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有哪些设计值得保留下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11-24
一、CPU和显卡共享散热
这里反对下 @牧野 琳 关于独立散热的观点。不管是轻薄本还是游戏本,只要带独立显卡的,一根或者多根热管横穿CPU和显卡,共享散热系统的设计更值得保留。
大前提是共享热管不代表可以给散热系统缩水。CPU+显卡共计150W的,我认为散热系统应该要有180W的散热能力。而共享散热系统,可以在只有CPU满载或者只有显卡满载的时候,风扇稍微降低转速获得更好的噪音表现;又或者给满载的配件分配更高的功耗,例如45W TDP的CPU满载的时候,可以给到60甚至80W——这是独立散热系统无法实现的。
当然,你可以说我给CPU的独立散热系统就能满足80W的散热,然而这样的笔记本必然更厚重。而且只有CPU满载的时候,一个风扇全速运转另一个风扇几乎不动,和两个风扇都60-70%转速相比,风量可能差不多,但噪音要大得多。例如台达的BFB0512系列,BFB0512LA-C,3500转风量2.188CFM,噪音22.5dBA;BFB0512HHA-C,5900转风量3.988CFM,噪音37.5dBA[1][2]——风量不到两倍,噪音大了5倍多。更何况共享散热的鳍片面积翻倍,散热效率更高。
最后,笔记本受限于体积,性能与噪音兼顾并不现实。所以还是需要提供性能模式与静音模式切换的选项,最好是通过BIOS/UEFI可自行调节功率释放/风扇转速而非软件,毕竟这年头买个游戏本装Linux跑计算的也不少。
二、全尺寸方向键+独立编辑键(Home/End/翻页)
例如华硕曾经采用过的这种键盘布局:

15寸机型应该在此基础上保留独立小键盘并采用尽可能和传统键盘一致的布局。例如机械革命Z2R的这个布局:

当然,ThinkPad的键盘布局我个人认为更好,但其它品牌包括联想自己的其它系列也采用这种布局,似乎不太现实。
第2个回答  2021-11-24
一、CPU和显卡共享散热
这里反对下 @牧野 琳 关于独立散热的观点。不管是轻薄本还是游戏本,只要带独立显卡的,一根或者多根热管横穿CPU和显卡,共享散热系统的设计更值得保留。
大前提是共享热管不代表可以给散热系统缩水。CPU+显卡共计150W的,我认为散热系统应该要有180W的散热能力。而共享散热系统,可以在只有CPU满载或者只有显卡满载的时候,风扇稍微降低转速获得更好的噪音表现;又或者给满载的配件分配更高的功耗,例如45W TDP的CPU满载的时候,可以给到60甚至80W——这是独立散热系统无法实现的。
当然,你可以说我给CPU的独立散热系统就能满足80W的散热,然而这样的笔记本必然更厚重。而且只有CPU满载的时候,一个风扇全速运转另一个风扇几乎不动,和两个风扇都60-70%转速相比,风量可能差不多,但噪音要大得多。例如台达的BFB0512系列,BFB0512LA-C,3500转风量2.188CFM,噪音22.5dBA;BFB0512HHA-C,5900转风量3.988CFM,噪音37.5dBA[1][2]——风量不到两倍,噪音大了5倍多。更何况共享散热的鳍片面积翻倍,散热效率更高。
最后,笔记本受限于体积,性能与噪音兼顾并不现实。所以还是需要提供性能模式与静音模式切换的选项,最好是通过BIOS/UEFI可自行调节功率释放/风扇转速而非软件,毕竟这年头买个游戏本装Linux跑计算的也不少。
二、全尺寸方向键+独立编辑键(Home/End/翻页)
例如华硕曾经采用过的这种键盘布局:

15寸机型应该在此基础上保留独立小键盘并采用尽可能和传统键盘一致的布局。例如机械革命Z2R的这个布局:

当然,ThinkPad的键盘布局我个人认为更好,但其它品牌包括联想自己的其它系列也采用这种布局,似乎不太现实。
25周年版键盘
P52s键盘
多说一句的话,笔记本通常F1~F12功能键同时提供其它功能,应该提供选项切换默认功能键还是快捷键模式。
三、独显直出切换及144电竞屏
只要使用了独立显卡的,应该提供独显直出/核显输出两种模式供用户选择。毕竟核显省电但性能差,尤其是游戏本,144Hz电竞屏普及的今天。当然,如果屏幕提供G-Sync兼容就更好了。
四、保留1~2个USB-A接口,提供2~3个USB-C接口,并且其中一个为全功能接口。
在外接键盘、鼠标几乎全是USB-A接口,蓝牙鼠标延迟还是较高的今天,笔记本还是应该保留1~2个USB-A接口,而不是激进的只提供Type-C接口,让用户去到哪都必须带着一个扩展坞/转接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