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初印象——慢生活与辣饮食并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2
此行去成都是出差,有着明确的工作任务,在完成工作任务之余,顺便也体验了一下成都的环境、饮食、人文风情。

(一)成都的环境

到达成都双流机场的那一天,下着小雨,这让我见到了雨中的成都。感觉一切都很安静。周围的行人有条不紊地拿着行李穿行,前往自己的目的地。

打车去往成都高新西区,一路上与司机聊天,司机那充满磁性的嗓音,让我们有一种听电台的男主播讲故事的感觉。司机热情好客地向我们推荐介绍成都的风景、美食等。

到达高新西区后,整个高新西区给人新、干净、平坦、适合居住的感觉,可以便捷地骑上共享单车溜达,有一种到小城里体验慢生活节奏的感觉。中国目前有很多这样的新区,这种新区最明显的特点是由于是重新规划的,或者说全新规划的,没有旧有建筑的羁绊,所以规划布局更加合理,道路也更加宽敞。

(二)成都的饮食

到达成都的那天晚上,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宽窄巷子那边的一家逍遥烫特色串串店吃火锅。小伙伴们为了照顾我,点了一个鸳鸯锅,并且笑称“ 鸳鸯锅是成都人民对不吃辣的人的最后妥协 ”。那时,我就在想我是应该为了成都人民的这最后的妥协感恩戴德吗?!

一进入那家逍遥烫特色串串火锅店,让我感觉整个成都的饮食都是火辣辣的,脑袋中被这种氛围包围着,无处不在的辣包裹着我的意识,这让我觉得好恐怖。看着那一锅锅红色的辣椒水火锅汤料,我觉得这简直是在吃红色素,这让我感觉到这多不健康啊。不禁感叹,真的是各个地方的饮食差异大啊。相比粤菜的清单,成都的火锅简直是重口味!

我不禁怀念起在粤的清淡饮食。从小的生长环境、饮食习惯已经造就了我的体质吃不了这么重口味的,不然身体就会出毛病。

第二天,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和小伙伴们去了成都的另外一家美食店——中海国际的巴色鱼捞,点了乌鱼、冰粉、完美烤馍等,火锅与烧烤一起来,这火锅不再是红油油的辣火锅,这搭配完美。这时的成都饮食让我感觉不再只有辣,还有辣以外的温情。

又一天晚上,和小伙伴们一起去了玉林西路店的鸡毛店,品尝了那里的彩虹排骨、锅边馍、压锅双拼、红糖糍粑、花椒兔、鸭血肥肠。不得不说,彩虹排骨做得着实不错,轻轻一碰,那个肉就脱落下来,吃起来口感松软,骨头咬起来,也很酥。

一天中午,和合作方一起去了中海国际的骉骉老火锅店。这一次我全程一点辣都没有吃,全靠着锅中锅的清汤火锅吃完了,问了服务员两次有没有酱油,服务员都说没有。我不禁感叹吃火锅怎么没有酱油呢?!酱油在广东人吃火锅的桌上可是必备的呢,再一次体验到不同地方的饮食习惯真的很不一样。后面据小伙伴们反馈,那次的火锅真辣,是麻的那种辣。这可把小伙伴都辣坏了。

在成都流行一句话——“在成都,没有什么是一顿美食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此次成都之行,真的让我体验到了成都人对辣美食的看重。随处可见的冒菜、串串火锅等,当然还有各种的担担甜水面、冰粉、凉糕等各种小吃、点心等。

坐在出租车上,与司机交流,问司机关于成都人的辣饮食的成因。司机说由于成都地处盆地,气候潮湿,很容易得风湿,吃辣会出汗,对身体有好处的,对治疗风湿有一定疗效。这真的是气候影响一个地方的饮食的最明显的写照。

(三)成都的人文风情

每座城市都有属于它的声音,每个时代也都有代表它的歌曲。因为一首歌,爱上一座城,2017年,赵雷的一首《成都》成为爆款,一段民谣里质朴的故事,唱进了许多人心里,引发了全国听众对成都这座城市的无限向往。

当年的我,听到《成都》这首歌,也曾对成都做过很多遐想。2018年的国庆节假期,还计划去一趟成都游玩。当时由于各种因素,最终没有去成。

这次趁着出差的机会,去到这座因赵雷的一首歌而成为网红城市的成都,体验一下歌里所唱的“在那座阴雨的小城里”的“小酒馆”,终于知道了为什么说是阴雨的小城了,成都地处盆地、气候湿润、经常下雨,所以阴雨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走在成都的宽窄巷子、玉林西路上,有一种小城慢生活的悠哉感。

这次来到这座网红城市,顺便去了歌中所唱的“小酒馆”进行打卡,不得不说小酒馆真的很小,装30个人就显得很拥挤了。小酒馆外面显得分外热闹,各地慕名而来的游人纷纷与小酒馆合影留念。

以上就是短短几天出差在成都的感受,这是与成都的初次会晤带给我的印象,有一种以旁观者、观光客的心态看待成都。而对于我长期生活所在的广州,我有一种难言的深情,正如这次去成都出差见的合作方一样,他们作为成都人,长期生活在成都,对成都的深情从言谈举止中就可以表露出来。

记得结束出差那天晚上,坐飞机到达白云机场,看到机场上黄色的灯光,我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有一种感慨:终于回到了我所熟悉的城市,这里有我的熟悉的回忆。当然,我的脑海中也多了一份对成都的回忆。与一座城市的连接熟悉,需要多次接触,时间久了、次数多了,自然就会有感情了,正如广州之于我是这样,成都亦会是这样,一切都是缘分使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