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布绿花朵的乐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7

张钊维
如同从心里抽出的一缕丝巾,手染素颜,缓缓挥动在摩天楼群的天际线上。
林一峰
有些人一开口就会摄住你的灵魂,让你把心放心交低;那是一种近乎神性,却又唾手可得的幸福。
听小娟的歌,我就一次又一次的经历这个幸福。
李皖
语言都是多余,乐器都是多余,声音都是多余,但是必须传达。所以有了这语言,有了这乐器,有了这声音。还好,它们不是很多余,在各自必须出场时没有多余的自我表现,这是这张唱片在录音、演唱、演奏上了不起的地方,听见了,好像没听见,没留下什么炫目的东西。
《红布绿花朵》就是一种空。如果我要最老实地写下我的真实感受,我会写:听《红布绿花朵》,冒号,然后空上2000字的格子,然后,日期。
王小峰
在一个讲究时髦、时尚、时间的时代,我们都拼命去创造一切与时俱进的东西,因而它短命速朽。小娟的歌属于哪个时代?它不属于任何时代,因而适合任何一个时代的人去倾听。我相信民谣的力量,它来自生活与土地,它来自人们的心灵。
我们之所以怀旧,是因为我们不满意现状。全球一体化逐渐吞噬地域文化的个性,但是,总有人会坚持,无欲无求的坚持,把一些特质保留下来。小娟的歌声让我想起台湾民歌运动,让歌唱回归到浪漫,回归到理想,回归到快乐,这样对听者来说才是种享受。
如果说两张翻唱专辑让我们熟悉了小娟的歌声,那么这张原创专辑《红布绿花朵》可以让人们去感受一下小娟的没有华丽,只有美丽的世界。
金兆钧
小娟清秀清纯,她的歌清新清澈,是这喧嚣时代的一缕清音。
袁越
一晃两年过去了,这两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新版的《我的窗外》,没有了翻江倒海的高潮,剩下的只有恬淡的心情。我曾经对新版的处理方式有些不满,但昨晚我再次聆听之后终于明白,新版更像他们现在的生活:躲在遥远的通州,每日唱唱歌,谈谈情,不理朝政,云淡风轻。他们的世界,是由花鸟鱼虫组成的。在他们的窗外,只剩下了蓝天。
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最近的生活,再来听听这张唱片,我听进去了。
邱大立
小娟的音乐做得很细心,很干净。我能从里面闻到生活最本质的清香。
这是山谷里的居民的十种记忆,也是他们修筑了十年的家园。
但他们太清净了,也许有人会感到不适。不食人间烟火,是我们对他们音乐的第一印象。他们的歌声,是那么不切实际,离现代,甚至离人类都那么遥远。他们的心灵,竟然如植物般单纯。他们用歌唱围起了一座城,砌起了一片草原,还垒起了一个家。
这张唱片,要献给对这个世界没有太多奢求的一种人。
你不是随便的花朵
小娟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她还叫王秀娟年代,甚至还能跟崔健扯上关系,比起资历,自然当仁不让。另外,她的过人之处还在于,在历史和自身境况等条件下,能找到一个非常妥帖的位置,从而把怜悯和缺陷拒之门外,比乞讨版希望工程更洒脱,比其它同类新老手艺人更纯粹,当然也因此获得了过分的溢美。
看过几次小娟的演出,台下的她安静、肃穆、有传说中的气场存在,登台之后也受人尊敬,吉他和长笛、手鼓的简单组合,配上漂亮的嗓音、同行的吹捧和觞情的听众,反响自然出众。也正是因为如此,她的缺点被进一步忽略,比如创作能力的匮乏。
小娟有着庞大的听众群,比如靠她凭吊回忆的中年分子、跟风起哄的京都白领、以及假装老成的少男少女,都可以划入其中。如果把这些人粗浅地按照共性定位,显然不够精确,因为我们还有大量死硬的断代遗老遗少,还有头顶光环的天朝使者,看着你微微笑。
《红布绿花朵》是小娟去年的作品,作为第一张原创专辑,它发行严肃,声势浩大,乐评人不分青红皂白悉数买单,乐迷哭天抹泪地捧场,一派逝者安息、生者前行的景象,感人肺腑。提及此作,有人说自己被放“空”,有人“闻到生活最本质的清香”,更有甚者,被“摄住灵魂”,一时间,居心叵测的造谣者、肝胆相照的同仁漫天乱叫,就是不见有人在事实上说话,让人心寒。
凭心而论,《红布绿花朵》明显带有八十年代的遗毒和九十年代的顽固,平淡无味,抛开其扩展意义,单是他们一贯追求的旋律和编配,也都不尽如人意,泛出一个个精致的泡沫,和一层层难以掩饰的空洞。小娟的嗓音被过分突出,即便闪亮,也显得突兀,让人有恍入某颁奖典礼之感,专辑里的水流声可以佐证。凄凉或愤怒都可以稍后再谈,这种星光大道般的冰清玉洁,实在难以容忍。退一步到歌词上来看,也是毫无亮点,中规中矩。
而这张作品,更因为其惨无人道的后期制作而打上更多的折扣。专辑里的声音,可以伙同玻璃碎了的声音,扫帚划过地面的声音,一起为高档良民音响的试音天碟充数,甚至无需改良便可迎合机器的嗓子,但要想取悦人耳,作为音乐,特别是作为民谣,它还是太过单薄,想一个被吐空了的胃,里面只剩酸水,毫无营养,丝毫没有灵魂,叫人感动不起来。也正因此,即便轻弹慢唱,情感的诉说也显得极其不可信。
说开来,这种制作之下,又包含多少个心机和陷阱,谋杀了多少天分和真诚,从而把他们跟历史区分开来,变得易碎、善感,成为透明的工艺品和车载音响的最佳伴侣,成为最不计后果的狼狈之徒。生人交头接耳,熟人扼腕叹息。也不能看出,花朵无论经历多少风吹雨淋,在变态的市场体制面前,总是那么随便,总是那么善解人意。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