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潜规则:不要有弟弟的女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6
前段时间,朋友小米在亲戚介绍下,前去相亲。刚开始时她并不抱太大期望,只想走走过场,应付了事。

没想到两个人见面后,相谈甚欢,男生的言行举止非常得体,在很多细节处还会照顾小米的感受,小米以为自己这次遇到了对的人,“铁树”终于要开花。

满心欢喜,充满幻想。

结果后来在男生送小米回家的路上,两人聊到了小米的家庭情况。当他得知小米有一个正在读大学的弟弟时,态度马上冷淡下来。

小米不解,追问原因才知道,该男生的相亲标准是:不要有弟弟的女生。

“为什么不要有弟弟的女生?我弟弟吃他家大米了,还是扯他家布啦?凭什么因为我有弟弟就这样对我?”小米向我发出三连问。

对此,我同样表示不解,家里有没有弟弟又不是女生自己能决定得了的事情,就因为有弟弟直接放弃,是不是太武断了?

之后和其他朋友们聊到这个话题时,我才知道,原来在相亲市场上,有这样一条潜在的规则:独生子女优于两姐妹,优于姐弟。

那么,为什么有弟弟的女生会沦落到鄙视链的最低端?我认为有以下两点原因。

在很多姐弟的家庭组合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姐姐比较听话懂事,从小受到的教育是:你是姐姐,应该让着弟弟。

哪怕比弟弟年长一岁,比弟弟早出生几分钟,也是姐姐,必须无条件让着弟弟。而弟弟则在全家人的宠爱下长大,要星星不敢给月亮,养成了骄横跋扈的性格,不思进取。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男孩,等到成年的时候,很可能心安理得啃老,而且一直向姐姐索取。

当然,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姐姐无底线帮扶弟弟。

伏地魔最吓人。

去年就有这样一则新闻,家住福建的许先生和陈女士结婚已经20多年,因妻子执意要贷款帮弟弟买房,两人闹得不可开交。

对此,妻子的说法是,自己的行为只是帮家里人,帮自己的亲弟弟,丈夫没有理由阻拦。而事实上,弟弟明明手里有钱,却习惯性依赖父母,依赖姐姐。

这样无脑的帮扶,再富裕的家庭条件,再豁达的丈夫也有可能吃不消,更何况中等收入的家庭呢?

就像《奇葩说》中冉高鸣所说,帮扶亲人是一种本分,一旦成魔就会掌握不好分寸,谁也不会接受帮扶弟弟成魔的女生。

最近同事小甲一直和妻子冷战,他生气的原因就是丈母娘去北京给小舅子带孩子,每天朋友圈里晒孩子,而自己家买房差几万块钱,却得不到任何回应。

他无意和妻子抱怨了几句之后,妻子大骂他没本事,甚至指责他父母的不是。

“我父母已经为我结婚花光了积蓄,我哪里还好意思再要?可她父母每年的养老金、店面租金都收入十几万,怎么不支持一下我们这个小家呢?天底下哪有这么不讲理的一家人?”小甲不解。

这件事就涉及到我们提到的另一个原因,男生会担心有弟弟的女生不仅在经济上得不到父母的支持,而且在生活上也得不到任何帮助,将来不仅需要赡养父母,还分不到一丁点家产。

成年人的世界,都是趋利避害的。

如果一个男生在适婚年龄同时遇到一个独生女,和一个有弟弟的女生,大概率会选择前者。因为选择独生女,就意味着可以得到对方父母经济上和生活上的全部支持,以后也可以得到所有的家产。

有了这样强大的后盾,男方可以减轻很大压力,不用担心背负在身上的房贷、车贷,以及以后的各种花销。哪怕是三四线城市,小县城以及农村等地,有了女方父母的帮助,也好过小家庭两个人努力打拼所创造的生活条件。

相亲,本身就意味着男女双方在各种条件下权衡利弊,从中作出最优选择,如果能有条件过上轻松一点的生活,有谁会不愿意呢?

