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福寿康宁」,其中对于「寿」的观念尤为重视。古人认为人类寿命是「天赋之命」、「非人力所能为者」;《北史》亦记载:「人之所宝,莫宝于生命。」在古代,人类为了自己与族群的生存,往往不断与自然环境斗争。
根据考古学家对挖掘出来的先民头骨和牙齿的判断,古人的寿命比现代人短得多,婴儿的死亡率尤其高。至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到懂得以简单的金属工具生产的铁器时代,生产的模式和规模产生了重要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相应发展,人们的平均寿命才得以延长。这种对「寿」的期盼在民间吉祥物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中国民间俗信鹤为仙禽,鹿则是瑞兽。古人对鹿异禀的看法,可见于《述异记》的记述:据说鹿活到一千岁的时候,通体皆呈灰苍色,再过五百年变白色,活到两千年时又变为黑色。
古人眼中,鹿不仅寿命长,也是仁爱和慈悲的象征。在北魏早期的本生故事中就有「九色鹿」的故事:九色鹿有九种美丽的毛色,一天它从水中救起一名遇溺的人,并吩咐他不要告诉任何人自己的经历,溺水人感激不尽,乃发誓说若告诉了别人便立即全身生癞、口发臭。后来,贪得无厌的王后有天梦见九色鹿,便要求国王把九色鹿捉回来,国王以重金和封官悬赏,招募捉鹿人。那个被九色鹿救起的溺水人进城后看到公告,就向国王告发了,便即全身生癞,口发恶臭。他领国王去捕捉鹿,九色鹿此时正在酣睡,幸好乌鸦把他啄醒,但国王已经骑马来到,九色鹿于是向国王揭发了溺水人的忘恩负义,国王亦很惭愧,下令臣民今后不得伤害九色鹿。
除了九色鹿的故事,古人还相信如果有白鹿出现,即表示帝王勤政爱民,是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的吉兆。在古代社会,期盼寿鹿出现者大有人在,有人绘画鹤鹿共栖桐树下,以「桐」谐「同」,用作祷求长寿的吉兆。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松树都有着特别的情感:历代画家爱画松,诗人爱咏松,广大人们也喜爱观赏松。松是松科松属植物的总称,品种超过100种,而中国特有的松属树种亦多达廿二种,如南方的马尾松、黄山松;西南的华山松、高山松;华北的油松、白皮松;东北的红松、美人松和新疆的西伯利亚松等。
松树之所以为人所重视,不仅因其特殊的形态美、气质美,亦因它以长寿著称,故松亦被称为「百木之长」。「大翼垂天九万里,古松拔地五千年」,可见松树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松树长青不朽,据说寿过千年的松树,所流松脂会变成茯苓,服用茯苓者可长生不老。故古人学道,总爱以古松为修炼处,为的就是食用茯苓助力。古人不仅将 「松鹤长春」比喻为健康长寿,而且还将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因它们经冬不凋,引申为生命力旺盛,所以也是吉祥的象征。 中国传统文化中,「寿」与「桃」关系极为密切。《神异经·东荒经》载:「东方有树,高五十丈,叶长八尺,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和核羹食之,令人益寿。」而《神农经》则更指明桃子可防止尸体腐化:「玉桃服之长生不死。若不得早服,临死服之,其尸毕天地不朽。」
桃实的种类和颜色有很多,不过,在古代传说中,上品的桃实首推西王母在瑶池边所植的蟠桃,亦称仙桃。传说西王母每年三月三日都要在瑶池举行蟠桃寿宴,各路神仙应邀赴宴为王母祝寿时,她都要取数千年一熟、食后长生不老的仙桃招待来宾。
西王母有仙桃当然是个神话故事,但吃蟠桃能长生的观念却深入民心。后世民间晚辈在尊长寿诞时都要送寿桃祝寿。庆寿时必须将桃子陈列于寿堂案上,九颗桃相叠为一盘,三盘并列,以示敬贺。但新鲜桃子并不是四季皆有,于是民间以面食蒸制、内附各种馅料的粉面桃便应运而生,成为寿礼上独具特色的佳品。
至于画桃献寿,更是古代文人钟爱的雅举。就是今天,民间还流行不少祝寿用的吉祥图案,有「蟠桃献寿」、「麻姑献寿」、「童子捧桃献千年寿」和「南极寿星图」等等,其构图、主题多离不开桃子。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欢以「寿比南山」为祝寿之词。古往今来的人们期盼人的寿命象石头般长久,总爱将石头,尤其是上好的奇石称为「寿石」。其中太湖石、灵璧石(又名磬石),都是名列中国古代赏石之首的寿石。
相传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嗜石如命,一次他得到一块太湖鼋(音「元」)山的大石,色泽清润,叠嶂层峦,嵌空玲珑,洞壑皆备,乃高兴得手舞足蹈,把石取名为「洞天一品」,有足冠群石之意。米芾对「洞天一品」爱不释手:每天早晨均对它行三跪九拜之礼才开始一天的工作,时人讥之为「米颠」。后来米芾拜石的情景被民间绘为吉祥图画《洞天一品》。
米芾得奇石大喜并不是没有缘由的:相传大禹在治理太湖时,用神斧凿成一只大石鼋(动物名,背甲近圆形,甲上生暗绿色的小疣,腹面白色,亦称「绿团鱼」)镇水,这就是太湖中鼋山得名的由来。凿劈石鼋时飞溅出来的石块经过湖水冲刷后,便成了太湖石。因此,这些本与大鼋同体又经禹斧神凿的太湖石,就有了「寿石」的涵义。米芾向「洞天一品」礼拜,即有拜寿之意,因而米芾拜石的图画《洞天一品》就成为民间祝寿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