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反对孝顺父母的人能驳倒我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11

孝顺是汉语词语,读作xiào shùn,出自《国语·楚语上》,原指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后多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

古讲孝道,并没有说要孝顺。孔子和孟子都说要孝,但不一定要顺。该顺则顺,不该顺时就一定不能顺。不顾事实,盲目顺从,陷父母于不义,是为不孝。

基本信息

词目:孝顺

拼音:xiào shùn

基本解释:[filial piety] 赡养父母尽心尽力,遵从父母意志[1] 

词义

孝顺:为舅舅遮阳

1.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

2.指用其他方式讨好人家。

3.指贿赂官吏或尊长的财物。

4.特指献给皇帝的贡物。

5.指东汉孝顺帝刘保。

反义词: 不孝 忤逆

同义词: 孝敬“”、孝心、孝道、孝义、孝情、孝悌。

引证解释

1.原指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后多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

《国语·楚语上》:“勤勉以劝之,孝顺以纳之,忠信以发之,德音以扬之。”

晋 袁宏 《后汉纪·安帝纪上》:“观人之道,幼则观其孝顺而好学,长则观其慈爱而能教。”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这 张主管 是个本分之人,况又是个孝顺的,听见娘说,便不往铺里去。”

老舍 《柳家大院》:“可是,爸爸‘文明’,儿子也自然是要孝顺了,打吧!”

2.指以财物贿赂官吏或尊长等。

《水浒传》第九四回:“﹝ 何才 ﹞与本州库吏最密,当下探知此事,他便撺掇库吏,把信赏钱大半孝顺州官,其馀侵来入己。”

《红楼梦》第十五回:“我想如今 长安 节度 云老爷 和府上相好,怎么求太太和老爷说说,写一封书子,求 云老爷 和那守备说一声,不怕他不依。要是肯行, 张 家那怕倾家孝顺,也是情愿的。”

3.指用其他方式讨好人家。

《金瓶梅词话》第七四回:“ 李桂姐 道:‘三位师父宣了这一回卷,也该我唱个曲儿孝顺。’”

4.指贿赂官吏或尊长的财物。

《二刻拍案惊奇》卷五:“大凡做贼的见了做公的,就是老鼠遇了猫儿,见形便伏;做公的见了做贼的,就是仙鹤遇了蛇洞,闻气即知。所以这两项人每每私自相通,时常要些孝顺,叫做‘打业钱’。”

5.特指献给皇帝的贡物。

《明史·李邦华传》:“是时 神宗 好货,中官有所进奉,名为孝顺。疏中刺及之。”

孝敬&孝顺

编辑

古讲孝道,并没有说要孝顺。孔子和孟子都说要孝,但不一定要顺。该顺则顺,不该顺时就一定不能顺。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孔子的弟子曾参问孔子:“冒昧的问您下,子女顺从父母就可以说是孝吗?”

孔子立刻回答道:“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当父母有不义的地方,就要设法婉转的去劝阻他们,这样才能使他们不会陷入不义之中。如果一味的顺从,使父母陷入不义之中,这样又怎么能够称为孝呢?”

孟子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然而孟子并没有说出其他二不孝具体是指什么。后来汉代人赵岐指出:“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屈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其中第一种不孝就是一味的顺从父母的话,陷父母于不义。

对父母尽孝是天经地义的,上到天子,下至平民老百姓都是一样的。同时孔子和孟子都指出要孝但不一定要顺。该顺则顺,不该顺就不顺。

从群经之首《易经》来看,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有顺则有不顺。孔子是非常精通《易经》的,所以当他的弟子曾参问他顺从父母就是孝顺吗?他会和吃惊连说了两个是何言与!至于什么时候该顺,什么时候又不该顺,则可以借助孔子孟子的观点。

因此用孝顺是不是准确有待商榷。是否用孝敬会更好点。

孝的历史

编辑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误传

中国自西周开始就开始有孝道。影响最广的,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而最让人熟悉的就是——《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原文是“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把孟子的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是:“不孝有三种,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舜没有告知父母就结婚了,这就是无后,但君子以为,和告知了差不多(因为舜出家在外,而且是尧要把女儿嫁给他)。”也就是说,孟子的原话里,并不是大众所谬传的——不生孩子就是不孝。而是认为最不孝的,是对长辈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孟子原话中并没有说其它的两种不孝是什么。

后来汉代赵岐写了《十三经注》。阐述了他个人对于孟子这段话的理解:“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翻译成现代文: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即最大的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

可见赵歧把”无后为大“曲解成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为第三种不孝。于是开始了二千多年的误传。

