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华沙起义”究竟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在华沙起义前,苏联多次向抵抗组织提出建议,希望把起义时间往后推,因为苏联军队刚打完巴格拉季昂行动,有的甚至奔袭了几百公里,有点连队仅剩30人,急需休息,波兰地下抵抗组织却为了防备“红色威胁”没有理会。

除去客观原因,华沙起义由流亡政府主导,反苏色彩浓厚,8月1号起义,2号苏联才知道,3号波兰流亡政府总理米科拉伊奇克与斯大林的会谈中提到了华沙起义,除了武器支援以外,他并没有请求斯大林给予军事上的配合。
德军的实力之强也非苏军先前预料,3个党卫军的精锐师给苏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最惨烈的一天之内便重创了苏军一个坦克师,而且德军阵地又不是真是纸糊的,苏军也不是高达扎古满天飞。在维斯瓦河岸防守的是包括党卫军维京师,骷髅师,戈林师在内的精锐部队。白俄罗斯方面军强渡维斯瓦河也付出了出过7000人牺牲的惨痛代价。
在整个华沙起义期间,苏军为援助起义军,红军航空兵出动4800多架次,低空强投2400多架次,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在华沙城下(8-9月的作战行动)损失了17万人,其中3万人牺牲。第2坦克集团军在遭受8月初的惨败后,由于华沙起义爆发,元气大伤的坦克集团军不得不继续进攻直至9月6日才得以后撤至明斯克地区整补,他们打光了大半官兵与坦克,直至10月30日才复归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序列,1945年才得以参战。近卫第8集团军在华沙附近的残酷战斗中损失了3万5千人,整个集团军伤亡大半,无数从斯大林格勒和乌克兰走来的百战老兵在这场本应与他们无关的战斗中长眠于异国他乡。
大量久经战阵的精锐部队被打伤打残;部队休整和补充、后勤补给的储存调度计划也被全部打乱。华沙起义失败三个月后苏军才攻克华沙,如果“真的见死不救”,对于苏军而言,不仅经验丰富,久经战阵的十几万老兵得以保全,暂时的停顿能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处理后勤事物;历史中在1945年才发动的维斯瓦河战役也能够提前数月打响,进而从英美联军手中夺得更多主动权,能够以更大的话语权决定整个德国乃至欧洲力量对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30
华沙起义,在苏德战争中也许是最有争议的一点。事情是这样的:1944年8月2日,在红军白俄罗斯战役收尾阶段,苏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前锋突入波兰,到达华沙远接近地。在原波兰流亡政府指挥下,华沙波“国民军”发起起义。华沙市民纷纷响应。德军迅速调重兵镇压。盟军与波兰流亡政府要求红军支援。红军虽以国民军起义未与红军联系,时机不当为名,表示不赞成华沙起义,但还是制定了华沙战役计划。并空投支援起义,但不允许盟军利用红军机场为华沙空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15
单纯看战史的话,是指1944年8月-10月由波兰流亡伦敦政府主导、由波兰国民军负责,在华沙爆发的一次起义。起义以波军全面失败、华沙被彻底摧毁告终。
细分的话,波兰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从军事来说,波兰抵抗军虽然长期作战,但主要执行游击任务,缺乏正面作战经验,也缺乏足够的重装备。且就是否在华沙进行作战进行过多次讨论,1944年3月一部分军官认为不适合在华沙进行战斗,而将一些储存的武器和作战人员转移到其他地区。一直到起义时这些人员和装备都未能调回。而且波兰军成分复杂,有亲西方的国家军,亲苏联的工人党,内部纠纷和矛盾十分严重。起义时这份矛盾也没能得到有效调解,进一步拉低原本就不高的作战效率。
同时,苏联7月底8月初刚刚结束巴拉格季昂行动,苏军主力居里华沙有一百里,要么部队处于无力再战状态,要么还在与周边德军交火。同时德军在不断调整部署,抽调诸如维京人师这样的精锐部队进入前线。而波兰流亡政府则将胜利的希望全部寄于德军的受到攻击后的溃败和苏联的进军,为此他们并未破坏面向德国的交通线和相关枢纽……反而导致起义后德军可以顺畅的调遣援军展开镇压。
政治上因为一系列历史原因,波兰极为敌视苏联。因此采取军事上对抗德国,政治上对抗苏联的错误方针。在雅尔塔、开罗、德黑兰一系列会议上波兰的命运已成定居,却还寄希望于英美的支持。同时,7月21日苏联成立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这个旨在一脚踢开波兰流亡政府的行为加剧了流亡政府的恐慌。
总所上述,这次起义就是一场闹剧。起义者无视现实,一方面期望苏军不会干涉波兰,另一方面又明确的知道仅凭自身是根本无法对抗德军的。远在天边的盟军也无法提供实质性的援助,更不会在这种关键的时刻因为波兰与苏联闹僵。苏军在一开始的错愕后发起数次攻击行动旨在向华沙方向靠拢,均被有所准备的德军击退。
华沙起义争议部分较多集中于是不是因为苏联拒绝提供援助而失败,以我个人收集的资料来看,并非如此。波兰方面从一开始就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准备阶段,物资储备严重不足,各方面协商几乎没有。尤其是与苏联方面,直到起义第五天苏联方面才确定这不是德国人用来引诱苏军的陷阱。当苏军临时调整阵线开始向华沙进军时,最好的时机已经错过,且德军也准备好应战苏军及镇压起义者。起义壮烈的失败有大量内外因素,感兴趣的话有很多资料可以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