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正确的三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11-22
1、正确的三观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符合自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能够站在人们群众立场上,有利于实行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有利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是正确的三观。
3、【含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世界、对人生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人们最基本、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三者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决定着人们的理想信念,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境界,指导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关系着人们的价值判断。
【世界观】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观建立于一个人对自然、人生、社会和精神的科学的、系统的、丰富的认识基础上,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世界观不仅仅是认识问题,而且还包括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
【人生观】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它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人生的意义、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
【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像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4、要加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我认为应该以下几方面入手:
(1)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他的世界观人生观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三观思想首先就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三观思想。
(2)要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从而促使当代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思想。
(3)我们要用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武装自己。
5、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影响大学生三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不仅要调动社会,学习等各方面的积极性,更需要我们每个人自觉实践,勇于探索,革新创造,从日常做起,把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从而锻炼自己的思维,形成良好的判断能力,从而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和世界观,确实地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成为一个高尚的,有道德的,有益于人民的人。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8-24

三观一般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被大多数人所认知的三观,它们辩证统一,相互作用,崇高的真善美为三观的追求目标。

树立正确的三观是每个人成长成才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基本要求。只有具备正确的三观,今后才能在学习、生活、工作当中施展才华,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


01 人的三观

    世界观


世界观,也叫宇宙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也叫宇宙观。哲学是其理论表现形式。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基本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人生观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一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 ,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02 党的三观

党的三观是2009年中央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胡锦涛同志又提出“新三观”: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

    事业观


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人如果只为自己、为家庭而活着,那个意义是有限的。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为集体的利益,奋不顾身地工作着,毫不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由此可见,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工作,实质上是个人价值观的问题。因此,马克思主义事业观,就是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会树立忠于党的事业的观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忘记团干部的身份,以优秀青年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站在党和人民的角度看待事业,从党的利益出发对待工作,以艰苦奋斗、敬业、勤业、创业、精业的精神,忠诚于党的事业,立足本职为人民谋利益、为社会做贡献和为国家而献身。

    工作观


要勇于在服务大局中主动出击,把握好职业观与事业观的关系。团的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团干部在这个岗位上自觉奉献。

    首先,我们要实现精神境界的定位。团的岗位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光荣、一种责任、一份事业。“心中有团火,共青团需要我”,这意味着我们对团工作要有火一般的热情和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意味着我们要超越眼前利益、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意味着我们要淡化职业观、强化事业观,用诚心去干这份事业、用责任去干这份事业。给后人留下的是业绩,而不是包袱;留下的是希望,而不是隐患。

    其次,我们要树立一种紧迫感。主动服务党政大局和党的中心工作。人推一下,我动一下,结果只能是坐失良机、一事无成。干事业,要有一种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勇气;要有一种自我加压、争创一流的志气;要有一种全力以赴、奋发进取的士气。

    再次,我们要绷紧围绕党政中心这根主线。党最需要共青团发挥作用的时候,也是最能考验共青团战斗力的时候。围绕这个中心,我们全部工作就有了准绳。

    政绩观


所谓政绩观,是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去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对干部如何从政、如何施政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包括干部的政绩为谁,树立什么样的政绩和怎样树立政绩的认识,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领导干部中的根本体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