有人误以为这是孟子说的话,并且大骂孟子泯灭人性,说孟子没人情。实质上是汉代人赵歧的个人理解。而孟子为赵歧无端地背上了黑锅。

正因为这种误传,而使得封建社会中识字不多的老百姓都信以为真,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都曲解为“没有传宗接代是最大的不孝”。在“忠孝”为主题的封建时代,这句话就有了无上的魔力。老百姓为了不断后,无论世家还是贫民,都无所不用其极。随之产生的便有过继等一系列特殊的社会现象。

虽然孔孟是一道,但是孟子时代的儒家思想,已经较孔子时代的有一些进步了。从儒家学者赵歧所说的不孝的第一条,即最不孝——“阿谀曲从,陷亲不义”就可以看出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而在孔子时代,孝和忠的表现,就是哪怕明知道长辈有错,也要认可,不能指出。不管父母说的对与错,都要全盘接受,不得反抗。由此可见,孔子思想对人伦(人权)的压制。从现代的眼光看,儒家对孔子的修正、补充是一种进步。

对于第二条,也是与孔子时代的思想相背道。孔子的思想是认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如此看来,“无后”反而排在第三位,并不是什么真正的“为大”。我们可以通过孔、孟儒家思想的发展,看出“不孝”定义的发展。当然,孟子的 《离娄上》也好,孔子的《孝经》也好,其所宣扬的孝道,与当时的政治利用也不无关系。所以现代社会看待孝这个问题,要辩证的看待。

孝的核心是子女与父母的关系

1.真正的孝道是父慈子孝

儿女确实应该感谢父母的抚养,但“报恩”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父母抚养儿女是职责,做不到就根本不具备做父母的资格。报答父母的抚养,不意味就必须任由他们决定自己的一生。中国古代虽然有过所谓“父母要你死你也要死”的话,但即使在古代,也并不认为这就是孝顺,而是人伦丧失。

中国真正的古训,是父慈子孝,也就是父母要慈祥,儿女要孝顺,这是双方的责任。如果父母不顾你的本质,逼你放弃一生的幸福,这样的父母已经不具备被孝顺的权力了。

2.从全社会的心理上看:父要子亡 子不得不亡

在封建社会,长期以来有这么这一个至高的生存准则,那就是我们经常听说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跟我们社会长期存在的一些不健康心理和民族素质有关。

在这个被普遍信奉的准则里,“君”、“父”他们对臣子对子女来说都是至高无上的,不存在像我们所说的什么“同事情谊”、“父子情谊”。父亲不满意,就可以打孩子,也不需要孩子犯错误,什么理由也不需要,只要我是你的父亲就可以,甚至是名义上的父亲也可以。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父亲、甚至是母亲就自以为自己是“天”了,可以对自己的孩子随意打骂、可以决定孩子的生杀予夺,这种观念严重影响了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某些认识到这一点的子女,会在成长历程中一直处于深深的随时会被杀死的恐惧之中。

这种封建社会的几千年的人生观,一直影响到当今社会,而且不是几年、十几年就可以改变过来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全民的观念转变,等到大家都觉得,打骂孩子是一件违法的事情时,这个观念就差不多改变过来了。

3.从全民族素质来看:孩子与父母人格平等 父母只是监护人

应该承认,我们当今的全民素质还不是很高,能接受“孩子和父母平等”这一观念的人并不多。但孩子确实生下来就和父母是完全平等的,父母只是孩子法律上的监护人。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邻居家经常打骂小孩,就包括我们小时候也是这样,看到这样的打骂,我们第一反应不会想到是父母在虐待孩子,只会认为是父母教育方法的问题,很少有人会主动上去劝说,更不要说通过报警来保护这个孩子。缺乏邻里的监督,家庭虐待就少了一个最容易发现问题的渠道。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也不由父母任意处置。像当今很多父母会打着关心的旗号偷看孩子的短信、邮箱一样,他们这样做的时候,就没有考虑到孩子与成人一样人格平等。严重一点来说,父母侵犯孩子的隐私也是违法的。

这种尊重孩子的生存权、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隐私也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引导。

4.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来说:打骂孩子不是父母的权利 抚养孩子是父母的义务

在很多人眼中,父母悉心抚养我们,投入了很多期望,子女是应该报恩于父母的。如果反过来让父母伤心、失望,显然是大逆不道的。有些父母甚至会打骂孩子,是因为他们认为孩子是自己生、自己养的,孩子所有的一切全都是自己的赋予,所以自己对孩子有很多很多的权利。