以上两点原因就是小米被拒绝的主要原因,而且我认为原因背后,其实还隐藏着一些我们忽视的东西。

我曾经在豆瓣上看到这样一段话:

这是一个家庭比较富裕的孩子写下的抱怨,也许有些人看到会觉得矫情、无理取闹,但只有很多非独子女知道,很多细节真的不能细究。

相比农村等地的人来说,其实作者已经足够幸运,她的不公只是体现在细节上,而农村地区的姐姐们遭遇的不公,自弟弟妹妹出生那天起就开始了,不是在细节处,而是直接明说出来。

“你一个丫头片子迟早是别人家的,念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以后我们不在了,你就得养你弟弟,他结婚,买房买车都是你的责任。”

多么令人心寒,原来,姐姐的存在就是为了照顾弟弟,姐姐的努力就是为了养活弟弟,哪怕弟弟已经成年成家。

这一传统观念体现了父权制对于我们社会的影响,越偏远的地区,父权制越明显,一代传一代,也许未来会随着时代发展有所减少,但绝对不会消失。

无论女孩多么优秀,依然被视为“外人”,传宗接代的事情必须由儿子完成,儿子才是自己以后养老的保障。

甚至有些家庭会执意生儿子,不生出儿子誓不罢休,把嫁出女儿得到的“聘礼”作为为儿子娶媳妇的彩礼,并告诫女儿必须无条件帮扶儿子。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欢乐颂》里的樊胜美,她在外辛苦赚钱,每个月给家里寄钱,只想让父母的生活好一些。

没想到父母把这些钱全都给了儿子,而且还变本加厉向她索要,哥哥结婚、买房、生孩子,所有的一切都压在了樊胜美一个人身上。

“一个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宿命。”被压榨到绝望的她已经不对生活抱有任何希望了,她知道,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父母的想法,改变不了哥哥的本性。

站在女方的角度看,帮,是应该的,但不帮,也在情理之中,帮与不帮,都要看个人的意愿以及能力大小。

而站在父母的角度看,打着传统观念的幌子,压榨女儿,接济儿子,实际上把两个孩子的人生都毁了。

在此可能有人会想,父母苛待女儿,是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那女生呢?明明知道父母兄弟的欲望是个无底洞,为什么还执迷不悟,一门心思帮扶?

武志红曾经提到四种病态的维持人际关系的方式,分别是权力的游戏、依赖的游戏、迎合的游戏和性感的游戏。而甘愿对弟弟无条件付出的女生就属于第三种病态的游戏——迎合的游戏。

在女生的思想观念里,她们长时间被忽视,只有当她们为弟弟作出让步或者牺牲时,父母才会注意到她们。

于是,女生为了迎合父母,得到父母的重视,体现自己在家庭中的价值,就会无条件、无底线去付出,去奉献。

即便父母偏心表现得多明显,多严重,女生心里还总是想要寻求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哪怕一点点。

前段时间不幸落水的洛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她的微博里,情绪总是时高时低,低的时候会对全世界都绝望,高的时候仅仅是因为爸爸邮寄过来的一箱冬枣。

就是这样敏感的女孩,面对父母一次又一次的索取从来不会拒绝,她只是想要得到他们的关心,哪怕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也好。

我们在反复强调女性帮扶兄弟的同时,其实从侧面也可以反映出这样一种现象:

女性地位的提高 。

试想,如果在古代,男方一定不会拒绝有弟弟的女生,首先女方家里有弟弟,说明女方家有劳动力,不会麻烦自己。

其次,在当时的社会,讲究嫁夫从夫,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一旦女性出嫁,大概率很少与自己父母联系了。

就像余华新作《文城》中的主人公小美,年幼时以童养媳的身份出嫁,当她禁不住弟弟的再三央求,私自把店里的钱拿了一点给弟弟后,就被婆家赶走了。

没错,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就是赶走了,赶走后的她,就意味着要遭受所有人的冷眼,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而现代社会,女方对于家里的财产分配有一定的支配权和话语权,而且很多女性能够自食其力,养活自己。

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出现女性有能力主动或者被迫帮扶弟弟,如果女性自己都吃不饱,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哪有余力帮扶别人呢?

