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夫妻间精神虐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3-23
“你这个蠢X”、“你简直就是个废物,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挣的都是歪瓜裂枣,靠你只能喝西北风”、“离开了我,谁会要你这样的,要身材没有身材,要相貌没相貌”、“看什么书,再看也没见你挣到钱”……

我无法得知有多少人经常受到自己的另一半这样的打击和贬低,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默默地忍受着这样的精神虐待。但是我知道,即使你是一个在单位里叱咤风云的女强人,有着光鲜的外表和令人羡慕的履历,长期在伴侣的贬低下,也会变得不自信,甚至怀疑自己真的是一无是处的废物。

所谓“精神虐待”,即“心理虐待”、“心灵施暴”、“情感虐待”。精神虐待不同于身体虐待,正如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说的一样——身体虐待的武器是拳头,精神虐待的武器是言语。长期的语言虐待会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如丧失自信,抑郁,甚至自杀。

我们都迷惑,为什么结婚后,当初恋爱时的那个绅士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个事事想要控制你的男人。他不是嫌你做菜咸了淡了,就是嫌你的出身长相不好;不是说你的朋友不好,就是说你的工作不好。总之,你无论你怎样做都无法让他满意。他似乎一定要通过贬低你、打击你、摧毁你的自信,才能找到自尊和优越感。久而久之,你不是变成他口中的泼妇,就是变得唯唯诺诺,虽然恨他怕他,但又因为经济或者孩子而无法离开他。

作为一名精神虐待的受害者之一,我经常会阅读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来自我疗愈,并积极提升自己的生存技能和自我价值。这几天看了苏珊.福沃德博士和琼.托雷斯写的心理自助书籍《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感触很深。苏珊.福沃德博士是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演说家和作家,著有《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执迷:如何正常地爱与被爱》《如何识破男人的谎言》《金钱魔鬼》《情感勒索》等。她曾经在国广播公司主持谈话节目长达6年,并在美国加州成立了私人性虐待诊疗中心。

《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讲述了有问题的亲密关系的形成原因、机制;第二部分讲述改善与伴侣关系的行为技巧。这本心理自助手册旨在帮助那些长期受到伴侣精神虐待的女性认清这种有问题的婚姻生活的状况,并采取行之有效的行动去改变伴侣的态度、摆脱精神虐待、改善婚姻生活。

我认为,了解有问题的亲密关系形成的原因和机制,可以更好地认识控制型男人所具有的破坏性思想和行为习惯。然而摆脱控制型男人的精神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是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打破固有的思想、疗愈精神创伤、重塑自我价值。

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书里提到,任何一个控制型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类似的原生家庭,他们的父亲也是一个控制型男人。他们缺乏爱和安全感,欺负女人不过是掩饰了自己的脆弱。想要摆脱控制型男人的精神虐待,必须采取积极的行动,消除负面情绪和影响,找回自信、重塑自我价值。

1.原生家庭造就了控制型男人
《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一书里指出,控制型男人的形成原因与他们的童年经历有关。

控制型男人在童年时期往往缺乏父爱或者母爱。

他们的父亲是一个控制型男人,而他们的母亲则是一个既无法保护自己,更无法保护孩子的受害者。孩子不仅得不到父爱,同时也得不到母爱。更糟糕的是,母亲的无助和惊吓更像是一个孩子,而真正的孩子却无形地扮演了起了母亲的角色,承担起妈妈职责。这种角色和职责并不是一个孩子能够承担得了,因而,对女人怨恨的种子就此种下了。

作者说:“许多受过虐待的孩子往往怪罪他们的母亲,而不怪虐待他们的父亲。一个格外认同父亲的孩子很难从父亲身上挑出毛病,哪怕父亲蛮不讲理。挨父亲打,母亲却不能袒护自己,男孩往往会迁怒于母亲,因为母亲是一切爱和安慰的源泉。”

苏珊.福沃德博士还指出,不仅控制型的父亲会造就控制型的儿子,同样,强势的母亲也一样会造就控制型男人。

事事都要管的母亲,会让儿子认为女人是恐怖的女魔头,让他的男子汉权利无法实现。因而,儿子长大了会与女人争夺控制权。

除此以外,懦弱的父亲、脾气暴躁的母亲和不闻不问型的母亲都无法让孩子获得正常的父爱和母爱,都有可能让儿子长大后成为控制型男人。

女孩在这样的原生家庭中长大,也会继承其父母亲的相处模式。

2.控制型男人靠欺负女人炫耀自己的男子气概,同时掩饰自己的脆弱

《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指出,控制型男人通常通过侮辱、批评、中伤、威逼利诱、贬低、大吼大叫、大发脾气、骂人、横挑鼻子竖挑眼等手段,对伴侣的进行精神虐待。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摧毁女人的自信,认为自己是个无能的、离不开他的人。

控制型男人的这些行为手段暴露了一个本质问题,那就是:他们缺乏爱和安全感,他们渴望女人的爱却又恐惧女人,害怕女人抛弃他。

3.对精神虐待说“不”,重塑自我价值,活出自己的精彩

2019年10月9日,北大女生包丽因受到其男友牟林翰的精神虐待和控制而服药自杀。她生前将牟某的微信备注为“主人”。

可见,这名可怜的女孩的自我价值已经完全被牟某摧毁了。

如果说一句批评或者辱骂可以忍受,那么长期的批评和辱骂,就像苏珊.福沃德博士说的,像滴水穿石:“最初几滴没什么要紧,但久而久之、日积月累,便会在石头上留下深深的、抹不去的沟痕。与此同理,控制型男人没完没了地批评和找碴,也渐渐毁掉了伴侣的自信和自我价值感。”

女人一旦接受了对方的贬低和侮辱,其实就是为进一步的伤害打开了大门。如果你一味地想让自己忘记或者否认曾经的痛苦,以为不去记起,那些痛苦就会消失的话,其实你是自欺欺人。

那些被你压抑的怨气和痛苦,一旦遇到一些激发事件,便会悉数冒出来。特别是当你遇到一些小小的挫折的时候,你努力建立起来的自信轰然倒塌,心情极其沮丧,甚至认为自己是一个一事无成的人。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那么,如何重塑自我价值,摆脱精神虐待呢?

