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改变,而是一种成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6
教育,不是改变,而是一种成全

摘要:家长和教师不要一心一意地去改变孩子,而是要去成全每一个孩子,要全面地看待孩子,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优点,创造条件把优点发扬光大,而不是紧紧地揪住孩子身上的不足和缺陷不放,一心只想着改变孩子,让其变成自己心中想要的那样。

关键词:教育、成全

正文:

陶行知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深处。”【1】

    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孔子就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弥补他们的缺陷。《学记》里也写道:“教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宋代朱熹把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

    因材施教是历史悠久的教学经验总结。在现代教育学中,被称为“量力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所制定的。它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反观今天,因材施教和量力性原则,在当今的教育中又落实了多少呢!现在的教育,更多的是按照家长、教师心中设计的理想孩子的样子,去加工和塑造孩子,把孩子改变成自己希望的模样。为此,还特意地牺牲休息时间用来学习;占用所谓的“非考试课程”和课外时间给学生补课……主动给学生施压、逼迫学生学习,却不顾及学生的需要。但,当学生不能或者没有达到家长、教师的期待值时,家长和教师就会产生很强的失落之感,他们认为自己的付出是不值得,认为自己的孩子太差了,从而更加气急败坏,甚至有些不能自我操持,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来。例如:辱骂孩子、体罚孩子,进而把自己和孩子放置对立的角度,甚至当作彼此的斗争对象。

曾有幸,参加了“新教育在银河”的网络培训,主讲老师朱雪晴朱老师曾分享过这样的故事:

“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恶魔普洛克路斯忒斯有一张铁床,他热情邀请人们到家中过夜,但是只有身体的高度和床一样长的人才被允许睡觉,否则比床长的要被砍掉腿脚,比床短的则要被强行拉到和床样长。”是不是感觉恶魔太过分了?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但是,我们这样看,当我们每一个家庭,教室,和这个铁床相比,是不是何其的相似呀?每个家庭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每一件教室都希望培养出门门满分的学生。在这里,孩子个性得不到张扬,潜能得不到发挥。魏书生老师说过:“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学校就是这样的恶魔,可是我们自己还不知道,而且还在那里觉得就应该那样。”【2】

是呀,我们就身在其中而不知。我们一心想着把孩子变成自己想要希望的模样,而不是尊重和欣赏孩子固有的模样。

王晓春教授在《跳出教育看教育》一书中写了关于乔布斯的故事:

“在我(王晓春)看来,学校应该是一个植物园,里面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包括鲜花、树木、杂草,甚至青苔。学校的任务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尽可能良好的生长环境,让他们长成他们自己。像乔布斯这种人,小时候可能是一棵完全不像样子的歪脖子树,可是潜能很大,后来成气候了,枝叶参天。园丁们可能完全没有想到成材的竟然是他。这没关系,起码这个植物园曾经滋养过他,这就挺好。如果园丁们给自己规定的任务是把园中所有的植物都培养成观赏树、观赏花,那完了,像乔布斯这样的歪脖树就倒霉了,不是被彻底修剪了,就是被砍了。”【3】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特点,每个孩子的成长时间,有早有晚,增长的速度有快有慢,孩子们都有自己的节奏和速度,也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也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哪怕是双胞胎、三胞胎,他们之间也还是有差异的。每个孩子从家庭、从学校学习成长之后,到了社会,工作以后,所从事的工作也是不一样的。以前,我们总是说“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其实现在那里只有三百六十行呀,三千六百、三万六百、三千六百万行业都不止。这么多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同时也根本没有要求孩子们具体应该怎么样。但是可悲的事情发生了,一群又一群个性不同的孩子却在家庭、学校里被同样的要求逼迫下成为一个相同的“孩子”。

传统牧羊式地“看管”孩子,是简单粗放的教育方法,它最大的弊端就是遏制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和个性培养,使家长、教师“管”孩子带有很强的压制性。同时,也把家长、教师推向“高高在上”的地位,使其有咄咄逼人之势,甚至还会理智不清、犯下仗“势”欺人、吓人的错误。而孩子呢,始终处于被动服从和改变的地位,与家长、教师心灵越来越远。在行为上,孩子们可能会暂时地向家长、教师点头称是。但在很多时候,他们是口服心不服,甚至还会出现逆反心理和叛逆行为。

如果严苛要求,就能提高孩子的素质和能力;如果措施足够的强硬,就能让孩子随心如意,那么岂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成为天下第一啦?当然,常识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家长和教师不要一心一意地去改变孩子,而是要去成全每一个孩子,要全面地看待孩子,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孩子的长处和优点,创造条件把优点发扬光大,而不是紧紧地揪住孩子身上的不足和缺陷不放,一心只想着改变孩子,让其变成自己心中想要的那样。

