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是如何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30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指含有叶绿体的绿色植物、动物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碳反应(旧称暗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吸二氧化碳(或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或氢气)的生化过程。同时也有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中化学能的能量转化过程。光合作用是一系列复杂的代谢反应的总和,是生物界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地球碳-氧平衡的重要媒介。
植物与动物不同,它们没有消化系统,因此它们必须依靠其他的方式来进行对营养的摄取,植物就是所谓的自养生物的一种。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在阳光充足的白天(在光照强度太强的时候植物的气孔会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弱),它们利用太阳光能来进行光合作用,以获得生长发育必需的养分。
这个过程的关键参与者是内部的叶绿体。叶绿体在阳光的作用下,把经由气孔进入叶子内部的二氧化碳和由根部吸收的水转变成为淀粉等物质,同时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23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指含有叶绿体的绿色植物、动物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碳反应(旧称暗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吸二氧化碳(或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或氢气)的生化过程。同时也有将光能转变为有机物中化学能的能量转化过程。光合作用是一系列复杂的代谢反应的总和,是生物界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地球碳-氧平衡的重要媒介。
植物与动物不同,它们没有消化系统,因此它们必须依靠其他的方式来进行对营养的摄取,植物就是所谓的自养生物的一种。对于绿色植物来说,在阳光充足的白天(在光照强度太强的时候植物的气孔会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弱),它们利用太阳光能来进行光合作用,以获得生长发育必需的养分。
这个过程的关键参与者是内部的叶绿体。叶绿体在阳光的作用下,把经由气孔进入叶子内部的二氧化碳和由根部吸收的水转变成为淀粉等物质,同时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第3个回答  2019-02-17
啦啦啦,哈哈哈,加油加油💪!
第4个回答  2018-03-18
可以用手机看新闻看到了就不要发广告哦,现在是你要不断提高工作的节奏吧……好吧,不要让别人看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山东青岛大公司简介广州分公司
第5个回答  2015-05-21
绿色植物在阳光充足的白天(在光照强度太强的时候植物的气孔会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弱),它们利用太阳光能来进行光合作用,以获得生长发育必需的养分。
这个过程的关键参与者是内部的叶绿体。叶绿体在阳光的作用下,把经由气孔进入叶子内部的二氧化碳和由根部吸收的水转变成为淀粉等物质,同时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
CO2+H2O→(CH2O)+O2(反应条件:光能和叶绿体)
12H2O + 6CO2+ 阳光 → C6H12O6(葡萄糖)+ 6O2+ 6H2O(与叶绿素产生化学作用)
(化学反应式12H2O + 6CO2→ C6H12O6(葡萄糖) + 6O2+ 6H2O 标条件是 酶 和 光照,下面是叶绿体)
H2O→2H+ 2e- + 1/2O2(水的光解)
NADP+ + 2e- + H+ → NADPH(递氢)
光合作用示意图
ADP+Pi+能量→ATP (递能)
CO2+C5化合物→2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
2C3化合物+4NADPH→C5糖(有机物的生成或称为C3的还原)
C3(一部分)→C5化合物(C3再生C5)
C3(一部分)→储能物质(如葡萄糖、蔗糖、淀粉,有的还生成脂肪)
ATP→ADP+Pi+能量(耗能)
C3:某些3碳化合物
C5:某些5碳化合物
能量转化过程:光能→电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注:因为反应中心吸收了特定波长的光后,叶绿素a激发出了一个电子,而旁边的酵素使水裂解成氢离子和氧原子,多余的电子去补叶绿素a分子上缺的。产生ATP与NADPH分子,这个过程称为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port Chain)
电子传递链分为循环和非循环。
非循环电子传递链从光系统2出发,会裂解水,释放出氧气,生产ATP与NADPH.
循环电子传递链不会产生氧气,因为电子来源并非裂解水。最后会生成ATP.
光合作用的简要过程
可见,从叶绿素a吸收光能开始,就发生了电子的移动,形成了电子传递链,有了电子传递链,才能使得ATP合成酶将ADP和磷酸合成ATP. 因此,它的能量转化过程为:
光能→电能→不稳定的化学能(能量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稳定的化学能(淀粉等糖类的合成)
注意:光反应只有在光照条件下进行,而只要在满足碳反应条件的情况下碳反应都可以进行。也就是说碳反应不一定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注意事项
12H2O + 6CO2+ 阳光 → (与叶绿素产生化学作用) C6H12O6(葡萄糖) + 6O2+ 6H2O
上式中等号两边的水不能抵消,虽然在化学上式子显得很特别。
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
原因是左边的水,是植物吸收所得,而且用于制造氧气和提供电子和氢离子。而右边的水分子的氧原子则是来自二氧化碳。为了更清楚地表达这一原料产物起始过程,人们更习惯在等号左右两边都写上水分子。有时会在CO2和右边的H2O的氧原子上打星号,表示右边的水分子的氧原子来自二氧化碳。(是由同位素追踪法得来)
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碳反应(旧称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
条件:光照、光合色素、光反应酶。
场所: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蓝细菌等微生物的反应场所在细胞膜)(色素所在地)
光合作用的反应:
(原料) 光
(产物)水-----------→ 氧气(光和叶绿体是条件)+能量(储存在ATP中)+还原氢(NADPH)
叶绿体
过程:①水的光解:2H2O→4[H]+O2(在光和叶绿体中的色素的催化下)。
②ATP的合成:ADP+Pi+能量→ATP(在酶的催化下)。
影响因素:光照强度、CO2浓度、水分供给、温度、酸碱度、矿质元素等。
意义:①光解水,产生氧气。
②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产生ATP,为碳反应提供能量。
③利用水光解的产物氢离子,合成NADPH(还原型辅酶Ⅱ),为碳反应提供还原剂NADPH(还原型辅酶Ⅱ)。
碳反应
条件:多种酶。
场所:叶绿体基质。
过程:①碳的固定:C5+CO2→2C3(在酶的催化下)
②C3+[H]→(CH2O)+C5(在ATP供能和酶的催化下)
影响因素:温度、CO2浓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