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2亚里士多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1
亚里士多德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关于他,如下评价恰如其分:“作为一位学者,他的科学探索广泛、哲学思考深邃;作为一名教师,他令希腊最聪明的年轻人为之着迷,并激励着他们;作为一位公众人物,他在动荡的年代过着动荡的生活。他像一位智慧巨人,高居于其他古人之上:他之前的人,无人堪比其学识贡献;而后来者,无人敢比其成就。”(乔纳森·巴恩斯:《亚里士多德的世界》,史正永、韩守利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亚里士多德出生的地方叫马其顿,史书上记载在古希腊色雷斯的斯塔吉拉,这个地方出了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之一,三十岁就征服了地跨欧亚大陆的大范围领土。亚里士多德的爸爸尼格马库斯是这位亚历山大大帝爷爷的御医,亚里士多德本人则当过亚历山大的老师。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给世界上最伟大的军事天才之一当老师,说起来也是一段佳话。

亚里士多德出身富贵人家,18岁的时候,就被送到闻名古希腊的雅典学院,也就是柏拉图的学园去读书,差不多在那里呆了二十多年。毫无疑问,他是柏拉图最优秀的学生,但跟柏拉图有观点分歧。

亚里士多德这辈子研究了当时几乎所有的学科,几乎是所有这些学科公认的奠基人。这些学科科目包括:《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论正义》、《论诗人》、《论财富》、《论灵魂》、《论快乐》、《论学科》、《论种和属》、《演绎法》、《定义法》、《政治理论讲稿》(计八本)、《修辞艺术》、《论毕达哥拉斯学派》、《论动物》(计九本)、《解剖学》(计七本)、《论植物》、《论运动》、《论天文学》、《荷马问题》(计六本)、《论磁铁》、《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胜利者》、《格言录》、《论尼罗河》、《物理学》、《政治学》、《诗学》、《工具论》等等。在科学上,亚里士多德研究了解剖学、天文学、经济学、胚胎学、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物理学、和动物学。在哲学上则研究了美学、伦理学、政治学、形而上学、心理学、逻辑学以及神学。他对教育、文学、以及诗歌的研究,直到18、19世纪还被奉为经典。随便选择一个研究领域,亚里士多德都曾辛勤耕耘过;随便说出一个人类努力探索的方面,亚里士多德都曾经论述过。可以说,亚里士多德就等于当时古希腊的全能电脑,他的生平著作加起来,几乎就成了一部希腊人的百科全书。

所以为什么西方人尊崇亚里士多德是历史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还有个说法,是从古希腊之后到近代之前,所有哲学著作都是在为亚里士多德,和他的老师柏拉图做注脚。这两个人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影响,那真是交相辉映。

亚里士多德也是世界公认的“逻辑学之父”。他在《工具论》中建立了一种“大逻辑”框架,在后来十几个世纪中占据统治地位的逻辑教学体系,即“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思维基本规律”,在其中已具雏形。亚里士多德在逻辑上的主要成就,还是以直言命题为对象、以三段论理论为核心的词项逻辑理论,该理论迄今为止没有实质性变化,只不过做了少许添加和改良。

亚里士多德确实是从无到有创造了逻辑学,而且他的创造还不是萌芽水平,需要等待后人的推进和发展,而是从一开始就非常成熟和完善,尤其是他创立的谓词逻辑的演绎推理规则,在人类文明史上屹立不倒,直到十九世纪末弗雷格和罗素提出数理逻辑,才算遇到了真正的挑战。但是这种挑战,并不是日心说推翻地心说那样的全盘否认,而是更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牛顿物理学的挑战,是对传统理论的扩展,指出传统理论在一些领域并不适用。其实在我们今天的日常推理中,大多数时候使用的依然是亚里士多德留给我们的逻辑学遗产。

被统称为《工具论》的六部著作分别叫作《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题篇》和《辩谬篇》。这些著作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对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比如解读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时,就可以结合他在《范畴篇》里讲到的实体理论,其中“四因论”----质料因、形式因、动力(或效率)因、目的因,后来成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质料和形式,也就是他所说的本体(本质、形式)和目的的问题,由此引向第一性原理,被埃隆.马斯克充分发挥运用于商业领域和探索外太空项目中。

