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母失去分享欲的原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4-23

开题语

        分享欲一直是我们从小就有的东西。小时候总喜欢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都分享给父母,因为父母是我们的最亲的人,最爱的人。

       他们从小把我们拉扯大,最好的都给了我们,最无私的爱,都给了我们。

分享欲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逐渐长大了,也有了自己的性格,有了自己的交往圈子,有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父母的交往分享也逐步的减少了。

父母的陪伴

那为什么和父母的分享欲逐渐的失去了呢?

    话题越来越少。父母每天都在外面辛苦工作,他们为了我们的家,毫无怨言。我们每天都在学校里生活学习,和同学们进行交流沟通他们的眼里全部是生活,是赚钱,而我们的眼里全部是娱乐,学习。我们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目标性也不一样了,所以说和父母的分享欲逐步减退。

    父母每天的责怨。我们在还没有长大的时候,做事不成熟,做事不稳重,他们想要我们乖乖的,每天都有生活上的进步。而年少的我们,整天做一些让他们不开心,不愿意的事,久而久之,父母给我们的建议,唠叨,也让我们变得很烦,逐渐的失去了分享的欲望。

他们的爱很无私

自己的故事

    我弟弟就是我从小看他长大的,他的成长,我都可以很清晰的记得点点滴滴。小时候不管发生了什么,都愿意和我妈妈分享,学校里有什么事,都给我妈说。

    逐渐的父母的要求也高了,责怨他的东西也多了,想着把他培养的更好。谁知道起了反作用。

       父母再多的话语,也都是为了我们好,他们都想着能培养的更出色,更优秀。他们的良苦用心,我们也应该用心去体会。和父母的交流虽然少了,但是好的东西也要去分享。

自我感悟

自我感悟

父母养我们长大不容易,他们也想听听我们每天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虽然长大了,我们也要记得分享自己的开心事,在我们快乐生活的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是快乐的,这样她就才会放心。

第2个回答  2022-04-24

每个个体小时候对父母总是有着说不完的话,父母是我们可以永远相信的人,小时候甚至要把一天所学的全部内容分享给他们,长大后却发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次数越来越少,沟通深度也越来越浅甚至最终导致不愿沟通。从答主个人角度来看可能有以下原因。

个人独立意识的觉醒。父母是我们每个人小时候的依靠,从咿呀学语到学步蹒跚我们都是在父母的指导与教导下进行的,随着我们不断长大也了解到无论是谁,父母不会陪伴自己一辈子,为了更好地顺应以后步入社会的境地,要学会自己成长,不少人也在与此同时学习着独立,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自己。


分享表达后效果不理想。在许多典型的中国式关系家庭中,父母具有不容置疑的话语权,我个人生活在母亲estj人格家庭环境下,自己也成为了一名estj,掌控欲强,很难认同不同于自己想法的见地。所以我和母亲很容易在对同一问题表达不同看法时起争执甚至吵架冷战。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对其表达欲和分享欲。这种情况下建议心平气和地与父母进行沟通,达到更好交流效果地同时也会提升彼此之间地分享欲。

认识水平不同。伴随着我们学历地增长,和眼光、见地已经停留在固有水平地父母已经很难再用同样地角度看待同一件事。父母或许会觉得我们谈到的假大空不切实际,我们有时则会认为他们没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日新月异地世界而固步自封。二者在一定程度在存在对立关系,这就造成了根源性地交流困难,难以从对方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这时无论如何交流都是无意义的,久而久之,会出现双方互不理解的现实,进而导致分享欲的丧失。

第3个回答  2022-04-19

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和父母沟通的越来越少了,小时候如果和比较调皮的孩子在一块玩,父母就会说,你看看他整天就知道玩一点也不知道学习,还是要好好学习少和这种调皮的孩子玩;在长大一点父母就不喜欢你和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玩,在他们潜意识里学习成绩不好人品就不好,这个时候就会说少喝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玩。无论和父母说关于什么的问题,他们都会扯到学习上,又会那你和其他人作比较,就会使你产生逆反心理。

自己长大后和父母的代沟也越来越大,父母越来越理解不了我们说的话。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学会自己处理一些问题就不会像小时候那样遇到什么事情都找父母,父母也越来越不能理解我们的疲惫,就像在学校学习一样,他们总以为在学习很容易,也不会有太多的压力,可这种时候压力只有我们知道。所以他们并不能理解我们所说的累是什么意思,他们只会觉得我们现在的环境已经很好了,压根没有觉得累。

如果我们向父母倾诉的话,他们可能不太当回事,总会觉得我们不够努力,这反倒成了他们说我们不努力的途径了,没有得到父母的体谅和安慰,让我们越来越封闭自己,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分享欲。慢慢的我们就遇到了一些知心愿意听我们倾诉的朋友们,所以当遇到事情的时候也会和朋友们去说,不再和父母分享了。

作为孩子肯定是想和父母报喜不报忧,可是哪有那么多好的事情呢,很多时候会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这也没法和父母分享,久而久之分享的就越来越少了,=在这种情况下都是自己来消化一些负面情绪,不愿意去和父母沟通。

第4个回答  2022-04-22

不管什么年龄段,我们分享心事的目的是什么?

