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案大限已过、爆雷潮重现江湖 P2P“路标”在哪?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1
对 网贷 行业来说,2018年6月30日原本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时间节点。按照银监会去年底发布的“57号文”,网贷备案工作应在6月30日前完成。但在这个周末,无论是监管还是业界,集体选择了沉默。这也意味着,“57号文”代表的备案大限已被无限期搁置,未来P2P平台出路在哪里,没有人能给出清晰的回答。只不过半年时间,P2P平台已失去“路标”,只能在无限期的整改中仓皇度日。

监管绳索持续收紧

众所周知,监管层对P2P的定位为普惠金融,即满足那些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提供服务的小微企业和自然人的借款需求,服务实体经济。

2016年8月24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指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是指依法设立,专门从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活动的金融信息中介公司。这是监管首次明确网贷平台必须回归信息中介定位,同时对自然人和法人的借款上限给予了明确规定。

事实上,“8·24”监管号角吹响以来,对网贷行业的监管一直在收紧中。

2017年12月1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整顿规范“现金贷”业务的通知》。通知要求,禁止无放贷资质的机构或个人从事现金贷业务;禁止发放无特定场景、无指定用途的网络小额 贷款 ;禁止发放“校园贷”和“ 首付 贷”; 所有贷款产品的综合资金成本不得高于年化 利率 36%。

众所周知,现金贷是互金机构的金矿,封杀令让包括头部平台在内的众多网贷机构遭到沉重打击,并直接导致2017年年末和2018年第一季度逾期率和坏账飙升。

2017年12月,《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2018年6月底为网贷平台备案最后时间点。通知给网贷平台提供了三种选择,验收合格者予以登记备案,正常经营;不合格但积极配合者,将被引导清退或者兼并;不合格且不配合者将被取缔。

2018年4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加大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整治力度及开展验收工作的通知》,明确未取得金融牌照不得从事互联网资管业务,不得依托互联网公开发行、销售资产管理产品。同时,通知还明确对网贷机构拆分互联网资管业务,将网贷业务单独备案的做法说“不”。

2018年5月,上海黄金交易所官网发布《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关于征求对互联网黄金业务暂行管理办法意见的函》,明确互联网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黄金账户服务。

至此,网贷机构在借款金额和业务范围上被全方位监管,此前各种打擦边球的套利空间均被堵死。网贷行业告别蛮荒时代,进入合规发展新时期。

网贷暴雷潮重现

“可是,网贷行业现实非常复杂,监管备案权下移致使‘地方监管套利’现象普发,这也是为什么传言将出台统一备案政策原因之一。”,有业内人士向新金融深度表示,地方在P2P监管方面的“因地制宜”,也造成种种“乱象”的存在。

”当我们去剖析典型的爆雷平台时,发现这些平台或多或少都有旁氏的影子,最终也多被定性为非法集资,早已不是纯粹的P2P。所以,问题出在非法集资身上,只不过非法集资平台头戴P2P的帽子罢了。”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近期发撰文也表示,既然P2P只是替罪羊,那非法集资平台的密集爆雷就不妨碍P2P的合规整改适时告一段落,这个行业,总归要回归常态。其实,何止是P2P行业呢,包括第三方支付、消费金融在内的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也需要适时回归常态。

近期,网贷行业重大事件无非是确定备案延期和6月“暴雷潮”。

6月14日,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明确释放出网贷备案年内无法完成的消息,这也再次验证了此前网贷备案将延期的传闻。但值得关注的是,6月大限到来前,网贷行业遭遇了“至暗时刻”,甚至出现了一日之内十几家平台暴雷的糟糕状况。

据网贷之家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1842家,相比5月底减少了30家。据不完全统计,6月份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66家,其中问题平台52家(提现困难49家、跑路3家),停业平台14家。从占比看,提现困难类型占比最多,达到74.24%,停业类型占比为19.70%,跑路类型占比为4.54%,转型类型占比为1.52%。