从逻辑学的视角看,《工具论》这六部著作的主题可以简单概括为:《范畴篇》处理的是如何构造命题的问题;《解释篇》处理如何做肯定和否定陈述;《前分析篇》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演绎推理的规则;《后分析篇》是要确定科学证明的规则;《论题篇》给所谓的“辩证法”或者辩证推理确定规则;《辩谬篇》则是专门处理各种逻辑谬误,通常被当作《论题篇》的附录。

作为逻辑学的创世之作和传世经典,《工具论》在技术上的价值,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提供了一套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系统性的工具和方法,从而可以帮助各类人群在各类活动中有章有法地达至可靠结论。而除了技术价值,《工具论》在文化传承和社会教化中所发挥的作用更是值得明确的。逻辑学自经由《工具论》宣告创生,便开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为理性奠基”的作用。从形而上的层面看,推理和论证不仅是理性思维的具体过程,还是人类理性本身的基本特征,逻辑技术所承载的理性精神完全可以由系统的逻辑教育来塑造。经典总是常读常新。事实上,现代逻辑研究的很多成果都是在《工具论》中汲取了灵感,并且今后完全有可能在不断重读《工具论》中获得更多新的发现;而《工具论》所建立的“大逻辑”框架对于今天我们建构多层面、多角度的逻辑教学体系也具有无可取代的参考价值。

最重要的是,亚里士多德的作品是很难阅读的。一个好的阅读方法是: 拿起一本专题论文时把它看做一组讲稿,设想自己要用它们讲课。你必须扩展和阐述其中的论点,必须使过渡显得清晰;你可能会决定把一些段落转换成脚注或留做下次讲课用。如果你有演讲才能,会发现幽默自在其中 。得承认的是,亚里士多德的作品不仅难读,还令人困惑。他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这个结论究竟是如何由那些前提推导来的?为何这里会突然出现令人费解的术语?一个古代的批评家曾声称“他用晦涩的语言来迂回绕过难以阐述的主题,以此避免别人的反驳——就像章鱼喷射黑墨一样,使自己难以被捕获”。每个读者有时都会把亚里士多德看做章鱼。但令人懊恼的时刻没有欢欣的时刻多。亚里士多德的论述给读者提出一个特殊的挑战;一旦你接受挑战,就不会再读其他形式的论述了。

亚里士多德以一种非凡的投入来追求自己的目标,可他并不认为自己拥有非凡的求知欲;因为他曾断言“所有人都有渴望认识(世界)的天性”,还声称:最恰当地说来,我们中的每个人都是以思想来区分的,因此生命——一种完全人类的生命——就是“思想活动”。在其早期的著作《哲学训词》中,亚里士多德宣称“智慧的获得是令人愉悦的;所有的人在哲学中都会感到安适,也希望把其他事放在一边,花些时间在哲学上”。“哲学”一词从词源学上讲,指的是对智慧的热爱。在亚里士多德的书中,哲学家不是一个隐居的大学老师,从事着遥远而抽象的思考;而是寻求“人类的和神圣的一切事物的知识”的人。在他后期的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论述道:“幸福”——人们认识自己且感觉最旺盛活跃的一种思想状态——存在于一种充满智力活动的生命中。这种生命是不是过于神圣、人类无法企及?不是的,因为“我们不能听命于那些因为我们是人而督促我们思考人类思想,因为我们是凡人而督促我们思考凡人思想的人。相反,我们应尽可能地使自己不朽,尽可能地按我们身上最精细的元素生活——虽然这类元素在体积上很小,但在能量和价值上却比其他任何元素都更伟大”。

亚里士多德的整个生涯和每一个已为人知的活动都证明了一个事实:他先于其他人关注如何促进对真理的探索,如何提高人类知识的总和。一个人的正确目标是仿效众神,使自己不朽;因为这样做就会变成最完全意义上的人,实现最完整的自我。这种自我实现需要他具有求知欲,而这种求知欲是一个人自然而然要具备的。亚里士多德的“幸福”秘诀也许被认为是苛刻的、适用范围狭窄的,而且,他把自己那种热切的求知欲归结于人类的共性,显然过于乐观。但他的秘诀出自于内心:他劝告我们像他自己那样度过我们的一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