    再强大的翅膀,让老虎也飞不起来,“如虎添翼”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那老师和家长应该怎么做呢?其实,很明显,教师和家长应该放弃自己改变孩子的想法,去引导和成全孩子们。

    作为老师,其实,和学生们本没有关系,更不用说和学生有仇,要与孩子们进行斗争啦!反而,只是简单的因为,学生来到这所学校上学,而我们恰好在这里当老师,孩子进了我们所在的班级而已。从此,我们教师便与孩子们有了生命的交集。

    那么,请老师们珍惜相逢、相识、相处的缘分吧!无论我们教师面对多大或者多小年龄的孩子,都应该清晰地认识到教师和学生永远是平等的,并没有地位高低之分。我们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必须首先是爱学生、尊重学生,然后才是教育学生。而教育学生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就是引导,反反复复地科学引导和细致耐心地帮助。当然,教育,不能主动出击,按照自己的意志,强行要求学生学习知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们教师要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引领、点拨、启发,而不是主动植入、灌输和说服。正如,口渴的时候,给孩子一杯水,孩子会非常感激。但是,当孩子不渴时,非要孩子把一杯水喝下去,这样就会激起孩子的反抗,甚至对喝水产生厌恶,产生排斥。

而“引导”则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教育,如同春雨润物般细致入微的教育工作。引导学生,要允许学生说“不”,尊重学生的感受和意见。同时,教师要抓住教育契机和讲究教育方法,才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最重要是,还要始终坚持尊重学生个性、积极发现和充分培养学生个性,万万不可按照自己想法去千篇一律地规范和要求孩子。

“看”、“管”、“压”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教师必须清醒面对当今和未来的教育形势——这是一个尊重个性、展示个性、塑造个性的新时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的重要教育方针。然而,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尊重和引导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的土壤。因此,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都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引导作用,而不是想尽一切办法改变孩子们。这些不但是对孩子们个性发展的呼唤,更是对国家创新教育的响应!

所以,我们教师要与自己和好、与孩子和睦相处、接纳和包容学生,也接纳和包容并不完美的自己;更不要变成名利和成绩的奴隶,被功利和欲望所牢笼;也千万不要因为评比和纪律而牺牲孩子,同样牺牲了自己。

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接受学生固有的模样,不要强迫学生服从,强迫学生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更不要跟孩子们作斗争,因为斗争是没有赢家的,斗争的结果只能两败俱伤,把孩子斗争得体无完肤,同时自己也伤痕累累,身心俱疲。

我们每一位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美好愿望。为此,我们也辛勤付出,尽自己所能助孩子成长。但在此之前,摸清孩子们想法是很重要的,不要觉得努力工作,挣更多的钱给孩子就是为了孩子好。

未来的社会发展会越来越快,很多我们现在的想法在以后来看都可能是很幼稚的,所以我们在想给孩子的时候,要多看看孩子需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要用成人世界的胜败、积极或不积极之类的原则,去约束孩子和评价孩子。相反,我们要做的是积极引导孩子、成全孩子。如果希望孩子朝着真美善的方向发展,我们自身首先需要成为真美善的典范。想有好学的孩子,须有好学的我们。换句话说,要想孩子好学,我们先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我们,才能引导出学而不厌的孩子们。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清晰地认识到:谁都不是完人,不要指责和谩骂犯错的孩子。其实孩子知道自己错了已经很委屈,适时地拥抱更能赢得孩子的心。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不停的犯错误,然后总结出经验、摸索出正确的方向的过程中成长。那为何非要孩子们一次就对呢?孩子们的成长需要我们的引导,更需要我们耐心的等待和成全。正如大自然中的各种动植物,孩子们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不用为孩子们担心,也不用替孩子们着急,等需要的时候,孩子就会显示自己的能力。同时,更要尊重孩子,每个孩子的成长时间,有早有晚,增长的速度有快有慢,孩子们都有自己的节奏和速度,我们要做的就是接受每个孩子,尽力成全每一个孩子,允许他们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最后,借用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一书中,这样一段话作为结尾——“如果你把所处的环境看成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如果你把周围的人群看成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如果你把所处的环境变成魔鬼,你就在制造地狱;如果你把周围的人群变成天使,你就在营造天堂。”【4】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一心一意地想着改变孩子们,那么我们就在制造“自己理想的孩子”;如果我们全心全意的引导和成全孩子,那么我们就在创造独一无二的“自己”。

参考文献:

【1】陶行知语录

【2】朱雪晴在“新教育在银河”的网络培训讲演

【3】王晓春《跳出教育看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版

【4】窦桂梅《玫瑰与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