第3个回答  2018-11-22
1、写在前面
我们经常说三观尽毁,节操碎一地。
那三观究竟是什么,感觉特弱智的问题,可说不定真有人答不上来。即使答的上来,又有多少人深入思考过呢,估计凤毛麟角。
三观即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通俗的讲,人生观是人这辈子应该怎么活,价值观是人这辈子什么才是最珍贵的,世界观是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
套用我们政治课的答案来讲,这三者虽相互独立,却又相辅相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今天就是高考的第一天,网络上就有这么一个段子。想想高考前的我们简直无所不能,求得了函数与数列,古文诗歌滚瓜烂熟,通晓古今中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掌握化学元素,了解生命起源,各种物理定律手到擒来。
我一直觉得中国的教育,虽然给我们灌输了那么多的知识,却从未给我们竖立一个正确的三观,这样说或许不对,因为什么才是正确的呢?应该说中国的教育,从未引导我们去真正的思考三观问题。
2、三观的养成
每个人活到现在,自然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虽然三观或许模糊不清,但大致轮廓早已尘埃落定,这个形成过程是潜移默化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虽然三者模糊不清,但我个人觉得,人生观,应该是父母启蒙的;世界观,应该是学校教育的;而价值观,是自己摸索的。但当然,三者也是互相穿插,互相启迪的。最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自己。
饶越有句话讲的非有意思:道理这个东西就像一个妓女,当天晚上她给了你安慰,可第二天起床的时候,你连她胸围的尺寸都忘得一干二净。
我对这句话有两层理解,一是什么大道理都是狗屁,它只是让你暂时的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或者其他方面获得快感,最终你还是该笑笑该哭哭,跟随自己的心意,怂。
还有一层理解是,什么道理,什么至理名言都是没有用的,只有你自己真正的体验成功与失败,快乐与悲伤,自己去摸爬滚打,自己去痛定思痛,才能成为你自己的三观,融化进你的血液。
都说朋友圈有几种人,一是晒吃的,二是卖东西,三是传自拍照,四是发心灵鸡汤。
很多人很反感心灵鸡汤,这就像饶越说的话一样,因为他们深知这只是个妓女,而且还长得丑。
但我倒是喝了不少的心灵鸡汤,当然这些鸡汤不是一些简单的文字,它是一本书、一部电影、或是一段对话。但在喝汤之前,肯定是经过了很多的思考,只是没有用精辟的语言去提炼出来,而这段话,恰好像打通任督二脉的一枚神丹一样让你醍醐灌顶。
人生中,肯定会有人很多人跟你说这样的话。比如:这样做没有意义的,或者你太幼稚了,这样又能改变什么呢。
有两段话对我帮助很大,跟大家分享一下。
① 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哈维尔(哲学家,话剧家,捷克总统)
② 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熔炉》(韩国电影排行榜第一的电影)
3、人生观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绝B是哲学的经典问题,也是人生观的重要思考。
我这么开朗的人,从小到大,也有无数次想死的冲动。
小时候遇到艰难痛苦时,我经常想人为什么如此痛苦的活在这个世界上,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
母亲经常教育我的话有两点,1是你还小,你这么点事情算个球,漫漫人生,会遇到各种大风大浪,这么点小事挺不过来算什么。2是人生来不是为了享乐的,忍受痛苦委屈是必然的过程,这是人生的一部分。
这应该就是我人生观最早的启蒙。
书面的讲,人生观主要是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
而我觉得,人生观只有一个,就是态度。
我有一个朋友叫王小欢,他的一句话很有意思,不真诚,就滚蛋,这句话和他的2B青年形象也很符合。这,就是他的态度。
周国平在《人生哲思录》说: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情。我从来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标,觉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了人生。
我的人生观就很简单,热爱生活。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我在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行动。有时候想,如果我少胳膊断腿的,我还能这么热爱吗。
真正的热爱,不是在顺风顺水的时候,而是在你遇到艰难险阻甚至于迫害的时候,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就像电影《美丽人生》,讲述了意大利一对犹太父子被送进纳粹集中营,父亲不忍年仅五岁的儿子饱受惊恐,利用自己丰富的想像力扯谎说他们正身处一个游戏当中,必须接受集中营中种种规矩以换得分数赢取最后大奖。身处那样的恐怖环境之中,这位伟大的父亲还能保持如此的乐观,不得不让人折服。
当然人难免都有陷入困境,想不开的时候,这里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自我安慰疗法。
一是我在学生时代的疗法,我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我经常去想象宇宙的浩瀚,历史的悠远,战争的残酷,让自己的思维跳到一个无限大的舞台,自己的痛苦就变得非常渺小。
毛姆《寻欢作乐》里有一段话很好的提炼,人本来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行星上的短暂居民,因此对于永恒的心灵而言,一个人一生的痛苦和奋斗只不过是个笑话而已。
二是我现在的方法,我想象自己是在一个RPG游戏中,所有的挫败委屈伤心,都是设定好给我的关卡,我需要面对的boss,我怎么能被他们打败呢,这只是一场游戏而已。而且不仅如此,酸甜苦辣,这本来就是人生的味道,我更应该好好的去品尝,去享受这一份酸爽,这辛辣。(伤心的时候抽根烟倍爽~)
4、价值观
讲到价值观,我就觉得非常有趣了,因为我有很多想法。
价值观,就是你认为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最珍贵的东西。说小了是一个苹果的价值,说大了是人一生的价值。