父母生孩子,是要负责任的。孩子并没有要求被生下,他们来到这个世界,是父母行为的直接结果。父母的责任,就包括无条件地接受孩子,除非孩子做了坏事。

很多人觉得自己是同志伤害了父母,但是,同性倾向并非个人的选择,也不是犯错的行为。如果你因为去抢银行被抓住,这时你确实伤害了父母。然而,你的性倾向是你自己不能控制的,就像你不能控制自己生来是男是女一样。假如社会歧视矮个子,而你只有1.55,你父母受歧视,是谁伤害了他们?是偏见与歧视,并不是你。

社会意义

编辑

从家庭意义上看,“孝”体现为对父母绝对权威的顺从;从社会意义上看,“孝”即对统治者的敬畏和基于敬畏的绝对服从。表面上看社会小单元的家庭以“孝顺”、“孝敬”为指导思想是有利于社会稳定的,是善的。

被生育的人一定要对生育自己的人有所亏欠,并且一定要顺从、孝顺、赡养生育自己的人,这是汉文化价值观的公理性基础,也就是说不用论证也没必要论证的道德根基。这个是西方文化所没有的!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知有也”—— 《论语·学而》。即一个人如果能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情况是很少有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从来没有。

由于我们家国同构、君父同伦,君为天下父,行孝道就是行忠君之道,正所谓:“孝者,所以事君也”。小孝是敬、顺父母,父母给你建立一种生活方式你若不听从即为不孝;大孝则是忠于主子,对于主子个人意志制定的方针政策及政治体制你若有所叛逆即为“不忠”,对统治者的“不忠”是灭门大罪,株连九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毁伤都是不孝,更何况你自己人头落地,且父母兄弟妻儿子女都要共赴黄泉,此最大不孝也,所以说“孝”的范围比忠大,不仅对父母而言,更重要的是对君父的忠,可见“忠”、“孝”是统一并不矛盾的,为君父利益服务是其共同点。“孝”就是这样完成了从人伦感情出发达到其钳制人民思想和行为的政治目的。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从保持自己身体完整开始到当官光宗耀祖结束。

中国历来是一个宗族势力强大的宗法专制社会,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政治统治,中国的统治者选择了“孝”来作为其主流价值观,从而隐蔽的利用情感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所以而历代君王施政都提倡“以孝治天下”。春秋战国儒家便提倡实行“仁政”,主张“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汉代的“察举制”便注重“孝廉”一科,其后的“九品中正制”也有“孝廉”要求,“忠孝”与“孝廉”作为中国政治范畴的重要内涵一直发展传承着。直到21世纪的今天大陆依然称官员“父母官”,君如父,官入母。这也是孝文化稳定社会的政治意义。

汉文化认为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此产生。所以与西方文化不同,东方历史中执政者无不把“孝”,作为立国之本去美化,作为驯化子民的第一课,来大肆宣扬,它培养了一代一代对“父母官”顺与忠的奴才,甚至作为选拔领导干部的标准(孝廉)。学会了顺从与孝敬也成为中国孝子们的安身保命之本。因为不孝是可以之罪的“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相反,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暴力却掩盖在“孝”的外衣下称之为“家法”,不会受官方刑律处分!有了家庭里的“孝”才有社会上的“忠”,但历代中国的主子,没有一个不是让你忠于他自己,忠于他所安排的社会资源分配制度。所以“孝”导致中国历史上只有“忠君”没有“爱国”的概念。“其能奴颜婢膝乞怜于权贵者,必能悬‘顺民’之旗箪食壶浆以迎他国之师”——梁启超。

从孔丘的“父母在不远游”,到户籍制度、暂住证制度;从孟轲的“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再到《党啊亲爱的妈妈》我把党来比母亲,这是“孝”从家庭人伦上出发来约束汉民族社会行为的一贯手段。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涵之一是:“孝”是中华民族及受汉文化影响地区所特有的,内涵二:”美德”也是自己标榜的。绝不是世界各民族人民共有的普世价值。西方社会中的道德规很多源于《圣经》,耶和华上帝给人类社会颁布了十条必须谨守遵行的戒命,其中的第五条就要求“当孝敬父母”。但西方的“filial piety”绝对不是汉文化意义里的“孝顺”。除此以外西方文化里“孝”方面的名言警句、系统的典著也几乎没有,没有什么地方以“孝”而闻名,而引以为荣,他们的“孝”( filial piety)仅仅体现一种 敬重而不是顺从。所以西方没有东方汉文化意义里面的“孝”。

