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干得最多,钱拿得最少,你要赌气走了就傻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5
竞争的日益激烈,让职场如同战场,不拼出个“人模狗样”的,仿佛对不住这年轻的身板儿。

刚入职场的小伙伴,哪一个不是热血沸腾、摩拳擦掌?多少年的寒窗苦读,而今终于轮到我登上舞台,有多少优秀的小伙伴怀揣着缤纷的梦想踏上工作岗位?有的是横扫学区的学霸、有的获奖无数、有的荣誉满身……可当梦想照进现实,是不是有一点点不一样呢?

有?还是没有啊?已经是职场老手的小伙伴赶紧回忆自己的“想当年……”

在这里,不敢以偏概全,肯定有一部分不走寻常路的“天才、精英、奇葩、啥二代”等等。但是有相当一部分走寻常路的小伙伴恐怕要经历一段郁闷的“赌气期”,百思不得其解自己为什么是“活干得最多,钱拿得最少”的那一个?有多少次想“赌气而走”?

“我有一身的IT技术,为什么让我去接网线?我都接了一个月了……”

“我堂堂理工科研究生,居然让我在这里整理乱七八糟的文件,真是用高射炮打蚊子,可委屈死我了……”

“有没有搞错?让我去打扫会议室?有这功夫我去做个课题好不好?……”

这些语言熟悉吗?你说过吗?反正,我说过。

在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我提水、擦地、倒垃圾、为院子里的小花坛除草、给宣传栏上的柱子刷漆……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干这些,还干得一鼓子劲,在拿到工资条时也很失衡,那个总在屋里喝茶的人,怎么拿着那么高的工资?

而今,我也偶尔会坐在屋里喝个茶,我才知道,那坐在屋里喝茶的人其实是考虑着更重要的事儿,甚至关系到提水擦地的人到底能拿到多少工资……看到忙碌如我当年的年轻人,真想找他们谈谈,因为有的人干得欢喜,却有的人干得憋屈,我想鼓励那些干得欢喜的人,慢慢来,这些看似无用的积累最终会助你成长;我想劝劝那些干得憋屈的人,如果在这里干不好这一亩三分地儿,换个地儿可能还憋屈……我可能真是吃饱了撑的,我真找他们谈了,我发现,欢喜的人心态也欢喜,他们认为我说得对,并且悟到如何在这些琐事中摸索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憋屈的人心态也憋屈,他们认为我说得不对……

世界真奇妙,我不是万能的,但是规律是万能的。虚心踏实的人,总是会慢慢地成长。学历很高的你,一定知道资本家的“原始积累”吧?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一定要有“蹲住苗”的精神,慢慢积累,慢慢蓄能,在干活最多的时候,其实是在进行最原始的“财富积累”,你可能会接触更广泛的人,掌握更全面的信息,并且在为人处事中学会更多技巧,哪怕是安排一个会议室的桌牌,也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在这个琐事忙成狗的阶段,你要是赌气走了可真就傻了!因为,你所多干的这些活,积累到的经验值都属于你自己,谁也抢不走拿不去,并且是金钱无法换取的。

曾经有一个相传很广的例子,一个受不了“活干得最多,钱拿得最少”的人想赌气离开,但一位贵人告诉他,你不如先扎实地干,积累一下经验,等到掌握了核心技术再离开,那时候你就有了过硬的技术,跳槽也有底气。他开始免去牢骚,用心工作,一点一点积累,为了离开做储备。最后,他没有离开,因为“产房传喜讯:生了”----他升职了!

在多少人在“产房传喜讯”之前离开?有多少人没摁得住身后的小尾巴?职场就像是盖一所大楼,总要从打地基做起,在打地基的时候或许我们会泥浆一身,甚至会狼狈不堪,但是不经历那些鸡飞狗跳的琐事,怎么能够实现优雅淡定的从容?等到你地基打牢,楼层盖好,你气定神闲地坐在旋转的老板椅上喝咖啡时,一定会感谢当年忙成陀螺的你。

人的阅历与经验无法打包复制,只能自己解压积累。刚入职场的你,手里有活就是一种福利,当你身板变得硬实,业务变得熟练,才会抵御住各种变数,如果因企业变化,岗位需要合并,人员需要裁减,而你气定神闲一点也不担心,为什么?福利开始返券啦!亦或“产房也要传喜讯”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