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眼”,花2.6亿修建,如今却杂草丛生锈迹斑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虽然一切都在时代的变迁之下发生了变化,但是关于太空的 探索 ,人类的脚步从未停息。美国、俄罗斯、中国等的航天计划,形象的体现了人类对于太空的憧憬。其实,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关键在于该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水平。

只有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得到提升,才能发展科学技术。关于各个国家对于太空的 探索 之路,最大的差距在于望远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望远镜设备得到了明显的进步。 尤其是射电望远镜,它是人类在20世纪发明的一种用于观测、研究射电波的设备。

一样都是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接收的电磁波短于光学望远镜,而且不受天气、气象条件、星际、星际尘埃云的影响,它不仅可以穿过云层,还能全天候工作,扩大了人类对于宇宙空间的观测。 美国VLBA阵、日本空间VLBL的出现,就是新一代射电望远镜的代表。

可以说,射电望远镜的发现促进了人类对于太空的 探索 ,同时扩大了宇宙 探索 的观测范围。目前,各国的天文学家都在积极 探索 宇宙的奥秘、发现未知的世界。相信在人类的不断 探索 之下,终有一天,一切未知都会变成已知。

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取得的四大重要发现:脉冲星、类星体、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际有机分子,被人们称为“四大发现”,它们都与射电望远镜有关。 2012年,亚洲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正式入驻上海天文台,这台射电望远镜的综合性能在亚洲排名第一,在全球排名第四,它可以观测100亿光年以外的天体。

由于射电望远镜的外形看似一口“大锅”,所以被人们称为“天眼”。 目前,知名的射电望远镜主要分布在美国、德国、日本、中国等国。被称为“中国天眼”的口径500米射电望远镜,是全球最大单口径、最灵活的射电望远镜,2016年在贵州建成。

“中国天眼”的出现,是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一个巨大的进步,这可能是近十年让人引以为豪的一件事情。“中国天眼”是南仁东和他的团队建成的,他在1994年提出了这一设计,经过长达22年的考察、选址、设计、建设,南仁东终于建成了“中国天眼”。

不过,还没等到“中国天眼”投入使用,南仁东就离开了这个世界,这可能是他这一生最大的遗憾。 迄今为止,“中国天眼”发现的脉冲星已经超过了200颗,震惊了整个科学界。 除了“中国天眼”之外,世界上还有一个最大的“天眼”。

它就是 美国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这一“天眼”的直径达到了305米,后期扩大至350米,始建于1974年,累计耗费了2.5亿。 同年,泰勒和赫尔斯两位天文学家通过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射电脉冲双星系统,印证了引力波的作用。

凭借这一发现,泰勒和赫尔斯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知名度。 美国之所以斥资打造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其实是为了实现对于遥远天体的观测。

毕竟只有掌握了可以探测微弱天体射电信号的设备,天文学家才能观测遥远的天体。然而,“梦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所有射电望远镜只能收集少许天体射电源能量,大约是几点雨滴携带的能量,根本无法进行研究。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射电望远镜不是那么庞大,无法得到更为精准、具体的信息。毕竟当时全球最大的两台射电望远镜,德国埃费尔斯贝格和美国格林班克的口径只有100米。因此为了探测遥远的天体,包括月球、行星等,美国开始了阿雷西博工程。

经过多年的风风雨雨,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终于建成,并且入驻波多黎各。 为了庆祝这一时刻,阿雷西博射当时还向天文学家们认为可能存在生命迹象的,距离地球25000光年的球状星团M13传输了一段信号,这段信号是由1679个二进制数字组合而成的。

为了记下这段信号,人们将其名为“阿雷西博信息”。如果阿雷西博信息被其它生命接受,就会出现涵盖DNA分子含有的化学元素序号、核苷酸的化学式、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人的外貌、太阳系成员的一些信息等图形。

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它拍下了大量存在价值的照片,并且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线索、情报。 由于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外形十分精致,因此成了许多电视剧、电影的“宠儿”,就像《黄金眼》、《接触》等影视作品的一些场景,都是在这里拍的。

在影视作品的宣传之下,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天眼”,甚至开始计划发展航天事业。可能对于双方而言,这是一件有益的事情。射电望远镜可为影视作品提供素材,增加观看量;影视作品可为射电望远镜带来许多粉丝,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然而,美国宇航局却突然修改了发展方向,它把目标放在了类似哈雷这一类型的研究上,集中精力开发地球外部轨道上布局的光学镜。 随着时间的流逝,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逐渐受到了忽视,在人们心里的地位瞬间一落千丈。

不仅如此, 美国宇航局提供的保养费用逐年减少,从原先的1200万美元下降至100万美元,甚至最终直接暂停了拨款。 究其原因,是因为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体积过于庞大,每年都要花费大量资金进行保养。如今,阿雷西博天文台由于常年没有保养,因此杂草丛生、锈迹斑斑。

与此同时,随着阿雷西博望远镜各个零件的逐渐老化,由于这一“天眼”已经建设了多年,而且当时的科学技术较为落后,对于零件的认识十分有限,因此经过时间的沉淀,一些零件开始生锈,甚至出现了一些地方的损坏,最为严重的是电缆故障。

这一场面令人心寒, 如今,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模样已经不复当年,甚至沦为无人问津,表面看似一个规模庞大的垃圾堆。 不仅如此,随着“中国天眼”成为全球最大单口径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逐渐被遗忘。

如今,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正被一个来自弗洛里达大学的科学小组进行管理,虽然只能勉为其难地维持,但是一些人计划在未来的某一天里将其关闭,这意味着历经数十年磨砺的“天眼”即将退休,从此消失在大众面前。

所谓“优胜劣汰”,大抵如此吧。毕竟这一时代的发展速度很快,只有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才不会面临时代的淘汰,否则旧的事物终究会被新的事物取代。虽然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现状令人惋惜,但它侧面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们应该引以为豪。

随着“中国天眼”的不断兴起,曾是全球最大的“天眼”、斥资2.6亿修建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如今杂草丛生、锈迹斑斑。虽然这一局面令人惋惜,但是“优胜劣汰”,如果没有进行优化,旧的事物最终都会被新的事物取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