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4-08-23
苏联与苏修之间的关系复杂且多维度,需要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苏联内部的理论变迁。修正主义的判断标准在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被歪曲。理论上,苏联内部理论塑造的割裂性明显,从列宁、斯大林时代到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代,再到戈尔巴乔夫时代,理论理念在不同阶段发生转变。苏联作为一个国家,其政策和策略执行存在惯性,这些转变并非一蹴而就。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批判斯大林,这一行为是否为修正主义标志存在争议。关键在于苏联内部理论自相矛盾的几个点:包括“和平过渡、和平共处、和平竞赛路线”与资社冲突背景的矛盾;“全民party”理论与布尔什维克无产阶级性质的矛盾;以及赫鲁晓夫个人与斯大林个人崇拜之间的矛盾。赫鲁晓夫的核心改变在于将阶级调和取代阶级斗争,实质上削弱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这与布尔什维克理论核心价值观相悖。此外,“全民party”理论挑战了列宁的先锋队理念,且其提出的替代方案不够有力,因此遭到批评。
苏联修正主义理论的出现,对于理解和分析苏联历史具有重要意义。它提醒我们,理论的坚守与转变在历史进程中至关重要。苏联国家的转向和策略执行具有惯性,对其分析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将其划分为苏联或苏修。列宁、斯大林时期苏联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虽存在不足,但也有积极贡献。戈尔巴乔夫时期则需要更多探讨其得失。
在苏联与苏修的关系上,明确区分是必要的,但这种区分应该是基于历史分析和理性思考,而非简单的标签化。对于苏联历史的评价,应全面而客观,既考虑其在不同阶段的政策与成就,也审视其理论演变与实践中的局限性。历史学上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均不可取,正确的态度是深入研究、客观分析,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以指导现实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