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糖尿病查出肾病等多种病,中医如何治疗并发症?这些方法预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31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的症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可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糖尿病在中老年人中多见。它的可怕不只是疾病本身,更在于随血糖升高而出现的一系列并发症。如果早期忽视,不仅生活质量会受到很大影响,还可能危及生命。

糖尿病肾脏病变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早期多无症状,血压可正常或偏高。其发生率随着糖尿病的病程延长而增高。

糖尿病早期肾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呈高滤过状态,以后逐渐出现间隙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持续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进而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女子患糖尿病10多年,突然身体不适查出多种并发症

病例:患者xxx,女, 65岁,福州市人。患有糖尿病10多年。因早期没症状,没有重视。等确诊糖尿病,才开始吃药,由于对糖尿病的危害认识不足,平时经常断药,血糖控制不佳,很少检查,不清楚自己血糖状况。


上个月因“左下肢沉重感、视物模糊、疲乏”到当地医院就医,全面检查发现:基底节腔隙性脑梗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经过控制血糖、抗栓、降脂、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遵医嘱继续服药,并结合中药调理,身体逐渐康复。

医生表示,由于患者及时发现治疗,没有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糖尿病患者出现这么多的并发症,原因在于平时没有监测,没能及时发现血糖升高及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带来严重结果,如视网膜病变严重会导致失明;大血管病变严重会导致中风、心梗,大中风会偏瘫卧床甚至死亡,严重心梗致死;微血管病变造成的糖尿病肾病严重会导致肾衰尿毒症,下肢血管病变严重会导致坏疽截肢等等,治疗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

中医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方法

糖尿病和高血压、肥胖,都是伴随生活水平改善而出现的“富贵病”。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就记载了“消渴症”这一病名,中医治疗糖尿病,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改善有独特的疗效。

1、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医认为,消渴病的基本病机是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愈虚而燥热愈甚,燥热愈盛而阴愈虚,阴虚与燥热之间常互为因果。阴虚燥热常常波及肺、脾、肾三脏。因此,中医治疗消渴病常以“三消”理论。处方用药重在解决阴虚燥热问题,未能充分利用现代医学的调整胰岛功能、纠正代谢紊乱、降低血糖、消除尿糖的思路。在治疗糖尿病时,以病为主,病证结合,取中西医之长,扬长避短,可以提高治疗糖尿病的疗效。


2、中药理论与药理、毒理相结合。有专家认为,中药对改善糖尿病之多饮、多食、多尿等症状,效果很好,但降糖作用有时不理想,未能充分利用70多种对血糖有影响的中药。临床用药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中药降糖作用,尽量避免使用升高血糖的中药。糖尿病人需要长期服药,应当避免使用有毒性的中药,以免加重肝肾的负担。在治疗糖尿病主症时,既要符合中医随症用药的原则,又要尽量选择有降糖作用的中药,不使用有升糖作用的中药。

3、治疗糖尿病与改善并发症相结合。治疗糖尿病要把中医宏观的证候与西医微观的病理变化结合起来,标本兼顾。中医认为,糖尿病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虚血少,燥热伤气,进而出现“阴虚血必滞”,“气虚血必瘀”。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包括冠心病、中风、肾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耳聋、周围神经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病,都直接或间接与中医的瘀血证有关。中医常选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作为主要治法。

4、饮食疗法与锻炼相结合。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饮食疗法、运动锻炼与药物治疗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许多糖尿病患者饮食不合理,存在着“四高三低”,即高糖、高脂、高蛋白、高盐,低钙、低纤维素、低维生素,没有采用宝塔型的食物营养模式。适当节制饮食、少食多餐,既可控制餐后血糖过高,还能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

每日进食总量及三大营养素所占比例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准确计算、严格遵守。当患者肾功能尚好时,为了保持其精力、体力、免疫力,防止消瘦,可适当提高蛋白质的比例,降低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比例,可改善糖耐量和免疫功能。

怎样防止和减缓出现并发症?

专家表示,控制好血糖并经常监测相关指标,可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老年糖尿病人,并发症和合并症的发生很难避免,监测相关指标更为必要。


1、血糖。血糖控制平稳的病人每周监测1到2次空腹加餐后血糖。血糖波动大的病人要经常监测血糖,一天中全面的血糖监测点是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血糖,如有低血糖症状随时监测。

2、眼底检查。每6个月检查一次眼底。糖尿病眼部并发症主要与病程和血糖状况有关。常见的有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眼底出血等,可能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3、糖尿病肾病。每6个月检查一次尿白蛋白/肌酐。约30%-40%的1型糖尿病人,以及20%左右的2型糖尿病人,会发生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标准是:尿白蛋白/肌酐 30mg/g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 30mg/24h。

4、心脏病变。每6个月检查一次。糖尿病心脏病包括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变、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需要做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脏自主神经电生理检测、冠脉CTA等。

5、神经病变。每6~12个月检查一次神经电生理检查。60%~70%的糖尿病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损害症状,如四肢感觉减退、麻木、刺痛;腹胀、腹泻、便秘、尿潴留;阳痿、性功能下降;听力下降、吞咽困难等。

6、周围血管病变。每6~12个月做一次彩色超声多普勒探查。糖尿病患者的全身大血管均会受累,下肢最为常见,可表现为足部皮肤发凉、足部疼痛、间歇性跛行,且皮肤易受感染,溃疡经久不愈,严重者引起坏疽导致截肢(趾)。

7、尿常规。每3~6个月检查一次。包括尿糖、尿酮体、尿蛋白、尿白细胞等多项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可间接反映血糖水平,还能较早地发现糖尿病肾病。

8、血压。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每天测量一次血压,有条件的最好每天进行多次测量;血压正常的糖尿病友最好每周测量一次血压。

9、血脂。每3~6个月检查一次。糖尿病往往同时合并脂代谢紊乱,通过血脂检查,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调脂药物。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