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入学政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3-12

2月22日,成都市教育局公布了2023年幼升小和小升初的入学政策(戳此查看)和往年相比,2023年的政策变化幅度并不大,大的方向依旧是公办、民办学校实行同步招生、公办实行按户籍划片入学、民办学校实行100%摇号,自愿选择一所参与报名摇号。

跟去年政策相比,今年最大的变化应该算是随迁子女政策。

我们关注到,随迁子女的入学条件(社保、居住证、工作证明等)年限由原来一年改为了半年,义务教育阶段政策的基本原则、入学方式等关键信息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依然是就近、免试入学,不允许民办跨区域招生,严格限制高年级转学等等。

入学“零证明”,也就是说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则,清理取消无谓证明材料,家长们办理也会更方便。

以往,外地孩子想在成都读书,最普遍常见的情况就是办理随迁,如果以材料申请的话,需要申请居住证,且满足社保满一年、在本区实际居住满一年的硬性条件。

跟往年相比而言,今年新发布的《2023年成都市随迁子女就学政策》发生了三大变化,也就是连续居住、缴纳社保只需要满半年;积分申请入学的分值要求由15分降低为10分;申请时间提早到4月1日—4月30日。

实际上,入学政策放宽并不是才提到的,成都市23个区(市)县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此前就已经相继发布,综合各个区(市)县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来看,核心一点就是降低了“随迁子女们”在成都读书的门槛。通俗来说,成都入学政策进一步放宽了,更加友好了。

对小升初家长们来说,采取单校和多校划片的公立入学方式其实并不会感到陌生,而对于幼升小的家长来说,锦江区攀成钢片区、高新区中和片区、青羊区金沙片区、青羊新城部分片区及天府新区都已经实行幼升小多校划片,后续不排除其他热门学区也会选择单校及多校划片的方式。

与小升初有所不同,幼升小阶段的多校划片,算是给了家长极大的自主选择权。例如,锦江区攀成钢片区,2022年家长可以先选择进行意向登记,如果意向登记的学校人数没有超过该学校的招生计划人数,则可以全部入读该意向学校。如果超过该学校的招生计划人数,则通过摇号确认入学名单。

实际上,从2022年开始,民办学校就开始增加面向本区招生名额,减少市内及其他的招生名额。我们从2022年民办初中的招生计划数据也可以看出,除极少数的民办学校外,其余大部分学校面向区内招生的比例大多超过了50%,目前这个比例只会高,不会低。

因此,建议想要上民办学校的家长,如果本区的民办学校较为优质,建议优先考虑报名本区的民办学校。如果想要报名其他民办学校,建议优先考虑面向市内招生名额较多的学校,这样会极大提升摇号的中奖几率。此外,还要给大家强调的是,从2020年开始,民办摇号仅能选择一所学校报名。2月22日,成都市教育局公布了2023年幼升小和小升初的入学政策(戳此查看)和往年相比,2023年的政策变化幅度并不大,大的方向依旧是公办、民办学校实行同步招生、公办实行按户籍划片入学、民办学校实行100%摇号,自愿选择一所参与报名摇号。

跟去年政策相比,今年最大的变化应该算是随迁子女政策。

我们关注到,随迁子女的入学条件(社保、居住证、工作证明等)年限由原来一年改为了半年,义务教育阶段政策的基本原则、入学方式等关键信息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依然是就近、免试入学,不允许民办跨区域招生,严格限制高年级转学等等。

入学“零证明”,也就是说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则,清理取消无谓证明材料,家长们办理也会更方便。

以往,外地孩子想在成都读书,最普遍常见的情况就是办理随迁,如果以材料申请的话,需要申请居住证,且满足社保满一年、在本区实际居住满一年的硬性条件。

跟往年相比而言,今年新发布的《2023年成都市随迁子女就学政策》发生了三大变化,也就是连续居住、缴纳社保只需要满半年;积分申请入学的分值要求由15分降低为10分;申请时间提早到4月1日—4月30日。

实际上,入学政策放宽并不是才提到的,成都市23个区(市)县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此前就已经相继发布,综合各个区(市)县随迁子女入学政策来看,核心一点就是降低了“随迁子女们”在成都读书的门槛。通俗来说,成都入学政策进一步放宽了,更加友好了。

对小升初家长们来说,采取单校和多校划片的公立入学方式其实并不会感到陌生,而对于幼升小的家长来说,锦江区攀成钢片区、高新区中和片区、青羊区金沙片区、青羊新城部分片区及天府新区都已经实行幼升小多校划片,后续不排除其他热门学区也会选择单校及多校划片的方式。

与小升初有所不同,幼升小阶段的多校划片,算是给了家长极大的自主选择权。例如,锦江区攀成钢片区,2022年家长可以先选择进行意向登记,如果意向登记的学校人数没有超过该学校的招生计划人数,则可以全部入读该意向学校。如果超过该学校的招生计划人数,则通过摇号确认入学名单。

实际上,从2022年开始,民办学校就开始增加面向本区招生名额,减少市内及其他的招生名额。我们从2022年民办初中的招生计划数据也可以看出,除极少数的民办学校外,其余大部分学校面向区内招生的比例大多超过了50%,目前这个比例只会高,不会低。

因此,建议想要上民办学校的家长,如果本区的民办学校较为优质,建议优先考虑报名本区的民办学校。如果想要报名其他民办学校,建议优先考虑面向市内招生名额较多的学校,这样会极大提升摇号的中奖几率。此外,还要给大家强调的是,从2020年开始,民办摇号仅能选择一所学校报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