汉文化中“孝”的一个特色是:这个反映家庭亲子关系的道德观念已经被无形中全面政治化了。

孝文化导致百姓错误的认为人一旦分娩就要亏欠父母,一旦成人就要亏欠统治者;导致百姓认为人权不是人生来就有的,而是父母和主子赐予的。

汉文化里面的“孝”文化给每一个刚出生的天真孩子设定了一个必须的、高于道德之上的、无法回避的“义务”——养老,甚至有立法来规定必须养老,这是和西方显著不同的。

汉文化是非常“渴望、期待”得到子女回报的族群文化!汉族父母在聊天中常用于子女的一句话是“指不上,指得上”,“指不上”(can not support me)定义是:父母对于子女的感情、精力、财力,的付出不能够得到回报。也就是说汉文化影响下的民众对于子女赡养自己,包括养老送终的期待是比西方人高的,他们喜欢子女不要远走、远嫁他乡,以便更好的伺候自己养老送终,他们希望子女当大官娶美女以衣锦还乡,光耀自己和祖宗,他们甚至动用法律手段强制要求子女定期回家看望自己的老人,因为这也被当成前期投资的一种情感回报,西方民众往往把收养非亲生子女或残疾儿童当成一种善行完善自己的人生,而汉文化拐卖儿童或收养孩子往往是给自己传宗接代养老送终!这点与西方差距很大。我们拐卖儿童案件高发其本质原因是孩子成为了投资工具!用于物质上的养老和心理上的传代。

因为西方的家庭代际关系中,家庭是单向抚养模式的,即父母只需抚育子女,子女却不用供养父母。因为西方比较注重个体独立,所以每个人的独立意识都比较强,子女不愿过多地依赖父母,父母也不愿过多地依赖子女,他们爱好自立生活,觉得依赖子女是“可耻”的事,在西方,人们通常都不会问及别人的年龄,这比较私密,许多老年人不像中国人那样认为“老来是福”,更不会“倚老卖老”,在平等、民主、自由与自我独立,的价值观的大环境下对于这种纯粹的中国“孝”文化几乎难以理解,更没有汉文化里面所谓的“孝文化”。

中国的孝文化包含赡养的义务,而西方孝文化中并不包含赡养的义务。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养老保障体系建立不起来的根本原因,中国老人认为去养老院是一种被抛弃!

中国百姓普遍将“孝”同生儿育女相结合,强调不能绝先祖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时至今日这种传统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这也是计划生育国策所遇到的主要阻力,西方人强调自由,为了自由可以选择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家庭,甚至独身。在中国,由于孝文化的原因,“断子绝孙”是最恶毒的咒语;而在西方,“断子绝孙”却没有这样的文化含义。正因如此,当“断子绝孙”被直接翻译成“sonless” [`sʌnlɪs]时,西方人觉得莫名其妙,根本无法将其与贬义词联系起来。

由于中国古代是宗法专制社会,传统中国人过于强调集体主义不注重个体价值的实现,所以激化了家庭内部矛盾,使得人民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用于家庭纠纷中,从而避免了人民干涉政治。群体本位使中国人时刻把自己看作是某一集体的一员,提倡集体主义,必然要有某些人的自由意志遭受家长、族长,压制来建立集体意志。而西方个体本位使人更加看重个体的价值,认为社会价值在于每个个体价值的实现,在家庭中也不像中国人那样在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上花大量的精力。

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私的人,从我们尚在襁褓到咿呀学语再到长大成人,是父母用他们的爱将我们抚养成人,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为了我们所拥有的现在。父母,付出了他们的时间精力他们的一切,乌鸦尚知反哺

而我们更要善待自己的父母,父母曾用他们大半辈子的积蓄,给我们在大城市安个家,现在父母老了

我们可以给父母买套房,或者给老家重新装修来尽孝心,让他们安享晚年,买房或者精装修老房子

孝心最不能等,因为父母正在一天天老去。善待父母,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每个人都终将老去,可是孝道会成为家风代代相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7-04
智慧的人,您好!孝与不孝并不是子女付出就能做好,不是如此简单。能出生在善缘之家,一生父母必疼爱子女如眼珠,子女必孝顺父母,这莫大的幸运。
但世上不是每个父母都能会无私爱自己的小孩,真正能无私疼爱自己小孩的父母只是一部分。
父慈子孝,没有父母的慈爱,绝对教育不出真心孝顺的儿女。世间万物,因果循环,一报还一报。如果子女明事理,就努力做到更好,但不要奢望父母对你的爱,更不要奢求在他面前撒娇、诉苦的权力。把他当成能决定你命运的顶头上师,扮演好儿子的角色,恭敬他,顺从他,保持一定距离,了去今生这段债缘。
南无阿弥陀佛!
相似回答