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3-10-27
一、提高企业员工素质的必要性1、时代需要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进入新世纪以来,金川集团公司紧紧抓着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以及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全面实施“依靠科技进步,立足全球发展,实施国际化经营”的发展战略。在这个时期,公司面临着国内外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面临的挑战与冲击也日益严峻。能否建立一支适应国际化经营的高素质员工队伍,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2、技术创新客观上要求员工队伍的高素质。近年来,随着公司做大做强的目标要求,新技术、新设备广泛应用,新科技与新知识的含量不断加大,知识的老化过程加快,员工素质与岗位相适应要求越来越高。而重视教育、强化员工素质,则是缓解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3、公司发展要求员工素质的同步提升。“十一五” 是公司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公司改革与快速发展的攻坚阶段。企业急需一批高素质的员工队伍。4、公司健康发展,安全生产长期稳定必然要求过硬的员工素质。安全是公司快速、健康发展的永恒主题,安全能否确保,起决定作用的是员工的素质。因此,固本强基,夯实安全基础,最首要的任务是强化员工的素质。二、公司员工素质存在的问题1、部分员工思想观念滞后。一是忧患意识差。对公司面临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缺乏应有的认识,没有危机感。二是竞争意识淡薄。随着企业制度的建立健全并进一步实施,竞聘将成为企业的主要方式。对岗位的撤并及人员调整,部分员工缺乏竞争意识。三是学习观念落后。知识经济的到来与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新知识、新文化,需要全面加强综合素质培训。员工的临时突击、应付考试的学习态度远远落后与现代企业的终生学习观念。2、部分员工业务素质薄弱。一是理论基础不扎实。公司的许多工种多为熟练工种,岗位技术性有高有低。部分员工没有经过规范、严格的专业教育,对规章的学习教条、孤立,无法达到前后联系、融会贯通,完全凭经验干活。二是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差。主要表现为:遇到问题心中没底,基本作业技能不过硬,与岗位技能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三是发展潜力不足。员工在新技术、新设备面前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在实现现代知识与技能高度一体化的进程中存在困难。三、员工素质问题的原因分析1、部分员工文化基础差、起点低。员工的文化水平是业务技能全面提高的基础。部分员工基本上来源于社会招工、对专业的理论缺乏系统的学习,理论根基不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业务技能的全面提高。2、还有部分员工虽然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随着近几年科技发展及设备更新的加快,他们的专业知识日趋老化,而理论基础的先天薄弱恰恰是他们进行知识拓展和更新的最大障碍。四、提高员工素质的对策2、积极开展提高员工素质的学习活动,按照公司提出的岗位技能要求,努力营造思想解放、思维创新、与时俱进、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特别要在员工中开展学政治、学经济、学法规、学技术、学工艺、学管理的学习竞赛活动,及时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并从中获益,从而使员工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都朝着有利于自身整体素质提高的方向发展。3、加强传帮带,把“艰苦奋斗、敢争第一”的金川精神发扬光大。企业员工身处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并且对以往的历史文化和科学技术具有承前启后的推动作用,充分利用我公司拥有的一大批技术骨干和专业能手,通过技能比赛和党员带群众、师傅带徒弟等活动,在整体方面提高企业的专业技能素质和管理经验。4、强化培训质量,是提高员工素质的主要途径。企业必须不断探索适合员工特点的模式和教学方法,改变笼统的讲座方式,而采用课堂教学、实操演练、案例分析、现场模拟、研讨交流等多种教学方法,因人施教,分层施教,力求以员工易于接受培训内容的教学模式开展培训,全面增强培训效果和提高培训质量。5、完善机制运作,是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的推动力。强化教培管理,提高员工素质,关键在于学习培训机制的完善与有效运作。健全机制、规范落实是提高员工队伍素质的体制保障。6、完善“育人、用人”一体化机制。企业要形成有力的发展机制,关键要促成“育人”与“用人”的一体化,形成竞争上岗的环流机制。将“上岗靠竞争,竞争靠技能”和“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观念贯彻企业用人制度的始终。促使员工变压力为动力,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学习技术、钻研业务,为自己上岗,竞岗和获得更高的企业效益而不断提高素质,从而有效推进企业员工素质的自觉提高。 总之,企业间的激烈市场竞争,实际上是企业高新技术的竞争,也就是企业高新技术人才的竞争。要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创新发展,做大做强,就必须把加快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和高超技能作为企业兴旺发达的百年大计来抓。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