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神经症、精神障碍如何区别,问题解决可用哪些理论流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4
本文根据周末心理讲座简单汇总,感谢江苏师大吴晓亚教授。吴老师作为物理教授,跨行到心理咨询领域,跟随香港、台湾名师学习,有十几年从业经历,心理咨询游刃有余。

这也使我想起那句伟人的话,“积极的休息方式,就是从一种活动过渡到另一种活动”,而工作与爱好的结合,就是距离越远,联系却会密切,彼此起到促进作用。

心理障碍问题不同于身体疾病,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存在,能够被感受,才会被理解。

心理障碍三类型

李克富老师曾说过,心理讲座总是追求通俗易懂,但是通俗就难免距离科学说明远一些,也就不能讲求太准确,但是大致不会错的。

吴老师把心理障碍按照医院科室分作三类:神经科、精神科、心理科,对应具有三种问题:神经症性问题、精神病性问题、心理发展问题。

1、神经症性问题,常见如抑郁、焦虑、恐惧、强迫等。

这个有生理基础,可以通俗认为“搭错筋”,这个筋就是神经元,与大脑神经元牢固链接有关。大脑神经元有树突、轴突,树突获得刺激,轴突传递刺激,彼此链接形成信息。

举例某女士过分关心孩子,去商场用绳子牵住孩子怕走丢。究其原因,小时候跟随家人赶集市,看玩具上瘾,走丢了,特别害怕,虽然很快被大人找到,但是这个刺激非常强烈,导致长大后紧紧拉住妈妈、丈夫、孩子,可见神经元搭接牢固。

处理方式就是服药加咨询。

内分泌包括多巴胺、内啡肽、催产素等,药物通过干扰内分泌起作用。药物两类,有兴奋剂和镇定剂。

2、精神障碍问题,要终生服药。相当于疯了,有“文疯子”“武疯子”两种。

文疯子就是说胡话,例如蘑菇的故事。武疯子就是动辄打人骂人,有幻觉,双重人格,一般家族3代内有患者就要注意。

男士45-50,女士40-45是关键期,过了此年龄人格稳定无问题,之前有发作就要给予社会支持。

案例,自闭症患者受刺激,发作严重,攻击性强,有幻觉出现,关键打人免责。

启示:无论无理有理,要饶人,让着人,礼让人,包容人,示弱人。

高危人群3特点:3代内有精神分裂症患者,青春期,幻觉出现。其实就是遗传、年龄、环境影响因素。

案例女生患者,出现性幻想尤为注意,自称怀孕,某教师导致,其实因为青春期喜欢老师导致幻觉,其叔叔有分裂症。

对策:不给刺激,度过危险期。

3、发展性障碍心理问题,常见学习、恋爱等心理问题。

先诊断再处理,即先判断性质,再建议心理科、神经科、精神科处理。

心理咨询师第一次就要先分诊!诊断症状:投射性游戏、家族史等。

咨询和培训区别:前者怎么好听怎么来,后者哪壶不开提哪壶,拔刺、痛点触及。

案例,教育孩子装作离婚,结果孩子更糟糕,可见咨询助人在于:离开时候更加好一点。

4、咨询流程:诊断,建立关系,解决,结案。

心理咨询没有三头六臂,基本方式就是真诚。案例台湾咨询师学生临时接个案,一言不发,事后评价最好。对方感觉到了共情就可以,说明前者假离婚咨询问题出在“不真诚”“不专业”。

本人体会小结:神经症是搭错筋,“傻子”;精神病性障碍易激惹,“疯子”;心理问题总回避,“自欺欺人”“骗子”。对策先判断再应对,保护自我,真诚第一。

咨询流派四种

1、心理动力取向,强调潜意识。

考前焦虑,学习好才会担心考砸。

2、认知行为取向,纠正不合理认知。

女生说有个女孩总是跟着自己,潜意识解释就是本人,直接对话“有什么事情要帮忙”。认知行为疗法告诉就是假的,改变认知,放松训练,转移注意力。

3、存在人本取向,求助者为中心。

罗杰斯小时候家教严格,从窗户看荷花,一年年花开花落,醒悟所有生命本质都是向着对自己好的方向发展。

类似道家所言,“无为而治”。

段子:

来访者:我很痛苦——咨询师:嗯哼;

来访者:我不想活了——咨询师:我听见了;

来访者:我要跳楼,跳下去死掉——咨询师:我看见了。

存在主义认为:人活着没有意义,这是你的选择;如果选择活着,可以活成自己。

4、后现代心理取向,问题解决导向。

早期咨询是“有钱有闲有悟性”,贵族才可以做得起,有28岁少妇咨询到58岁老者为止。

针对百姓咨询,“简单、快捷”,简快疗法——短期疗法,一般不超过12次,如焦点、积极、叙事、家排、NLP。

长程咨询:症状——原因——解决。

后现代是:症状——解决。不再找原因,把症状直接变成目标。如考试不好,“曾经考好时候如何做到的?”

佛陀四句话:因果不可改,智慧不可赐(体验),天机不可泄(实证),无缘不能渡。

决定论与影响论区别,如童年决定成年与童年影响成年。

深度共情,咨询经验多了,几个类型问题,猜个差不多,好似预言家一般。

赠语:随着功力的提升,同步提升的是对别人的尊重!

移情:好事,来访者转移给咨询师。反移情:咨询师对来访者移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