现在除了个人,很多企业也在做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这个其实有点和人生观有点重叠的部分了。比如宝洁公司的价值观是,直指内心,关注人的需求,财源自会滚滚而来。
价值观也可以说是什么是好的,什么是要坚持的。
在美国,左右党派观点之争人所共知。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真正弄清楚到底什么是左右之争,以及左右各自的本质及内核。左派也就是民主党,现任总统奥巴马也是民主党,然而右派呢,就是指共和党。
举个之前很有名的例子,奥巴马的医疗改革,后来导致美国政府停摆的事件,就能很好的说明两党的核心价值观。
奥巴马的医保法案,也就是全民医保,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主要受益人是目前仍游离于医保体系之外的5000万低收入群体。但是,有受益者就有既得利益受损者。该法案令中产阶级和高收入阶层成为埋单者,他们目前享有的医保水平会因此下降,支付的保费却大幅上涨,不少人抱怨难以承受。这样一来,中产阶级和高收入阶层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间凸显了前所未有的隔阂。
我说的偏激一点,为了便于理解。左派认为人人平等,每个人都能享受权益,特别是照顾弱势群体,这才是公平。右派认为每个人要靠自己奋斗,财富是自己积累的,坚持个人自由,这才是公平。这两种意识形态,也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主流价值观。
这个大的就不多说了,还是回归到个体上来。
有些人经常把价值和价格搞混了,特别是商品,不都是明码标价么。
而价值和价格,也是两个非常有趣的辩证关系。我觉得阐述这个东西,必须要用到经济学里的“效用”。
效用是指对于消费者通过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举个例子,你口渴的时候喝,喝第一杯水,效用是10,第二杯是5,第三杯是1,第四杯可能就是负数了。而一杯水的价格是整个市场供求关系所确定下来的,这个需求,是广大人民的平均效用。但对个体来说,效用的偏差其实相差很大。
就像一场话剧,有的人觉得很有价值,带给了他一场精神的盛宴,而有的人索然寡味,看的昏昏欲睡,一文不值。但是票价都是一样的,价格是一样的。
正是因为每个人心里对待事物的评判标准不同,对效用的体验不同,所以追求不同。
有的人一生的追求是金钱,有的是事业,有的是功名,有的是爱情。
为什么说价值观很重要呢,因为很多人活的压抑,活的不快乐阿。不快乐又是为什么,是因为效用不够。而效用这个东西刚才说了,完全是根据主观感受来的。
同样一个东西,怎么样转变我们的看法,让效用变得更高,这就是讨论价值观意义的所在。
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必须要给自己内心建立一个价值的坐标轴。而这个坐标轴,我觉得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
一是外在影响。
讲个老王发奖金的故事,老王拿了2万奖金,同事拿了1万,老王回家很开心,给妻儿买了礼物。老王拿了2万奖金,同事拿了3万,老王回家后很不爽,对妻儿发无名火。
所以你觉得有价值的东西,对的东西,你不能被外界影响。
二是内心欲望。
比如一开始你觉得有辆小车开开就会很幸福,再后来你觉得自己有个80方的小房子就会很幸福,再后来你觉得太挤了,得要个120方以上的才幸福。幸福,永远赶不上人类的欲望。
最近我很爱讲的一个句子时,人类的痛苦是上帝给了他与他能力不相匹配的欲望。
其实我一直觉得我自己过得很幸福,而那些我觉得不快乐的日子,我后来发现其实都是我自己跟自己内心的欲望做斗争,我自己想要的太多。
讲到这里,我觉得价值观,其实就是自己修心的一个过程,正确的看待金钱、名利、得失。
我有时候会问自己,如果给我1个亿,甚至再多的钱,让我少胳膊断腿,我愿意吗,答案是不愿意,所以健康是无价的。如果给我1000万,让我忘记我所有看过的书,形成的思想体系,我愿意吗,答案是不愿意,如果是5000千万或许我会考虑一下。有时候看了一本好书,我就问自己,如果给我1万元,让我这辈子都不能看这本书,我愿意吗,答案是不愿意。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富有yeah!
5、世界观
最后讲讲世界观,其实这应该是最直接的,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相反比起前面两个思考相对少一点,我们更多的是去接触和了解。
最近一直在看《晓说》和《罗辑思维》,我真是强力推荐,顶礼膜拜,说《晓说》是行万里路,《罗辑思维》是读万卷书,真是一点也不为过。
世界观应该是,纵观今古,横跨中西,在看这两个节目之前,我真觉得自己是一个井底之蛙,现在当然还说一个井底之蛙,只是通过他们的眼睛和嘴巴,稍微多了解了一下这个世界。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跟我当初去吉他社是一个感觉,原来吉他还可以这么玩,原来这个是世界是这样的。
刚开始我想责怪一下中国的教育体制,后来觉得不对,其实我们已经信息非常开放了,是我自己太懒,没有多去阅读,多去行走。
举个例子,比如说最近越南的反华情绪非常严重,那我们有没有去了解为什么。我们都很讨厌日本人,国内的反日情绪很严重,但是有没有反思过其他国家为什么讨厌我们?
如果这个可以铺开讲,其实也可以洋洋洒洒写上几万字,讲几个近代的关键字,苏联、毛泽东、美国、冷战、对越反击战、华商、贸易、南海主权、石油等等。
我曾经跟朋友聊过一些世界大事,她说这些事情关我什么事,她不想知道也不想了解,当时我也没办法反驳。想想也确实如此,我们活着,关心自己的生活和周围就好了,那些事情让其他人关心好了。
现在我突然想到一段话可以送给她。我们去了解世界,去了解其他国家的民主制度,去了解各大文明的繁荣与兴衰,去了解战争革命的起因与经过,去了解那些美好的文学与音乐。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自己,去认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我们这个个体,在世界地理上处在什么位置,在历史的长河上是处在什么位置,在文明的演变中处在什么位置。
我们在了解这个世界,也是在重新认识自己。
第4个回答  2018-11-24
三观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简单的说,只要不过于贪图金钱、地位、享乐,做到适可而止,就有正确的三观。过于贪求,往往会尔虞我诈,图谋不轨。适可而止则往往是用正常的方法追求。
总的来说,只要追求生活的目标能做到适可而止,他就肯定有正确的三观。
第5个回答  2020-12-24

正确的三观概括一下应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