那这么说来,“扶弟魔”的出现是好事吗?当然不是,帮不帮,得女性自己说了算,不是被父母强迫,不是被道德绑架,而是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意愿。

正在在大环境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女性,自主意识增强,并逐步实现了经济独立和精神独立。

甚至在看电视的时候,我们都喜欢看大女主类型的爽剧,不依附男性而活,不当盛世白莲花,只忠于自己。

以上这些足可以说明“有弟弟的女生=扶弟魔”的观念是错误的,纠正过来应该是:

有弟弟的女生≠扶弟魔

女生是否是扶弟魔一方面原因是自己,另一方面原因则来自她的父母,如果父母开明,对于姐弟俩一视同仁,那么女生绝对会理性对待弟弟。

知乎上有一个答案我比较赞同,有弟弟的女生怎么对待弟弟才不会成扶弟魔?

有一个高赞回答是:她怎么对待妹妹,就怎么对待弟弟。

毕竟弟弟是我们血浓于水的亲人,不能因为相亲被歧视,就狠心和弟弟断绝关系。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自己比较有发言权,我和我的弟弟相差两岁,两个人可以说是从小一起玩大的。很多事情我们一起经历,一起面对,可以这么说,除了父母,我们俩是世界上最了解彼此的人。

小时候父母会说让我照顾弟弟,那时候他也确实需要照顾,但现在我没钱了,我妈会让我弟给我打点钱,或者他对我说重话,我妈一定会指责他。

记得我俩都上大学的时候,一南一北,相隔万里,每次和家里通完电话,我爸总不忘提醒我一句,别忘了问问你弟最近咋样。

所以,正常的姐弟关系很大程度上是由父母促成的,当父母爱的天秤出现倾斜时,就会出现“扶弟魔”姐姐和“吸姐精”弟弟。

回到我们的问题本身,男生为了提高相亲效率,直接对有弟弟的女生一刀切有必要吗?

我觉得没有。

马克斯·韦伯曾经提出,人类的理性可以分成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叫工具理性,一种叫价值理性。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一下,你准备去上班,可能会想,打车的话可能会很贵,公交车路上会堵车,只有地铁是最经济实惠了。通过比较成本和时间,得出乘坐地铁是到达公司最优化的方法,这就是工具理性。

而所谓的价值理性是,今天身体有些不舒服,又没办法请假,我实在没力气挤地铁了,还是打车去吧!考虑到主观因素,再结合实际情况作出选择的思考方式就是价值理性。

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事先设置一定的标准,比如成本和时间,就可以得出解决事情的方式,但如果受其他主观因素影响,那就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了。

套用到相亲这件事上,所谓的标准就是为了尽快脱单而设置的条条框框,这是工具理性,而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就是价值理性。

人和人之间的缘分是一件很神妙的事情,认清自己,设定标准,这一做法本身没有错,但不能成为标准的“奴隶”,将所有不符合标准的女生一棒子全部打死。

这种价值理性的思考方式,同样也适用于女生,农村出身的男生≠凤凰男,有妈妈的男生≠妈宝男,不能因为某一个条件而否定男生其他方面的优点。

如果一直执着于自己的标准,大概率有两个结果,要么最终被迫放下标准,要么单身一辈子。

说到这里,我想到一个笑话:

一个女生开出的征婚条件有两点,不仅要帅,还要有车,电脑搜索后给出的答案是——象棋。

她继续输入征婚条件,要有漂亮的房子,还要有很多很多钱,电脑的搜索结果是——银行。

女生不死心,继续输入:长得帅,要有安全感,很快电脑给出的答案是——奥特曼。

最后,女生决定尝试最后一次,她输入长得帅,有安全感,有房有车,没想到电脑给出的答案是——奥特曼在银行下象棋。

当我们被自己设定的条条框框所限定时,那只能找在银行里下象棋的奥特曼了。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