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最重要的是自信——叶问4观后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做人最重要的是自信,在哪里都一样

这是叶问4里最后的台词,道理很简单,然而要花4部影片来铺垫讲这个道理。

前面3部不记得了,今天晚上在电影台又刷了一遍叶问4,还是想写点什么。

海外华人在海外的艰难,通过这部片子可窥一斑:中华会长的女儿若男,不过是当选学校啦啦队的队长,就被M国同学纠结一帮小混混要打她(又是校园凌霸),掏剪子剪人头发,若男反抗推搡中,剪刀划伤了M国女生的脸,然后人就回家和父母哭诉,把她妈吓坏了,让丈夫动用权利把所有中国人赶走,后面一波操作唐人街一片狼籍。这个情节展现了一个现象:

M国人特别有自信:M国人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身为M国人可以随意欺负你打压你领导你,你们反抗就不对不行。霸权主义从小就这样。

(可能我之前看过叶问4已经有这样的印象对美国人特别反感,所以后面看长津湖的时候也带着情绪。但我在自己的 长津湖观后感 文章中的观点还是不会改变,只是昨天我只顾自己爽了,无意中犯了好为人师的毛病,给人上爱国主义教育课,以后要注意收敛点。扯远了,回正题。)

我想说的是:M国人这样的都有迷之自信,我为什么没有呢?我脸皮不够厚?我不够自私?我没有一个有权有势的父母?

我原以为自信是建立在某些实力基础之上的,但是其实,有时候 不用等实力大到什么特定程度才有自信。

力量上弱于对手没关系,可以身手敏捷地躲避,打不过可以先自保,相信总有方法可以打败对手,这是一种自信 。片中M国军官在挑战中国功夫时用的跆拳道,中国人和外国猛男交手,力量明显处于弱势,虽然一些拳术技巧可以打中对手,但因为力量的关系,即使打中了对手,却没造成太大的伤害,反而对方反击一得手我方都是被重创,所以外国人讥讽中国功夫花拳绣腿,并因为把所有唐人街上各流派的中国师傅都打败了,借此不让M军引入中国功夫。后来叶问还是把他打趴了。其实我暗戳戳地想,他们不用更好,老祖宗的好东西我们中国人自己用就好了,最好他们别用。可惜影片后面说M军2001年开始外聘中国功夫师傅来指导了。

可能我狭隘了,但我认为 好东西我们要捂好了,自己做好传承,别轻易把杀手锏让对手知道 啊,默默低调发展,闷声发大财,隐藏实力暗地壮大才好。

示弱和逞强,如果一定要二选一的话,我会选示弱,可能我比较喜欢扮猪吃老虎,猥琐发育,先示弱后逞强,先迷惑敌人,再找机会一击致命这样的城府。听起来有点阴险,难道我前世干过囤兵造反的事所以喜欢这种调调?

保护家人孩子的爱可以让人自信 :中华会长看到女儿,向同学的父亲下跪认错求情时,就再也忍不了了。本来为人父母之所以自己隐忍让孩子也忍,不过是为了少一事,为了让下一代少忍,可看到女儿为了自己下跪忍耐,作为一个有点血性的父亲都忍不了了,何况他本也有一定实力,于是迎接军官的挑战,虽然终究因力量的弱势败北,但也绝不低头。

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也是自信 :叶问本想让儿子去国外读书,因为拿外国学历在香港工作可以收入更高,可是他出国一圈发现外国的月亮也不那么圆,终于和儿子和解,并亲自教他咏春拳。

当然,一个身患癌症的五旬老人,把一身强力壮的M海军陆战队军官打趴打败打骨折,主要靠的还是几十年的功夫沉淀的实力,这点还是不能否认的。

实力是自信的底气,自信也是增长实力的源泉。自信是可以慢慢训练出来的,做人最重要的是自信,在哪里都一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