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白事”攀比愈演愈烈花费惊人,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7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白事操办也是事实。千百年来,丧葬一直备受重视,大家都希望逝者能风光的安葬,很多时候很多人会将其当作儿女孝敬的"尺码"。

近年来,丧葬形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对于"攀比愈演愈烈花费惊人",我的看法是:

在哪里都是比较讲究礼义规程,“花费惊人”

"盖棺定论",丧事人来人往,众口皆碑,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逝者生前或后人为人处世的行径。于是,不论身处城市还是农村,都不会对丧事操之过急,简简单单。其实,城市人丧事要比农村场隆重,花费更高。单就宴席,开支就是农村人的几倍。

农村人的丧葬,以我们当地来说,一般丧期五天,民间的老规矩繁冗,丧葬祭品也不是上"档次",逝者棺材和衣物不足万元,其他丧事花费2万左右。超过四五万的只是非富或有公职者。普通百姓也就两万封顶了。很质疑"农村丧事攀比愈烈"的说法。也不是说所有农村的白事操办“攀比愈烈”

农村操办丧事也许有他们的"难言之隐"

风俗习惯的养成。 人生在世,努力的活过,也曾使子孙后代有了繁衍生息的希望。对于逝者总是要祭奠一番,由此而形成了丧葬文化。若有逝者也不得不拘囿其中,渐渐的当作一种风俗习惯。并且地方越少,越容易,越沿承。

现在提倡移风易俗,从简而办,只是收效甚微,如没有硬性手段,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就是因为仅限于几个村的习俗,用不了几年便可以形成,然后被大家公认了,"照本宣科",觉得已是"古老"的习俗,不能改变,只能传承。

"彰显"孝道的一种方式。 丧事礼仪需要整个家族成员的共同参与,更少不了至亲的"捧场"。通常是由村里德高望重之人,担任总管一职。然后由"任命"副总管、书礼、端盘、烧水、迎(陪)客等等人选,"组阁"成临时的"丧礼执事会",确保每个人分工明确,全程负责丧葬所有事务。

丧事之所以隆重,也由此而开始,所有族人从四面八方赶回来,亲朋好友也如约而至。自人去世到下葬,五天(有的是七天),忙里忙外,追忆逝者,缅怀恩情,同时事主为感谢乡邻亲友,天天有酒席。出殡前一天还要大摆宴席,以示答谢。不然,怎么会有"亡人不动口,一天八斗"的说法。其实,就是说人去世后丧事的场面。缺少了这种"场面",就是"不孝",会招致众人的讥笑。

"补偿""孝心"的"潜规则"。 相互攀比操办丧事,其实就是"薄养厚葬",也有后人觉得愧疚老人,想以此作为"补偿"。对于这一点,也有两种类型:

其一,明知有错,错上加错。这类人,平日里置父母于不顾,有的还遗弃老人。老人们的老年生活百般煎熬,胡乱的弄口饭吃,不饿就行;有病便拖,拖不起再说。待老人百年之后,他们的子女并不是良心发作,而是怕落下不孝的名声,掩人耳目,掏钱叫个哭丧的就是例证。

其二,自己讨生活,欠父母多。现在的农村,有一个反常现象,那就是"空心村"。人都哪去了,一少部分住进了城市,绝大多数出门打工挣钱了。也就出现了"空巢老人"、"留守老人",他们理解儿女的难处,自己将就着生活。一旦老人故世了,作儿女的觉得愧欠父母的太多,只好将心思用在丧事上以作补偿。

农村的丧事从某种意义上说, 农人提神 认为也有善义表达的一面。毕竟人来世一遭,总不能悄然无声的入土为安;丧礼繁琐,仅凭一个家庭也未必可以圆满完成,除非特别有钱。基本上是一家办丧事,全村在忙活。至于说花费大,这只是看到了"出",那"进"的份子钱也船涨水高。只要是自办酒席的丧事,大多数还是收支平衡的。说起攀比,只是个别现象,并非全部都这样。人们觉得心安理得便是最高的境界。

