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的柞水民俗风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2

柞水渔鼓又称渔鼓道情,其伴奏乐器渔鼓筒又称为道筒,是终南山道教文化的产物。
渔鼓用竹筒制作,筒长65-100厘米,鼓面直径一般在13-14厘米左右,一端蒙以猪皮、羊皮或油膜(猪膀胱膜)。演奏时,左手竖抱渔鼓,右手击拍鼓面。指法有“击”、“滚”、“抹”、“弹”等。渔鼓的表演分站唱和坐唱两种形式,演唱者怀抱渔鼓兼操简板和铜镲,为演唱伴奏。
柞水花鼓与镇安花鼓、商洛花鼓属于同胞姐妹,但又有自己特别的风韵雅致。早期的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农忙务农,闲时从艺。1996年之前,柞水还有十多副花鼓“行箱”,艺人近200人。训练演员采取随班跟师方式,边学艺、边演出。 柞水花鼓戏,可称作是柞水民歌剧。其音乐有三个特点、三大部分。三个特点:一是群众性。柞水花鼓根植于民间,与柞水人的方言语言、柞水的民歌小调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二是创作的集体性。花鼓戏从湖北、安康到柞水,从上一代到下一代的流传过程中,曾有无数人参与创作、加工、润色,从而凝聚了世代人民的艺术智慧。三是可变性。历史上的花鼓音乐没有乐谱,靠口头传唱。在传唱中,由于各人条件不同,方言语音不同,会发生若干变化,使同一剧种的唱腔形成为几个不同风格的流派。
三大音乐体系:一是八岔调,又称打锣腔。八岔调又分“阴八岔”和“阳八岔”。“阴八岔”曲调结构只有一句,抒情性较强,一般只有八岔调的开头演唱。“阳八岔”曲调结构分上、下句,乐句短小,曲调明快、热烈,唱时有众人帮腔。最具有代表性的演唱,是春节社火中赶旱船的唱法,一人主唱,众人帮腔,每句中间有固定的锣鼓过门。二是筒子腔,又称大筒子、筒子戏,是因主奏乐器为大筒胡琴而得名。其曲调结构由上、下句分别加过门,基本对称的4个乐句组成。基本板式有小生调、老生调、平调、阴调等。三是民歌小调。由调式相同的小调连缀成一段完整的唱腔。 岭南风情 别具一格
柞水地域,从古至今,一向被称为岭南。岭南的风土人情,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风气淳厚,俗尚朴野”。岭南风情,别具一格,最能代表岭南风情的方方面面,莫过于结婚过程中的风俗习惯。
柞水境内的老户人家,十分重视嫁娶之道,其全部程序仍沿袭历史习惯,形成了柞水县特有的婚俗文化。
未婚前必央媒人以示郑重。婚事定妥后,男女双方各邀请亲朋告知,设宴招待,概不收礼。身居山乡僻壤的人,定婚之礼仍然风行,即男方必备腊肉一吊,束一红纸,茶酒两壶,系一红绳,名曰“壶瓶礼”。结婚之日,大摆宴席,客人以自身亲疏、年辈、地位而送礼金不等。
婚前必送彩礼,身居城镇的人也不例外,只不过形式从简而已。男方给女方彩礼的多少,依男方经济状况和女方协商而定。送彩礼时,男方要选择一位能说会道的且为“全人”的男长者前去送礼,女方要找一位能言善辩的男“全人”把守大门。双方一接触,变开始“舌战”几句之后,男方送礼的车轿方可获准入院。 “社火”源于古老的宗教信仰。“因崇拜而思献媚,假歌舞以祈福佑”。社火的特指意义,是指春节期间民间带有媚神性质的风俗歌舞,它来源于人们对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社”为土地之神,“火”能驱难避邪。在黄河流域,“社火”有着几千年的传统和历史,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风俗之一。
每当春节期间,陕西农村群众自发举行各种“社火”活动,单人列队步行表演的叫“地社火”,一人背负一至数人者叫“背社火”;用方桌、木板等物搭成高台,多人或数十人将角色抬着游走的叫“抬社火”;马车、牛车等车辆载着角色表演者叫“车社火”;角色骑在马或骡子上表演的叫“马社火”;还有将角色装扮成被刀砍斧劈、开堂剖肚恐怖状的叫“血社火”也叫“快活”!这种来至民间的祭祀活动,是民族感情的宣泄,又是才智和生命力展示。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吉祥如意。 柞水一带,因山大沟深,人群分散,因地域不同而称呼不同,县南部把父亲叫“爷”,把祖父叫“爹”或“家”;县中部一部分人把父亲叫“爹”,把祖父叫爷;县北部则把父亲叫“爸”或“大”,把母亲叫“妈”,把伯父叫“伯”(音贝);其他地方把祖父叫“祖”、“先人”,把父亲叫“叔”、“伯”、“父”或“大老汉”,把母亲叫“娘”、“妲”、“婺”(音务)、“姨”、“勒”、“婶”、“细老汉”,有的地方把儿童叫“仔”或叫“囝崽”、“娃”,把睡觉叫“困醒”、“晦醒”、“眯”,把吃饭叫“嘬饭”、“薅饭”、“咦饭”。媒人叫红爷,客气叫讲礼,文明叫斯文,回答叫言传,留客叫立下,炒菜叫捻菜,烧火叫添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