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候你会选择小城市舒适生活,还是去大城市努力拼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02
年轻的时候肯定要选择去大城市努力拼搏一下。能拼搏成功,那更好。拼搏不成功的。到中年了。那就回小城市过舒适的生活也是不错的。没有必要在大城市过那种节衣缩食的生活。人年龄到了一定程度就应该尽量享受生活。。
第2个回答  2022-09-02
年轻时候,朝气蓬勃,敢想敢干敢做,不怕失败,心比天高。去大城市努力拼搏,才能实现心中的梦想。大城市的压力,困难挫折会敦促更新自己,不断接受新的事物,不断地提升自我。
到大城市拼搏,虽然很苦很累,但更能锻炼人,快速提高独立性。也许就是大城市吸引人的魅力所在。大城市机会多,资源丰富。比自己优秀的人多,学习的机会也多,打开眼界开阔视野更容易得到提升。
年轻时候愿意选择到大城市努力拼搏,让大城市悄无声息地浸润,影响改变,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感受魅力所在。
大城市充满着机会。围绕在身边的人都是更加努力奋斗,更加优秀拼搏有见识经验更丰富的人。耳濡目染受到熏陶。获得一流信息,一线人脉资源及机遇挑战,这就是选择到大城市努力拼搏的意义。
到大城市努力拼搏,证明自己,期待遇到自己的伯乐,遇到能真正赏识自己才华的人,体现出活着的真正价值。
第3个回答  2022-09-02
如果自己是岁月静好心如止水,没什么特别大的抱负(注意这里不是贬义)的人,其实在小城市过着安稳的生活没有什么不好。

如果自己是那种想有一番作为,一定要通过在大城市见世面才能满足自己的野心的人的话,就请你留在大城市。最关键的是,如果你回到自己的家乡,会不甘心。如果预料到自己会不甘心,那么请你一定要留下来。

大城市的生活真的丰富多彩,这是很多小城市再发展十年也比不上的,并且其实你可以与老家的人做对比,不用多,两年,你就会发现自己与他们的差别。这种差别不是物质上的(当然可能在老家依靠父母的关系家底或者自己人脉能力的同学会比你在大城市辛苦打拼两年的经济能力要好),是一种格局跟见识的差别,它体现在穿衣风格上,体现在谈吐里,也体现在个人行为举止上。甚至有可能你会发现,你与他们已经聊不到一起甚至格格不入,这种时候你就会渴望回到大城市。

然后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刚才说的,有可能你在大城市拼死拼活拼了两年,你的经济能力没有你同学在老家依靠父母的关系家底或者自己人脉能力的多甚至差很多。趁你现在还没做好最后的选择,你可以先问问自己,自己能承受这种结果么?因为小地方的人有个特点,喜欢捧杀,“那个谁谁谁不是在上海工作吗?当时考了那么高的分去上海念的大学,现在混得不还是没我家的XX好,我家XX今年又买了辆新车呢”,诸如此类。所以我周围其实还有一部分人,在上海发展几年发现发展无望就又回老家了。

但是上述情况不是绝对的,如果你有野心有魄力,在大城市这种机会源源不断的环境下,成功的概率也是很大的,关键在于自己的能力及想法。

哦对,忘记说自己的情况了,本人就是从小城市到上海念了四年大学然后留在上海工作,毕业的时候也很纠结这个问题,但是现在很感谢自己当时的选择,因为如果当时就回家乡的话,自己肯定会不甘心,我觉得年轻就是要折腾啊~
第4个回答  2022-09-02
先说我的观点,在我看来,回到小县城容易,但安逸真的很难。

如果还要在前面加上一辈子这个词的话,那更是难上加难。

难的不在于生活成本和节奏,而是三个无法规避的硬伤:

第一个叫就业

虽然理想中的县城生活是朝九晚五,有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但真实生活里的县城,别扯朝九晚五了,你就挣个3000块钱的工作,都是千难万难。

大多数的宿命,不是跑业务,就是送外卖。更有甚者,只能找个加工厂,忍冬悲伤。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某种意义上,就是如此。

毕竟,大城市太大了,你总有吃食的地方,总能找到新的机会。

但县城呢?它资源是有限的,好的资源就这么多,有关系的人多吃一口,其他人就少吃一口。

一般的县城市也就数十万人,这一口,普通人能吃上吗?