现在农村"白事"攀比之风,可谓是愈演愈烈了,在我的老家,真的是已经到了让人心惊肉跳的地步。热菜、凉菜加起来要达到十个八菜,而且还竟然必须要有甲鱼、牛蛙之类,确实是不敢想象、以至不可思议。毕竟现在的农村,还没有实现普遍的富裕。

这股攀比之风源于何时和何种原因,已经无从考试或者无关紧要,但我觉得和以为,很有必要给这种攀比之风刹刹车和降降温,毕竟这已经是很多农民难以承担之重。如果让其继续这样猛刮下去,恐怕最后会把一些家庭的房屋上的瓦片,都给吹到大海里去了。

人来一趟世上不容易,在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稍微隆重和热闹一点,其实也不算是太过分,对生者和逝者,都是一种 情感 的表达抑或安慰。但应该有一个度,不要把当事人压迫得喘不过气来。否则,倘若逝者在天有知,恐怕也不会同意和认可。

生时尽孝,也许比这种攀比,更有人情味和幸福感。

农村“白事”攀比愈演愈烈,花费惊人,这是真的。



不过,地方政府对这件事情已经有认识了,我的老家大部分村子里,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有一个专门的班子,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规定,对殡葬的一些风俗习惯,做了一些重大改革,对那些活着不养,死了厚葬的儿女,有了一些制约,很受老百姓的支持。

以前家里有老人去世,要在家里停放3至7天,这几天要大摆宴席,还要请吹鼓手唱戏,吃饭,喝酒,抽烟,喝茶,唱戏,都比着干,那家也不愿意垫底,因为垫底有人笑话,看不起,所以大家都竭尽全力攀比,只这一块费用可高达3至5万。

骨灰盒也比着买,有贵的不用便宜的,骨灰盒还要放在官材里,官材也要最好的,寿衣也要最好的,还有扎“纸草”,扎的还很全面,大到楼房气车,小到茶具,还有司机保姆,金山银山,聚宝盆,米山面山摇钱树,五花八门,活着有的,死了都要有,活着没有的,没见过,没用过的,死了也要有,白布按匹拿,这一套没有几万也下不来。



现在都有了新规定,一个人去逝总花费不得超过3千,一切从简,谁家超了,“红白”理事会出面禁止,不准村民给他们家帮忙,一切让儿女自己干。

这个殡葬改革,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拥护,其实人人心里都明白,人死了一切都结束,弄的再好,再上当次,死人也看不到,更享受不着。什么都是活人说的,弄给活人看的,满足的是活人的虚荣心。

活人花了冤枉钱,死人背了黑锅,死人什么也见不到,纯粹是一种浪费,是一种不良习俗,一种迷信行为,父母死了,愿意大操大办的有这么几种人。

一:有钱人,有权人,儿女活的风光,父母死也要风光,闪摆财富,表现孝顺,收受财物。

二:因各种原因,没对父母尽孝的人,心里欠安,要表达一下心中的欠意,悔意,让心里平衡点,好过点。



三:骨子里就不孝的人,父母死了,他们也害怕别人背后骂他畜牲,想给自己的脸贴点金,好出门见人,给自己的不孝行为来一个伪装,在内心里也是一种庆祝,父母终于死了。

那些有孝心的儿女,在父母活着的时候都尽孝了,他们照顾父母体贴入微,满足了父母的愿望,虽然是一样悲伤,但是心里坦然,觉得自己对的起爹妈,对的起良心,对的起儿女这个称号,问心无愧,他们反而对父母的殡葬一切从简,不会大操大办,不去搞那些形式,不去花那冤枉钱,他们心安理得。

人人心里明镜似的,人活着你对他的好,他能感受到,死了再孝顺他也不知道,活着的时候那怕让他吃一口东西,他都会尝着味道,死了就是为他做满汉全席,别说是让他吃,就是让他看一眼,他也办不到。