其实,按照57号文原本规定,2018年4月会出现首批备案名单,6月是备案最终截止时间点。换个角度来看,4月和6月两个备案时间节点,也正是无法备案平台退出清盘、暴雷跑路的时间点,这样的话远比现在这个状况要严重的多,备案延期也是为了避免或者缓和这种“系统性”危机的存在。

“57号文出来后,都知道能够成功备案的平台相当于获得类金融牌照,而备案权又在地方,所以一些平台集中所有资源为了4月或者6月能够拿到备案,届时平台的价值自然水涨船高。”,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但是备案延期了,有一些为了备案而备案的平台“撑不住了”,自然会出现大批量的暴雷。

事实上,今年6月这波雷潮早已不是行业新鲜事,2014年也出现过类似状况。

“这些暴雷潮的性质有所区别,2014年的暴雷平台多数因为集资诈骗等跑路,是不合规平台集中性出现问题。这次不同,很多平台是因为出现经营性问题而被迫清盘。”,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波雷潮还会继续。

另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金融科技中心主任杨东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今年出现的“雷潮”,可能是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股市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当然也是经过几年整治以后,更加规范,有些不规范的操纵可能能生存下去,但是它的成本会越来越高,直到无法继续生存下去,自然就出现倒闭,情况很正常,不要过度恐慌。

杨东还表示,倒闭的平台潜在的或已经存在的风险问题在于它们好多在历史形成中违规做了信用中介,类似银行的业务,因此风险就比较大。网贷平台的定位是信息中介,就要像媒婆一样只是撮合,如果投资失败了和平台无关。实际上网贷平台做了信用中介的工作,比如担保,或者代偿等。

“此外,一些平台在审核资产端的时候不够谨慎,不够专业,导致资产端项目跑路或还不起钱,平台的不良资产也会越来越多。平台规模做大后,内部管理成本增加,运营费用称越来越高,加上广告费等,导致运营运转遇到困难。”

总而言之,网贷行业暴雷潮的出现对于投资人而言不必恐慌,毕竟无论是按照57号文规定的时间点,还是按照当前监管情势,这波雷潮注定要来。但是这个过程利于平台合规发展的成长和投资人学会 理财 风险认知和清楚去刚兑之意。

网贷行业“路标”在哪?

57号文的出台一方面给予平台最严厉的备案要求,另一方面明确平台“上岸”时间表,但是大限已过,备案仍然遥遥无期,传言的统一备案标准尚未出台。

换句话说,网贷平台要在无限期的整改中继续煎熬。

另据新金融深度走访多地平台了解,由于统一监管政策迟迟未出,有些地方的P2P平台活的很艰难,成本居高不下,盈利节点不断推迟。以“双降”政策为例,北京、上海等地限制严格,多数平台“苦不堪言”。

“‘双降‘这个政策要理解其中的含义,从整个金融环境思考,限制平台业务规模也是在保护平台。”业内人士表示,对于积极合规的平台而言,备案政策迟迟未出的情势下,也是防止雷潮波及这些平台。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双降”是监管层为防止风险扩散,而要控制整体风险,最好的方式是控制总量。“延期加双降,对不同平台影响不一样,也是在考验平台结构调整能力。”,上述业内人士还表示,“双降”对于新成立平台影响加大,这些平台正处于规模上升阶段,“双降”直接拉长平台的盈亏平衡点。

那么网贷行业未来如何走下去?

杨东认为,备案延期的确给监管部门赢得时间,我国的地方政府监管水平和监管能力差距比较大,所以有利于统一标准的出台。

“个人认为像北上广条件成熟的地区完全可以先进行备案,其他条件不成熟的地区慢慢进行备案。另外要建立全国性的大数据监控体系,在原来的监管体系,监管方法的基础上,要有新的监管思维、监管手段、监管模式。”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新金融深度,网贷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多方的努力,一方面平台需要积极做好合规,清理不合规业务,依照网贷“1+3”监管文件的规定整改;另一方面,投资人要学习理财知识,提高风险意识,转变旧有思维,坚持稳妥长期投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监管层需要明确监管方向。正如业内资深人士所言,目前监管的细则可以延期出台,但是稳定细则可以先出,给予P2P平台一个合规整改的发展方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