是夏官营,离兰州市还有一大站。

      夏官营,从此走进了我的生活,走进了我的记忆,这个记忆已经持续了近五十年。后来在夏官营的日子里,我也怀着好奇心验证过父亲的描述。“山上不长草”,这在此前三十年是真实的,如今刚刚有点绿意;“风吹石头跑”,那要看是多大的石头,我在高崖公社下乡劳动时,就在川花坪高坡上见识过下面两山之间流淌的沙尘暴,那可真是遮云蔽日,飞沙走石,飞起的沙石很容易击伤你没有防护的鼻梁;“大姑娘不洗澡”,显然指农村姑娘,许多村庄连喝水都得不到保障,咋能洗澡。有人说甘肃农村的女人一生洗两次澡,出生洗一次,出嫁洗一次,这是不是就相当于百年不洗澡呢。

      至于兰空大院那条神秘的防空洞,我们还真下去过。那时候搞战备,警报声一起,我们马上拎着炒面和面豆等干粮下到地道里,下面的空间可比我们在建设小学挖的地洞宽敞许多。但孩子们在下面是不允许乱跑的,只能在通道旁的侧室里安静的坐着,指挥所那边就更是不让去了。2008年独自回兰空大院时,我还特地去找过地道口,可没发现任何痕迹,听说已经塌陷了。

      1970年3月23日至30日,遵照中央军委批准的《军区空军机关精简方案》,兰空领导机关按照新体制进行整编,将原7部2院(即: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工程部、军训部、高射炮兵指挥部、雷达兵部及军事检察院、军事法院)合编为司政后三大部。4月1日按新体制办公。

      我们家搬往兰州的时间就是在1970年的4月。临行前我还写过一篇文章:为革命站好最后一班岗,登在学校的黑板报上,这也是俺最后一次为建设小学写黑板报。

      打那之后,我就成了夏官营人。这个称谓已经陪伴了我半个世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