我拥护殡葬改革,喜欢儿女生前尽孝,死了连骨灰都可以不要。

豫北地区,烟要抽好的10元以上,每天酒肉不断,还要请一些吹鼓手乐队,火化完了再用好的棺木埋。这些都是做给活人看的,(那些左邻右舍)如果家里有兄弟或者姐妹,花费不能少,少了街坊四邻会说你吝啬。其实父母活着的时候,多陪陪父母或者假期带着父母去 旅游 看看,也比人死后风光大葬要好的多。有的家庭人活着时候那里都没去过,吃也舍不得吃。辛苦操劳一生,做子女的空留遗憾。

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在很多农村带有普遍性。在农村,“白事”攀比确实有越演越烈的趋势,@知名三峡就亲眼目睹过农村“白事”越演越烈的场景。


首先是高标准宴席,在农村有老人过了70岁以后去世,白事也是红事的说法,所以,村民们都互相攀比,由于现在农村经济条件好了,吃的,喝的本身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千方百计把宴席安排好,过去都是农村自己做的苞谷酒,现在都喝瓶装酒了,香烟也是10元以上一包。


其次是送礼之风也互相攀比,过去一般村民去世后,左右邻居们上礼,有的拿几斤粮食,有的拿几斤面条,有的拿一条10元左右的香烟,现在上礼都改成了红包,一般在100元左右,还要花圈,鞭炮等。逝者的亲戚们更是互相攀比,现在一班乐队就是1200元左右,还要送一条香烟。


针对农村“白事”攀比之风越演越烈的现象,@知名三峡认为,此风不可涨,应该引导农村、农民理性消费,首先是村委会制定村规民约,明确规定“白事”每桌生活标准多少钱以内,其次引导村民理性消费,理性对待“白事”,三是提倡村民厚养薄葬,老人在世时尽好孝道,让老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农村操办红白喜事的习俗由来已久,红事一般办结婚宴,金榜题名升学宴,乔迁新居祝贺宴,生日寿宴。后来习俗演变了,买新车,娃儿满月,门市开业,重获自由等等,………都宴请宾客。白事主要指老人辞世,永别人间开悼念会,家属为老人举行与亲人朋友最后作别。由于各地风俗不一,办丧事的规模也不等,有的简单,有的却十分隆重。当然也得看看主人的能力,人家有钱就可以任性,别人也管不着,但攀比是不可取的。老人在世的时候多多敬孝,多多陪伴,让老人能安享晚年生活才是真孝子,至于死后葬礼再隆重都是做给活人看的,死者根本享受不到半点乐趣,还是那句话,量力而行才好。有个真实故事发生在我家乡,老汉膝下三子两女,老伴儿去世多年,三个儿子儿媳孙子都外地当老板做生意,女儿出嫁各自为家,丢下孤独70多高龄老人,平常及少问候老人,也没拿多少钱回家赡养老人。老人没钱开销,几个儿子不走亲访友,四邻及亲朋红白喜事也不去参加,更别说相帮别人。后来老人不知何因突发急病,洗澡时连衣服都没穿死在室内门口没人发现,后来邻居警觉到好几天没看到老人了,才打电话 问老人的儿女们是不是到那里耍去了,儿女相互问后没人看到,急忙回家,发现老人早也死亡。因当时正处热天,老人尸首早也腐烂,奇臭难闻。口罩手套,胶口袋全都用上了,好不容易才为老人收了尸体。几个儿子大办酒席,歌舞演唱隆重举行葬礼,放话宴请四邻及亲戚朋友,不收礼金。结果办了四十桌,除了近亲有几桌外,其它桌席全白费,没人来参加。正是因为他们有钱了忘了根,忘了父老乡亲,四邻,不会处事,证明再有钱别人也不会巴接你。父母在世的时候对他们好一点比什么都重要,再有钱也别忘你的那个家乡。

人生少不了生老病死四步曲,悲欢离合四过程,三穷三富不到老,再富有也不要得瑟,再穷也不要自卑,别人有钱让他任性去,做好自己的事过好自己的生活,不攀比不强求,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小干部大村长浅谈薄见

我们村应镇政府工作部署,刚刚成立了“村红白喜事理事会”,村书记任会长,村主任任副会长,成员由村里经常问事的“大总理”担任。成立初衷就是引导村民节俭新风尚,对老人“薄葬厚养”。



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攀比跟风成为了一种常态,之所以有这种状况,我想应该多方面分析:

第一、老百姓手里有钱了。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农村政策的倾斜,农村人的日子越来越富裕,早已经从填饱肚子发展为吃出品质吃出 健康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手里有钱就不怕花钱,就可以想着法的花钱,也就会出现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情况。



第二、攀比心理作祟。 农村 社会 是一个相对集中、相对封闭的小圈子,不像城里人员流动性大,这往往会导致出现攀比心理。你家有事十个菜招待朋友,我下次就要十五个菜:你家有事用十块一包的烟,我下次就要二十块;你家准备了好酒,我家也不甘落后。长此以往,层层加码,有了面子却苦了里子。



第三、农村花费“愈演愈烈”看怎么比。 如果和前几年比,确实是花费不断加大。但是,农村物价相对较低,可能三百五百做出的菜就比城里一千多的酒席更实惠。

对于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你怎么看?

其实不光是“白事”,近些年在农村“红白喜事”的花费都是越演越烈,归根到底最重要的原因是—— 虚荣心作怪 。

农村的豪华盛宴

说实话,我有时候回农村老家参加一些红白酒宴,最后看着那一大桌子没吃完、每人打包的菜都挺心疼的。近些年农村的白事攀比愈演愈烈、花费惊人,这都是虚荣心在作怪。看着别人家的白事摆了多少酒席,上了多少道菜,自己要是比别人家的少,那岂不是很没面子?

要说人的虚荣心一直都存在,那么为什么近几年才出现白事攀比愈演愈烈的情况呢? 其实这从一个方面也反应出农村人的经济水平比以前好了 ,以前大家都很穷,那有什么钱去大摆筵席?而这些年,农名工进城务工攒了一些钱,再加上农村人的圈子小,只要有少数几家在白事上铺张浪费,其他人也都是看在眼里,自然攀比起来。

要说农村人这些年好不容易攒了些钱,着实没有必要在白事上盲目攀比,随意花销熟话说的好, 子欲养而亲不待,要表示孝心还是有时间多陪陪父母 。

今日新农人——大黑牛

活着不孝,死了胡闹。

当下,农村“白事”,确实是攀比现象严重,花费越来越多。

三个月前,回农村老家参加一个葬礼。

逝者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妇人,夫妻二人多年都重病在身。

是村子里有名的贫困户。按照规定,在农村要实行殡葬改革,贫困人口去世须率先进行火化。火化的一切费用,由政府全额支出。

我回去参加葬礼时,是火化后的第二天,实行土葬。

火化等于没有火化,土葬一切形式不少。

5000多元购买的棺材,2000多元购买的寿衣(寿衣随尸体被火化)、祭品。

在商量埋葬事宜时,有人提出,逝者生前喜欢看戏,应该找演员配合唢呐班唱上几出戏。

演员唱一板200元,不少人在现场点戏,唱了一板又一板,尽管是贫困户,那钱花得也没当回事了。

由于逝者年轻,是独生子女家庭,孙子年幼,哭灵的人少。

有人提议可邀请专业哭灵的人哭灵。

建议者振振有词地说,四里八乡,家里有人去世的,大多数都雇佣哭灵的,那阵势,气派!