答案,就不用我赘述了。

当然,有人会说,混县城不一定要打工啊,创业它不香吗?

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去到县城,还想着打工,这书,岂不是白读了!!

之前我这么想过,后来才发现,太难了。

不是实力的问题,而是那些低门槛高利润的行当,基本都有人在做了。

而且在座的人,方方面面的关系环绕,不知扎根有多深。

你贸然插进去,既没关系,也没背景,还得面临同行的打压。

拿什么去赢呢?

至于新兴产业什么的,那倒是一片坦途。

当地甚至还想给你颁个奖状,感谢你丰富了县城的产业结构,但技术密集型的东西,能在小县城活下去吗?

答案,我相信大家都懂。

而且,将时间拉长,师公医也没那安全,因为整个县域的经济和人口都在下行,财政赤字节节攀升。

搞不好十几年后,某些县就直接消失或者合并了,然后撤裁掉大量的公职人员。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小县城享受安逸的生活呢?

同时,基于前面说的问题,又导致了第二个恶果,普通县城很难维持教育水平,即便维持住了,教育的基石也在不断崩塌。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任何事情都是连锁的,因为就业和人口的问题,教育质量也在衰弱。

以黄冈中学为例,90年代誉满天下,教育水平一骑绝尘。巅峰时期,全省前100的高分考生,有30%来自黄冈中学。

但现在呢,早已淡出了我们的视线。

而且,黄冈中学还仅仅只是一个缩影而已,其他不知名的县城,所面临的问题更严峻。

因为大城市,可以从小城市,把最好的老师挖走;而小城市,面对这样的事情,却毫无办法。

长此以往,县城拿什么玩呢?

另外,由于人口的流失,县域教育的基石也在崩塌。

以朋友的老家为例,贫困县城里,10多个村子,只有一所农村小学,上小学那会是2001年,全校还有学生750人左右,热闹的很,每年都有新老师的加入。

而现在,学生和老师加起来都不到100人了,普通师范大学的毕业生,都不愿意过来。

别说教育质量了,维持教育都成了一个难题。

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说你要回县城没问题,你说我要求低,也不是问题。

但你忍心,让孩子受苦吗?忍心他们,在师资力量,教育设施上,就差了别人一大截吗?

当然,你可以说我能接受,能忍心。

毕竟生死由命,教育在己。况且,我生不生孩子还不一定呢?

这话听着没毛病!

的确,工作可以将就,教育也可以将就,或者不生,但医疗呢,还能将就吗?

不能,因为这是一个要命的事情。

但就是这样要命的事情,摆在县城面前的核心问题,已经不是医疗水平的高低了,而是如何留住年轻医生。

用某些县城科室主任的话来讲就是,目前医院人才流失现象,比水土流失还严峻。

即便走人才引进的策略,房子、配偶工作,一律搞定,都很难吸引到年轻医生。

最后能招收来的年轻血液,基本上都是上级市,二本医学院校的毕业生,而且还是不太优秀的那部分。

不优秀到什么程度呢?不少人,工作几年后,甚至执业医师资格证都没考过。

这听上去有些匪夷所思,但却真的在发生。

而且,这些人来了之后,还多少有些怨念:觉得自己是被迫的,应该值得更好的去处;觉得平台太低了,动力也不足等等。

在这样的背景的,如果只是有个小灾小病也就算了,但凡出现点复杂的急症,你说你得怎么治呢?

你能把亲人或者自己的生命,赌在这个地方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聊了这么多,最后,回到话题的开头。

坚守大城市,还是回到小县城。从表面上来看,这似乎是一个问题,但真正权衡利弊之后。

这还是个问题吗?其实不是,毕竟,你我都不是周公子。

回老家并不会安逸。

能回老家能安逸的人,他早安逸了,何必背井离乡呢。

所以,从普通的人角度出发,长远来看,我们最好的归宿,是也只能是大城市了。
第5个回答  2022-09-02

趁着年轻还是要去大城市拼搏,因为大城市经济条件好发展空间大,有了经济条件就可以去更多的地方去看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