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吸收性心智》读书笔记20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第23章,社会的凝聚力

    儿童的整体意识

    社会跟儿童成长的过程一样,也要经过一个胚胎的阶段。

    我们会看到儿童渐渐的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在对社会的发展发挥促进作用。

    他们会全心全意的进行工作,而不只是停留于感兴趣。 当他们达到这个水平,儿童的行为就不再是没有目的的了,他们将会把群体的利益放在首位,使自己的利益同群体的利益结合在一起。

      团体意识不依赖于竞争,它是自然的产物,它的获得也不是以灌输的方式进行的,而是儿童通过自身努力而取得的结果。

    人类社会中唯一一个不缺少这种凝聚力的群体就是儿童。 六岁后不久,儿童就开始了另一个发展阶段。儿童开始有了一种愿望,去了解人们行为所遵循的传统和规律。他们希望有人能够来领导他们。服从领导,遵从规律,正式是社会组织相互连接的纽带。这种服从意识形成与前面提到的胚胎阶段。

    六七岁的孩子好像受到一种群居性本能的驱使,去服从比他们年龄大的孩子。

    在这里作者将人的群居现象,同印度的农村农民在家庭中进行手工织布工作的情形相比较。

作者将婴儿比作棉花。将婴儿品质的形成比作纺纱。

棉花种子周围生长的棉花桃,就像是婴儿和他们的家庭环境。

纺织就像人们在群体中生活和进行工作,并渐渐地形成自身的个性。

作者认为,织布的经线就是同社会的凝聚力,儿童会以自然规律和一定框架的制约为前提,产生一定的行为,人类社会的准备工作就是以这种行为为基础。

梭子穿梭在线之间。这个阶段,正如在法律控制和政府控制下的有组织的社会

    作者认为,社会上真正的威胁,是那些忽视人类的创造性,无制度扼杀上帝赋予儿童潜能的那些行为。

人类真正的痛处和正是个性的缺失和潜能的浪费,而不是对死亡的恐惧。

无知是我们面对的最大的敌人。我们知道怎样在贝壳中找珍珠,知道怎样在矿山中挖金,知道怎样从地下开采煤矿,可是我们对人类的精神世界却知之甚少,对潜藏在儿童内心深处的创造力也不了解。

懂得社会意识,自然的发展

    普通的学校的老师们认为,儿童不会主动的去学习,他们强迫或者鼓励儿童去学习,有时候也会惩罚,或者用物质进行刺激,从而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用竞争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是他们的手段,而所 有这些方法都不可能带来好的结果。

    其中努力寻找儿童的缺点,然后进行批评,就是成人最典型的对待儿童的方法,而这种批评也是起到任何正面作用的。 (完全赞同,这种方式不仅打击孩子的自信,而且会让他们自己给自己贴上不好的标签,其实他们自己已经做的很好了,他们仍然会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很多人即使取得了很强大的成就,却一辈子陷入在自卑当中)

    儿童常常会同他们的所谓敌人成为朋友,这不是在别人的要求下才这样做的。 对那些做错事情的人,儿童会表示关爱和同情,这种关爱和同情也不是在别人的要求中产生的。同样在没有受强迫的情况下,儿童也会去帮助智力不如他们的伙伴。我们应该鼓励这种自然的情感。

正常的儿童常会去追求完美,他们不会感觉到那些坏东西的诱惑。

    成人还有另外一种不好的行为,就是常常打扰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正常工作。

    事实证明, 创造性的本能比说教更加重要。 只有通过互相帮助和精神上的和谐,内心中那些美好的东西才能得到。社会站是在凝聚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所有社会组织都以这种凝聚力为根本。

大自然赋予了儿童在工作中发展自身的能力。大自然赋予了儿童一种内在的指导力量,可是要进行全面的发展, 就一定要进行不断的努力,从中取得足够的经验,否则什么说教都起不了作用。

成长并不源于对事物的理解,而源于 行为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