哭灵,明码标价,哭50分钟800元,哭一个小时1000元,哭灵也就哭了,还在乎那百儿八十元,就让她哭一个小时吧。

出殡时放烟火,十年前,农村一般有老人去世放烟火,花费大致在3000元左右。近年来攀比思想愈演愈烈,烟火估计得8000元左右,甚至更多。

从逝者入殓后,棺材抬出家门开始,放在车上一直到埋葬的坟地,一路上烟火一箱接着一箱不断地放。


由于是白天,也看不清什么花样,只听:咚咚咚……,响声不断,浪费了钱财,污染了空气,白地扔了几千元。

现在农村“白事”,兴起了回灵席,在逝者埋殡出去后,一般的人家都邀请的是下乡包桌,宴请所在参加葬礼的亲戚、朋友、帮忙的,有的一二十桌,有的三几十桌。

这包桌一桌价格大约500元左右,除特别约定外,大多都是八热、八凉、六汤、六大件,主食多少另在外,结果是吃得少,剩得多,攀比有了排场,浪费实在惊人。

由于不常居在农村,“白事”其他支出也不太清楚,参加那次葬礼,直观的浪费有这些。

俗话说:死后杀只羊,不如活着时买块糖。

但愿农村(甚至包括城市)的人们,要在父母活着的时候,为他们多买块“糖”吧,别等死了再去“杀羊”——活着不孝,死了胡闹,会被世人讥笑的。

铺张浪费,打心底反感这种事儿。但是,又深陷其中,无力去改变,并且还得跟着当地风俗去办事。我想,这应该是很多人的内心最真实想法吧!

2017年端午节下午,我妈妈去世。

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实行土葬,在家停七天,然后再上山入土为安。

就是这么一次亲身经历过老家的这种“白事”开销,让我惊呼,原本真的有人靠着“死人”发大财啊。是他们这些所谓的得道高僧,或者是唱戏的人,哄抬了当地白事的花费,让很多人被迫去接纳他们所定下的所谓的风俗,以及不断的给他们钱。

我们这边的“白事”所需要的开销,少则四五万,多则十来万。我妈妈去世的时候,也是花费了七万多。花了这么多,还有人认为我们家小气,给他们钱给少了。哎,人的贪欲永远是满足不了的啊!

“高僧”每做一场法事,家属就得扔一笔钱给他们。这种法事,在这七天里,往往需要N趟。

比如最后的两天,开始不断的做法事,唱哀歌,哭丧的入场。

先是哭丧的边唱边跳的,唱完之后,拿着个盘子开始围着死者的亲朋好友直接讨要钱了。

前几年还好点,意思一下即可,给个5块、10块就成。这几年,可不行了,给20块,人家都嫌少,非得要50、100的。注意,这是每个人都需要这个数。

哭丧的完事之后,又是高僧开始做法事,念经。死者的亲人,分批次的跪拜。儿子儿媳妇,女儿女婿,每个人需要给多点钱的,最少也是每人一百起步。

然后就是死者的兄弟姐妹们跪拜,拜完之后,掏钱放在高僧放钱的盘子里。

再然后就是死者的侄子侄女孙子孙女等之类的跪拜,拜完之后,同样需要掏钱放在高僧放钱的盘子里,只是他们可以少拿点,10块、20块的意思一下即可。

花钱最多的是最后一天上山的时候,唱戏的、高僧深知这是最后一次“捞钱”的最佳时期了,错过就再也没机会了。

所以,他们更加卖力的唱,更加卖力的要钱了。真的,毫不夸张的说,明目张胆的直接开口讨要啊!

比如我妈准备上山之前,停在路边做法事。分了几波的跪拜。

先是我们,女儿女婿跪拜,每人给100,那就是六百了。

然后就是我的姑姑、姑父、舅舅、舅妈、叔叔、婶婶之类的跪拜。起先,他们想着给几十块钱就成的。可是,那些唱戏的,一个劲的喊着:“大老板,最起码也得一百起步啊,少了怎好意思拿的出手?”并且这话,说好几遍,不搭理他们,他们说的越起劲。后来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只能是按照他们的要求,给了。

再后来就是我表哥表姐、表弟表妹,堂哥、堂姐、堂弟、堂妹们跪拜,全都掏钱,也是比前面几趟给的多才行。

除了这些花钱多,还有就是他们所需要的烟酒也要的特别多。

每趟事,都得人手一条烟,都得要东西之类的。

不仅是这些,白事的酒席钱,也花费不少。现在大家都攀比着,烟得什么档次的,酒得什么档次的,菜需要多少个菜,什么标准的。

这么一系列弄下来,花费可真的是不少啊!

我家花了7万多,还算少的。我们不想当冤大头,把很多太过分的要求,直接拒绝了。因为我们认为,我妈活着的时候,吃好、穿好、开开心心的了,就算上很好的。生前尽孝,远比死了之后一些铺子浪费,攀比虚荣强多了。

生前不尽孝,对老人不好,死后吹吹打打的做戏给别人看,有意思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