《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提到了宣泄不良情绪、设置底线、积极准备并坦然面对分手等方法。

1).宣泄情绪,摆脱负面评价

负面情绪不会自己消失,需要你为它找到宣泄的渠道,它才不至于积压在心里,对你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作者在书里提到了做体育锻炼、列清单等方法来摆脱负面情绪和评价。

做体育锻炼:多做一些网球等竞技类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你发泄积怨等负面情绪。
列负面评价清单:将伴侣对你的负面评价列在一张纸上,再烧掉或者撕碎扔进马桶冲走。

另外,面对控制型男人的侮辱,采取与之对骂的方式,无法达到发泄负面情绪的目的,你可以试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设置底线,让他改变对你的态度

作者在书里提到,“你给丈夫的行为设定底线,不是为了改变他,而是为了改变他对你的态度!单单定一条底线,你改不了一个男人的本性。不过,明确你的底线,什么能接受,什么不允许,能让他对你好一点。”

你可以列一份对伴侣的愿望清单和你不能容忍对方的事情清单,必须要详细而明确,以此来为你们的亲密关系设立一个期望值。这样才有可能改善你们的关系。

愿望清单的内容可以是“我希望他多帮我做家务”、“我希望他多照顾孩子”、“我希望能够多陪陪朋友和家人”等等,尽量详细些。

你不能容忍对方的事情清单内容可以是“我不允许他贬低我、我的家人和朋友”、“我不允许他没完没了地找茬”、“我不允许他不把我当回事”、“我不允许他对我大吼大叫”等。

写这些清单的时候越详细越好。

3).积极准备并坦然面对分手,分手虽痛,更是一个新的开始

判断一份感情品质优劣的最好方法,就是看情感中的两个人是否都有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美好的关系应该是相互滋养、相互成全的。——李菁

苏珊.福沃德博士提到,如果你千方百计地尝试过改善你们的亲密关系依然毫无效果,再留下来就是你的错了。

诚然,结束一段百害而无一利的婚姻需要勇气。因为总有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和恐惧让你不敢结束它。

你害怕离婚后没有经济来源、害怕无法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害怕你的家人觉得你离婚给他们丢脸、害怕他离婚后缠着你报复你。但是,无论对未来有什么样的顾虑,你必须打消你的极度恐惧,着手安排和做计划来解决你面临的问题。相信自己,风雨过后终会见彩虹。

经济问题是暂时的,相信你吃苦耐劳的品质,一定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帮你撑过最难的那个阶段。

虽然他也会争取孩子的抚养权,但是,相信自己照顾孩子比他更尽职尽责,怎么都要争取孩子跟自己。苏珊.福沃德说:“没有证据证明只有父母健全孩子才能成为一个身心健全的成年人。”相反,“如果一位母亲教导女儿,别被男人掌控住,或者别让男人虐待、辱骂,但她却在自己与丈夫的婚姻中树了一个截然相反的榜样,女儿恐怕只会记住她的行为,而不是语言。”

如果家人对你说“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我们家还没有人离过婚”“他看起来没那么遭,至少还没有动手大你”等等,试图打消你离婚的念头,要你从一而终时,他们并没有考虑你和孩子的利益。这时,你可以告诉他们“这是我做的决定”“就算咱们家没有人离过婚,但我不能因此而不离婚”“我需要的是你们的支持和理解,而不是建议”。

一旦决定离婚分手,就要有计划地从实际着手,打消离婚的恐惧。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经济问题。你可以列一份你的优点清单,看看你适合什么样的工作,找一份这样的工作,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培养一项技能,通过副业挣更多的钱,为你和孩子争取更多的经济保障。

其次,是要解决离婚后的心理问题。比如对他又爱又恨、感觉他也没那么坏、盼他回心转意等等。要提醒自己,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你留下来只要一个结果——继续忍受他的精神虐待。

我一个亲戚因丈夫家暴而离婚,离婚后带着孩子艰难度日,娘家人不仅觉得丢人,也对她实施精神虐待,她最后还是与前夫复了婚。结果可想而知,她的丈夫照样对她家暴,她只有带着孩子忍气吞声地过日子。

第三,如实告诉孩子你离婚的原因。告诉他,当父亲发火的时候,你无法保护自己也无法保护他。让孩子明白蛮横无理是不对的,而且这并不是他的责任。同时,你离开了控制型男人,你的心情慢慢变好了,只会给孩子正面的影响。

作者说,你的坦诚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同时也有助于孩子重塑自信。

之所以推荐大家看《依恋:为什么我们爱得如此卑微》这本书,是因为我认为,作为女性,即使在身体上相对于男性而言是弱者,但是我们也有获得尊重的权利、有说话的权利、有让自己不受侮辱的权利、有对精神虐待说“不”的权利。

正如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书里说的:“做女人不必非得要唯唯诺诺、低眉顺眼、抹黑自己,做男人也不是非得有传统的阳刚气概才算有面子。做一个有爱心、甘心付出的女性与关爱自己、保护自己的最大利益并不矛盾。你能送给自己以及与你相处的男人最好的礼物是你的自我价值感,有了它,你才能得到男人的爱和尊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