首先是寻求一种最基本的尊重,而且这种寻求可以是单方面的,我有向你倾诉的意愿但是你未必对我有同样的要求,而且我也不必强求你必须和我一样,只要你能在我倾诉的时候,认真且安静的听完我说的话,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我的尊重与肯定,这种态度本身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支持与信任。而这是分享心事过程中最低限度的要求——听我说完我想说的话,而不是在半中间就开始对我进行评判、指责还有说教。

其次是寻求一种理解,在完全听完我所说的之后,我期待的是你能从我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在当时那个情境中我所产生感受,当然更期待的是感同身受、是完全带入以后的理解,这会给我莫大的宽慰,如果我分享的是快乐,那么我的快乐以这种方式放大了,如果我分享的是忧伤难过,那么这些情绪也随着这种方式得到了安抚,如果我分享的是纠结、是左右为难,那么这种方式也能令我得到一定程度的纾解,而这统统比我分享心事之前的状态要更轻松愉快。

最后是寻求一种升华,在你表达了对于我而言充分的理解之后,如果你能从你的视角出发,凭借你与我不同的人生阅历或是知识结构能给我提供一点独特的见解或指引那这次心事的分享就会变得既高效且实用。通常我们的分享只要求第一步,偶尔能体会到第二步已经足以温暖灵魂了,如果能够达到第三步,那你不止得到了一次美妙的体验,还得到了一位“棋力相当”“琴瑟和鸣”的知己,你们的友情可以突破世俗含义而达到精神层次。

非常不幸的,孩子向父母“分享心事”时,父母们往往连第一步的标准都做不到。

大多数的父母迫不及待的要揪出他们认为的孩子认知中的错误并第一时间进行纠偏,这就导致一次足以加深双方感情的行动变成了一次单方面的说教。作为孩子,最烦的就是父母的“喋喋不休”,你们的“唠叨”是我唯恐避之不及的东西,我怎么还可能做任何可能引发它的行为。

缺乏尊重缺乏耐心,这是大多数人的通病。而且由于年龄产生的代沟,孩子们的“心事”难免会被大人们觉得“幼稚可笑”而生出轻视。这一点足够筛掉绝大多数父母。

如果一对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和耐心,那孩子们愿意和他们分享心事么?

答案还是不乐观,对于一个心理发展正常的孩子,他在选择“心事”对象时永远有比父母好得多的选择,那就是同伴。

相比起父母,同伴和我天然就处在相似的位置,我们的年龄我们的经历给予我们无数的共同话题,我们总能轻易的养出默契达成一致。这点上,父母永远比不过同伴。

但是能给予孩子尊重和耐心的父母能收获特殊的馈赠:孩子不会给你突然的惊喜,基于尊重,他们在所有你关心的大事上一定会给你充分的知情权和建议权,他们也会认真的思考你们的话。

作为父母,想成为孩子的“知己”,想成为孩子随时随地可以分享心事的对象,这不仅需要足够的尊重和耐心,更需要智慧和爱。你想完全理解他,你必须完全放下自己心中那些已经成型的东西,保持在和他相同环境相同水平上去感知,这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

不过反过来想,父母和孩子最优的关系并非“知己”,父母要追求的方向,应该是孩子的榜样。

孩子能看到的永远是你的背影,你在前方无惧风雨、挑起重担、坚定前行,在这些行为中孩子能够感受到你的爱、你的思想甚至你的精神,而这会给予他鼓舞和力量去面对自己的人生。

只要他以你为榜样,你的话自然就有份量,即使你不想,你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能做到这一步,当孩子有困惑、有不解时他一定会第一时间想到你,因为他知道你这里一定有答案。

当然,这同样也需要智慧和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5个回答  2022-04-23

————就拿我自己举例子吧。

    首先,没有啥共同话题。

我妈经常劝我大三去考教资,说是当老师好,工作稳定。我每次听到这个,我就没有什么话说。因为在我对我的人生规划里,我其实是并不愿意当老师的。我说我心里有数,我会对自己做的决定负责,可我妈每次打电话的时候都会讲考教资考教资……我头都大了。

我本科的这个学校并不是很好,我想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境遇,可是我妈总说万一你失败了呢。在有一回和我妈说到咋解决室友吵闹的问题,我妈就直接说是我自己的问题,她怎么就能在吵闹的环境下睡着呢,就是你心不定……


    其次,三观真的不一样,或者说,不太相似。

我之前跟我妈打电话的时候,我妈就说到了网红博主这回事,就说这个好能挣钱,你要不就去干这个。说什么别人写一幅字就能挣钱,我不否认有这个事实,那好歹也得是名家吧。然后呢,又是一言不合……

    再者,认知真的是不一样。

我就是换个微信头像,又是说我这个头像难看,又是说我微信签名变态,还打电话来,说她和我爸都不喜欢我这个头像,让我换掉。

你的父母根本跟你不在一个频道上,交流也是只换来批评或者否定。

自然没有交流的欲望。而你又没有足够的观点和理由来证明自己是对的,他们是错的,所以你没有办法保证好你自己的行为的合理和正当性,而你又不想让他们对你的行为进行干涉。自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回避过多的交流,避免他们过多干涉到你正常的行为。

当有一天你觉得你能够说服他们接受你的观点,或者即便无法说服他们认可你的观点,但是至少不反对你的观点的时候,也就是你有自己的发言权的时候,我觉得你可能更愿意和父母多做一些交流。

    我的分享欲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没了,但是我仅表达我对他们的理解,其他的,我改变不了什么,也就只有这样了……(其实我也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因为我自己也在探索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