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组织工作如何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0-20
那么,如何思考、定位和谋划好新时期的组织工作,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发展赋予组织工作的时代内涵,创新工作思维,全力提升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水平。 强化理论武装,培育经济型干部 做为党的各级组织部门,要发挥干部教育培训的优势,持之以恒地开展好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科学知识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当前,就是要下得力气,舍得资金,聘请经济方面的专家学者,就十七大提出的有关经济方面的理论进行深入、系统、严格的培训,以达到清神醒脑,理清思路的目的。同时,为了确保学习质量,有必要建立起一套完整、严格、规范的培训体系,实行档案化管理,详细记载学员在培训期间的现实表现、考试考核成绩和党性修养等方面的情况。 强化人才兴业,打造经济型班子 各级党委要把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开拓创新能力作为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来抓,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加强领导班子制度建设,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组织工作服务于经济工作,就是要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要求,围绕经济建设选人用人,着力改善领导班子的智能结构。特别在班子的配备上,既要注意业务专长方面的全面性,又要顾及年龄方面的梯次性,性格上的互补性。大力选用“开拓型”干部,侧重配备“经济型”干部,合理搭配“稳重型”干部。在“一把手”的选拔中,要特别注意选拔那些既有较高的思想品德修养,又有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懂经济,会管理,敢于创新,不墨守成规的人。副职要特别注重其单项特长,量才定位,用其一点服务全局。这里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从社会层面吸收人才。要敢于拿出位置,从社会层面吸收优秀的现代工业、农业、科技、经贸、财税及法律等专业的经济型人才充实到领导岗位。要将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和感情留人统一起来,留住现有人才,吸引外地人才,培养本地人才,真正做到“用当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二是不断提高企业人才与党政人才的双向交流。注重发挥好企业家联合会的作用,重点选拔那些德才兼备、年富力强、有良好群众基础的企业人才到党政班子中担任领导职务,不断加强党政班子抓经济工作的力量。同时还要选派优秀青年干部到企业充当联络员,学习好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三是通过公务员考试大量吸收经济类大学生人才,把他们放在经济工作的第一线,解决机关干部年龄老化,工作保守、方法陈旧等方面的问题,认真搞好传帮带。四是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让最合适的人选站在最合适的岗位。要采取行政引导、政策激励等措施,积极鼓励引导各类人才走出机关,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去建功立业。盘活人才存量,释放人才潜能,推动和促进人才向科技创新领域流动、向重点项目流动、向新农村一线流动、向民营企业等非公经济组织流动、向城市社会流动、向边远地区流动,切实为这些领域和地方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强化绩效考核,形成公正的用人理念 组织部门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不断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把好干部考察考核关,绝不能让老实人吃亏。要认真落实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不断创新干部考核方式,将干部在经济建设中的政绩真正考察准,要练就一双慧眼,既要看政绩是什么样的政绩,又要看政绩是怎么样得来的,尽量减少那种不到届末不考察,不到调整不考察的现象。一要坚持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政绩。要坚持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待干部,尊重实践,实事求是,把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着重考察干部是否按经济规律办事,是否取得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经济实效。二要用主客观条件相统一的观点来分析。主要看干部是否采取有效措施,用足用活现有资源优势,切实搞好开放引进,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看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地方经济、社会是否发展,干部在经济工作的作用是否明显。三要正确处理集体作用与个人作用的关系。在考察干部过程中,要正确区分集体作用和个人作用,既要充分估计到干部的实绩又不能简单地把集体成绩当作个人成绩。在干部使用过程中,努力形成重实践、重实效,克难奋进图发展、真抓实干出政绩的正确导向,对打不开工作局面或内耗严重的领导班子,要及时果断地进行调整充分,为经济工作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和可靠的组织保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