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停拆”了?明年起老房子都按“这样”处理,两类人享福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11

拆迁,伴随着城市化,成为这个时代“暴富”的代名词,门前一个大大的“拆”字,足以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一些人因此而实现人生的飞跃。

房地产快速发展的二十年,也是一个不断“拆旧建新”的发展史,从本质上讲,棚改是为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但随着城市地价的不断攀升,房屋下面的地皮价值也越来越高,一般而言,在获得拆迁后,会根据拆迁前房子的面积、家庭人口等因素来分配新住房,棚改货币化政策时候后,还可以直接分得现金,条件好的地方分房与现金补偿同时进行。不过,随着城市化进入到下半程,以及楼市调控的需要,比如货币化安置政策陆续退出,拆迁致富的现象正在消失。

如果说,过去的老房子可以通过拆迁来实现住房更替,那么,以后变老的老房子怎么办呢?都按“这样”处理。

据棚改攻坚任务十三五计划要求,要在2020年基本完成危房、城中村等棚改任务。住建黄艳副部长在2019年7月的政策吹风会上也表示,将告别大拆大建。取而代之的则是“旧改”。国家在最新的工作部署中明确,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2000年建造的老旧小区改造,为确保计划按时完成,在今年已安排了3.9万个小区改造,目前各个省市正在加紧落实工作计划。

从旧改的内容看,除了小区本身的位置、房屋的结构不能改变外,一些能改动的东西都进行了分类,有基础类,提升类和完善类,主要根据小区本身的条件以及老旧小区居民需求来定。对于基础类改造,有财政资金安排,自己不会出什么钱,一些提升和完善类,通过引入社会运营资本,减少了居民的支出,如果大家需求一致,一般也出不了多少钱,比如老楼加装电梯等等。

毫无疑问,与原来的住房条件相比,旧改带来了居住品质的提升,大多数人乐见这种变化,但个别网友却有不同看法,在他们看来,拆迁再建新房,是一件双赢的事,有利于老旧住房业主,也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繁荣发展,为什么不继续呢?

旧改成为大趋势,不仅有客观的因素,也有主观的原因。

客观的讲,棚改拆迁都是为提高居民的居住水平,但同时也要考虑到成本,只有收支平衡,甚至略有盈余才具有可操作性和持续性。过去的住房大多以平层、多层为主,完全可以通过盖二三十层的高层住宅来覆盖拆迁成本(包括补偿金和建造成本等),但现在都已经是高层住宅了,资金、能耗等客观因素决定了不可能再通过拔高楼层来摊薄成本,以至于有开发商表示,高层住宅要推倒重建几乎不可能,由此也可以看出高层住宅拆迁的难度。

主观方面就更好理解了。从2015年底开始的这轮楼市普涨,不能说都与“楼市战略去库存”中的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有关,但很多城市货币化安置比例达到了60%-80%,一些三四线城市甚至达到了80%-90%,大量手持现金的拆迁户成为了商品房市场的强大购买力,对推动房价有直接作用。随着楼市调控收紧,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选择退出,其实也是为配合调控需要。

进入旧改时代,这两类人享福了。

如果说以前拆迁造富了一批人,同样,旧改惠及的面更大,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全国仅在2000年前建造的老旧小区数量就超过16万个,涉及上亿居民,可以预计,随着房子的不断变老,以及旧改的不断推进,将会有更多的小区纳入进来,形成了一个动态、常态的改造过程。在经过更新改造后,这两类人无疑最享福。

其中一类人是地段好或者密度低的老旧小区居民。笔者身边就有这样一位朋友,买了住市区的“老破小”房子,盼望的拆迁迟迟不见动静,但由于房子建造时代久远,居住舒适度低,比如没有停车位、无电梯、无物业服务等等,虽然周围的学区、医疗、就业等配套都很好,但很多人还是忍受不了而搬走了,房子只能用来出租。在新的旧改政策下,很多居住问题将得到解决,比如低密度小区可以增加停车位,解决停车难这一老大难问题,还有加装了电梯后,老人上下楼方便了,即便不是自住,租出去也比较容易。

另一类人参与旧改的企业及其从业人员。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按照目前旧改体量,仅每年各级财政的投入资金都过万亿元,这还不包括各种社会资金,众多关联行业和企业从中受益,比如水、电、气、网络、绿化、建材、电梯、安防、停车设备、养老、体育健身等等,企业能获得订单业务和利润,其从业者也能获得稳定的工作机会,获得升职加薪的机会。

结语。

可以看到,大规模的拆迁将逐步消失,虽然我们不少老房子的居民失去了暴富的机会,但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没有那么多的拆迁,住房需求也将趋于稳定,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只要我们收入增长,买房或换房也不是一件难事。而且,我们买的房子,都有变老变旧的那一天,早晚都能获得旧改的实惠。从这个角度看,也与国家提倡的“房住不炒”精神相一致。

今日话题:假如旧改和拆迁两个选项同时摆在你面前,你会做何选择?

房产知识,关注本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